第221章 门外是不是有人说话?(1/1)

夜幕如墨,深沉得仿佛能吞噬一切光明。

当最后一丝余晖消失在地平线后,黑暗彻底笼罩了大地。

此时,小憩一会的李红旗悠悠转醒。

用过一顿简单的晚饭之后,李红旗便领着徐长卿与高如雪出发了。

"好了,我们可以走啦!眼下家属区不方便点灯,所以大家小心点,紧紧跟随着我。"

说罢,李红旗手持一盏气死风灯,另一只手则将火柴小心翼翼地揣进兜里,然后迈步朝着门外走去。

在打开院门时,李红旗显得格外小心翼翼,生怕发出一丁点声响。

那轻微到几不可闻的响动,除非有人刻意去听,否则难以察觉。

踏出房门后,紧随其后的王桂花轻手轻脚地合上了门。

这一连串的动作行云流水,没有丝毫拖泥带水之处,甚至连一点儿多余的杂音都未曾产生。

目睹着这一幕,高如雪与徐长卿不由自主地变得紧张起来。

看来农场里也不是绝对安全,否则李场长用不着这么小心。

李红旗在前头领路,徐长卿和高如雪在后面跟着。

走出家属区,就看到一大片广阔的土地。

不过朝着地头的小路上走去,李红旗也找了一个避风的地方,把气死风灯点着。

“这条路不好走,都小心点。”李红旗不放心地嘱咐。

其实这条路李红旗走的时候根本不用点灯,不过后面的两个年轻人没走过这条路。

还是拿灯照着点好。

高如雪也发现了,这条路和家属区的路不一样。

家属院的路是专门平整过的,平时还有人维护。

现在他们脚下的这一条路就是一条土路,还是一条不太平坦的土路。

不远的地方高如雪就看到一个不大不小的坑。

“知道了。”小夫妻俩异口同声地回答。

接下来的路就是李红旗在前面不紧不慢地领路。

高如雪和徐长卿在后面小心地跟着。

穿过那条坑洼不平、尘土飞扬的土路之后,眼前出现了一片类似于家属区的区域。

然而与一般家属区不同的是,这里的房屋显得颇为陈旧和简陋。

它们不是砖房,而是由土坯房,整体高度相对较低矮。

值得庆幸的是,这些房屋的房顶盖的不是茅草,而是瓦。

这使得整个居住环境看起来稍微整洁一些。

原来这里曾是垦荒队的住所。

随着时间的推移,垦荒队中的大部分人员被抽调离去,而剩余的队员则搬至条件更好的家属区居住。

于是,这些遗留下来的土坯房便分配给了那些前来下放的人们。

望着眼前这般模样的房屋,徐长卿不禁暗自松了口气。

他知道这种房子,虽然从外观上来看,这些房子并不起眼,但实际上居住起来还算舒适。

尤其是看到屋顶上矗立着的烟囱,他就知道屋内必然有火炕。

“这两间便是你父母和爷爷奶奶住的地方,你们进去就是了,这盏灯也就给你们。”

“不过,不要停留太久,还有,待会回家住。”

“我知道了,多谢李场长。”徐长卿上前双手紧紧地握住李红旗的手掌。

李红旗敏锐地察觉到,那双紧握着自己的手竟然微微有些颤抖。

直到此刻,他方才恍然想起,眼前之人不过是个年仅二十出头的年轻后生罢了。

先前看他说话办事老成,如今想来,一定是父母长辈依靠不上强撑着。

这么一想,李红旗望向徐长卿的目光之中不禁流露出更多的怜惜之情。

“来时的路还记不记得?要是不认识,我在这等等你们。”

原本,他没打算等着的,打算把路说清楚就回去,毕竟外面太冷了。

然而此时此刻,他却改变了主意,决定等等他们。

“不用了,小姨夫,我们也待不了多长时间。”

面对李场长的一番美意,徐长卿婉言相拒。

“行,你记得路就行,我先回去了,让你们小姨把水给热上,你们待会回来好洗漱。”

说着还拍了拍徐长卿的肩膀。

“谢谢小姨夫。”徐长卿这句话真心实意地。

毕竟人家为他们打算的不少,徐长卿也领这个情。

最后李红旗拍了拍徐长卿的肩膀就走了。

“秉文呐,你快听听看,外面是不是有人说话?”

现在刚进入正月,地里的庄稼早就收割完了。

现在他们算是闲下来了,就是隔几个礼拜就得交一篇思想报告。

虽说他们所处的这个农场管理得相当严格,不允许随意外出,但只要把自己分内的工作做好、做完。

就不会有人故意刁难和折磨人。

尤其是前段时间,他们夫妻两个齐心协力将农场里那台坏掉的拖拉机给修好之后。

如今大伙对待他们的态度明显友善了不少呢。

年前他们更是得知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自家儿子居然在下乡的地方结婚啦!

而且儿子还专门寄回了照片来。

儿媳妇生得可好看,一对水汪汪的大眼睛别提有多讨人喜欢啦!

并且儿子在信里提到,儿媳妇是个高中生,还是当地的一名卫生员。

她并不要求两家门当户对,学历相当,但是也不能差太多吧。

不然夫妻俩有什么共同话题?说话都费劲。

讲真的,当听儿子结婚了,他们心里头着实是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毕竟家中遭遇了这样的变故,其他的倒还好说,最怕的就是会耽搁到儿子的终身大事。

好在现在儿子已经顺利成家,他们这悬着的心总算能放下大半喽。

儿媳妇也是极为孝顺的,这不,还给他们一家寄来了厚实暖和的羽绒服呢。

那么好的羽绒服,也不知道儿媳妇是怎么买来的,肯定费了好大的劲。

亲家也好,给他们寄了好多土特产,像榛子栗子还有蘑菇什么的寄过来好多。

除了见不到人有些想儿子,但是能有现在的生活她也挺知足的。

也不知道她是不是幻听了,老觉得门外有人说话。

“哪有人说话,这么黑的天,大家肯定都在家待着。”

徐秉文没听见什么动静。

而且外头又冷还黑,什么人这个时候活动?

“那可能是我听错了吧。”顾文怡有些失落地躺下了。

其实她听着有些像儿子的声音呢,唉,她有些想孩子了。

她也不是什么儿宝,主要是他们出事下放以后就再也没见到儿子。

只知道儿子被公公安排下乡了,她总是牵肠挂肚的。

等目送李场长走远了,找了个僻静的角落,两个人才把准备好的铁锹拿出来。

还有他们准备好的粮食,也不算多,就是两百斤苞米面。

为了不扎眼,就没放其他细粮。

当当当。

听到敲门声顾文怡一下子就坐了起来。

“秉文,有人敲门。”

徐秉文也听见了,下炕他几步走到门口,不过他没有直接开门。

而是压低声音询问,“是谁?”

同时他也纳闷是谁过来,本来他以为是李场长,不过转念又觉得李场长要是有事也不至于这么晚过来。

“爸,是我。”徐长卿听出是父亲的声音,有些激动地回答。

“长卿?”徐秉文有些不确定地问。

“爸,是我,快开门。”

徐秉文还是很谨慎地打开门缝看了一眼确认是儿子,这才打开门,把人放进来。

这一看,了不得,儿子扛着一袋粮食进来了。

还没等他说什么,走出去扛了一袋进来。

接着一个年轻的女孩子也拿着一个口袋和铁锹进来。

走到一半的时候放下麻袋的儿子又接过人家手上的口袋。

徐秉文有些诧异地挑挑眉。

他儿子从小不待见和小姑娘玩,更不用说是这么体贴了。

不乐意和小女孩玩,他们也没有硬要儿子改过来。

之前他老婆还担心过儿子这么不喜欢和女孩子玩,以后结婚了怎么办?

现在结婚了也学会体贴了。

等东西都拿进来了,徐秉文赶紧把门关上。

“爸,快找个地方咱们把东西藏好。”

徐秉文这才有些目瞪口呆地看着地上的三个口袋。

顾文怡也出来了,“长卿,你怎么来了?还有这是小雪吧?”

“这不是我不太放心你们,就请假带着小雪过来看看。”

顾文怡看着除了黑了点和以前没什么变化的儿子,放心了许多。

接着就看到了儿媳妇,越打量越觉得,儿媳妇本人比照片上还要好看一些。

高如雪发现婆婆打量的眼神,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这一笑顾文怡更觉得好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