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8章 无忧无律(43)(1/1)
西安的晨光带着黄土高原特有的厚重感,洒在唐代古墓遗址的围栏上。考古队的王队长手里攥着一张拓片,指尖在泛黄的纸面上反复摩挲:“这是昨天在墓道墙壁上发现的符号,你们看,和顾家宝藏里青铜罗盘上的星象纹几乎一模一样。”
我接过拓片,青铜罗盘立刻在口袋里发烫,指针隔着布料疯狂转动。拓片上的符号呈环形排列,中间是一个类似“日”字的图案,周围环绕着十二个不规则的纹路——这和爷爷日记里画的“十二地支守护阵”完全吻合。“这是守陵人用来标记重要宝藏的阵法!”我激动地说,“当年顾家可能和唐代的守陵人有合作,才把部分文物藏在了这里。”
李教授凑过来,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拓片:“如果真是‘十二地支守护阵’,那墓室内肯定有十二处机关对应‘子、丑、寅、卯’等方位,只有按顺序破解,才能打开主墓室的门。而且这种阵法通常会和地脉相连,一旦触发错误,整个古墓可能会塌陷。”
老张蹲在遗址边缘,用树枝在地上画着简易地图:“我昨天听当地老乡说,这古墓附近有个‘鬼打墙’的巷子,晚上进去的人第二天才能出来,说不定那巷子就是通往古墓的另一个入口。”
王队长眼睛一亮:“我们之前确实在巷子尽头发现过一块松动的青石板,但探测器显示下面是实心的,就没再深究。现在看来,那可能是阵法的‘阵眼’所在。”
我们立刻跟着王队长前往“鬼打墙”巷子。巷子狭窄而幽深,两侧的土坯墙布满了裂缝,墙角堆积着干枯的杂草。走到巷子尽头,果然看到一块青石板,石板上刻着和拓片上一样的“日”字图案。我将青铜罗盘放在石板中央,罗盘指针瞬间与石板上的符号对齐,发出一道微弱的绿光。
“就是这里!”我和老张合力掀开青石板,下面露出一个黑漆漆的洞口,一股带着腐朽气息的冷风顺着洞口往上冒。王队长让队员放下绳索,我第一个抓着绳索往下爬,李教授和老张紧随其后。
通道内比想象中宽敞,墙壁上每隔几米就有一个壁龛,每个壁龛里都放着一个陶俑——陶俑的姿势各不相同,有的手持长剑,有的怀抱乐器,面部表情栩栩如生。“这些陶俑应该就是‘十二地支守护阵’的‘守卫’,”李教授指着陶俑底座上的刻字,“你看,这个陶俑底座刻着‘子’字,对应阵法的第一个方位。”
我们沿着通道往前走,每遇到一个陶俑,就按照爷爷日记里的方法破解机关。遇到刻着“子”字的陶俑,我将青铜罗盘贴在陶俑胸口,罗盘的绿光与陶俑眼中的红点相互呼应,陶俑缓缓后退,露出后面的暗格,暗格里放着一把铜钥匙;遇到刻着“丑”字的陶俑,老张按照日记里的提示,转动陶俑的手臂,陶俑脚下的地砖缓缓打开,露出通往下一步的阶梯。
破解到“午”字陶俑时,意外发生了。陶俑的手臂刚被转动,通道两侧的墙壁突然射出无数支毒箭,箭簇上泛着蓝紫色的光芒,显然涂了剧毒。“快躲到陶俑后面!”我大喊着,拉着李教授和老张躲到陶俑身后。毒箭射在陶俑身上,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陶俑的铠甲上瞬间布满了箭孔。
“这陶俑是空心的!”老张用力推了推陶俑,陶俑竟然朝着通道深处移动了几分,露出后面一道狭窄的石门。“看来这陶俑不仅是机关,还是打开石门的钥匙!”
我们合力将陶俑推到石门旁,陶俑底座的凹槽正好与石门上的凸起吻合。“咔哒”一声,石门缓缓打开,里面是一间小型耳室。耳室的中央放着一个方形的石盒,石盒上刻着“唐贞观年间”的字样。
我小心翼翼地打开石盒,里面装着一卷泛黄的丝绸,丝绸上用楷书记录着一段文字:“贞观十七年,顾氏献珍宝于太宗,太宗感其忠,赐地葬之,命守陵人世代守护,待盛世现世。”旁边还附着一张简易地图,标注着主墓室的位置,以及最后几个地支机关的破解方法。
“原来顾家在唐代就和皇室有联系!”李教授激动地说,“这段文字填补了唐代文物保护史的空白,太有价值了!”
我们按照地图的指引,继续破解剩下的“未、申、酉、戌、亥”五个地支机关。每破解一个机关,通道内的光线就会亮一分,墙壁上的壁画也逐渐清晰起来——壁画上画着顾家祖先向唐太宗献宝的场景,还有守陵人修建古墓的过程,生动地还原了当年的历史。
终于,我们来到了主墓室的入口。主墓室的石门上刻着一幅巨大的“十二地支守护阵”图案,中央的“日”字图案正好能容纳十二把铜钥匙。我们将之前从暗格里找到的十二把铜钥匙一一插入图案的凹槽中,钥匙与石门相互呼应,发出“轰隆”的巨响,石门缓缓向内打开。
主墓室的规模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足足有一个篮球场那么大。墓室的中央放着一具巨大的石棺,石棺上雕刻着精美的龙纹图案,显然是皇室专用的规格。石棺的周围摆放着一排排陶制的储物罐,罐子里装满了金银珠宝和珍贵文物,还有大量的唐代文书和丝绸制品。
“这些文物保存得太完好了!”王队长激动得声音都在颤抖,“光这一屋子的文物,就足以改写唐代的考古史!”
我走到石棺前,石棺的盖子上刻着一行小字:“顾氏之墓,与宝共存,后人启之,当献于国。”显然,这是顾家祖先的陵墓,他们将自己的陵墓与宝藏建在一起,就是为了让后人在找到宝藏后,能将其献给国家。
我们小心翼翼地打开石棺,里面并没有尸骨,只有一个红木盒子。盒子里装着一本族谱和一枚金色的印章,族谱详细记录了顾氏家族从唐代到明清的历史,印章上刻着“顾氏守宝”四个字,是用纯金打造的,上面还镶嵌着一颗巨大的红宝石。
“这枚印章就是顾家守护宝藏的信物!”我将印章拿在手里,印章与青铜罗盘相互呼应,发出一道金色的光芒,照亮了整个墓室。墓室的墙壁上突然出现了一道暗门,暗门里泛着微弱的红光,像是还有另一间密室。
我们走进暗门,里面是一间更小的密室,密室的中央放着一个黑色的铁箱,铁箱上挂着一把巨大的铜锁,锁芯里刻着“唐”字。我将金色印章插入锁芯,铜锁发出“啪”的一声轻响,自动弹开。
铁箱里装着的不是金银珠宝,而是一卷用金线编织的丝绸,丝绸上绣着一幅完整的唐代地图,地图上标注着十几个红色的圆点——每个圆点旁边都写着一个地名,其中一个圆点正好对应着我们现在所在的古墓,其他圆点则分布在陕西、河南、山西等地。
“这些圆点应该是顾家在唐代藏放文物的其他地点!”李教授兴奋地说,“如果能找到这些地点,我们就能找回更多的唐代文物,填补考古史上的空白!”
就在我们准备离开密室的时候,墓室的顶部突然开始震动,墙壁上的裂缝越来越大,大量的泥土从头顶掉落。“不好!古墓要塌了!”王队长大喊着,拉着我们朝着出口跑去。我们刚跑出主墓室,身后就传来一声巨响,主墓室的入口被石块彻底堵住,把我们和部分文物隔在了两边。
“文物还在里面!我们不能就这么放弃!”老张想要冲回去,却被我拉住。
“现在古墓已经开始坍塌,我们进去不仅救不出文物,还会有生命危险。”我看着坍塌的入口,心里充满了遗憾,“不过没关系,我们已经找到了地图,只要按照地图上的标注,就能找到其他藏放文物的地点,找回更多的宝藏。”
我们顺着原路返回地面,考古队的队员们已经在洞口等着我们。王队长立刻安排队员联系文物局,请求派专业的救援团队前来清理坍塌的石块,抢救被困在主墓室内的文物。
回到考古队的临时营地,我们围着地图,仔细研究着上面的标注。地图上的十几个红色圆点中,有一个位于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附近,旁边还写着“佛骨舍利”四个字。“佛骨舍利是唐代最重要的文物之一,当年唐太宗曾派人前往印度取回佛骨舍利,藏在龙门石窟的某个地方。”李教授指着地图说,“如果顾家真的把佛骨舍利藏在了那里,那将是震惊世界的重大发现!”
老张也激动地说:“我早就想去龙门石窟看看了,那里的佛像雕刻得太精美了!这次正好可以一边寻宝,一边欣赏古迹。”
我看着地图上的“佛骨舍利”四个字,青铜罗盘再次在口袋里发烫,指针指向洛阳的方向。我知道,新的冒险即将开始,龙门石窟里一定藏着更多的秘密,也会有更多的危险在等着我们。但我不会害怕,因为我知道,每一次寻宝都是在守护国家的历史和文化,都是在完成爷爷的遗愿。
第二天一早,我们就登上了前往洛阳的火车。火车在铁轨上飞驰,窗外的景色从黄土高原变成了中原平原。我的心里充满了期待,也充满了紧张。龙门石窟里到底藏着什么秘密?佛骨舍利能不能顺利找到?我们又会遇到什么样的危险和挑战?
火车到达洛阳的时候,天刚蒙蒙亮。我们走出火车站,看到洛阳的街头已经开始热闹起来,远处的龙门山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壮观。考古队的李队长已经在火车站外等着我们,他手里拿着一张龙门石窟的详细地图,脸上带着兴奋的表情。
“沈小姐,李教授,张先生,欢迎来到洛阳!”李队长热情地说,“我们已经按照你们提供的地图,在龙门石窟的‘卢舍那大佛’附近发现了一处隐蔽的洞口,洞口周围的岩石上刻着和唐代古墓里一样的符号,我们怀疑佛骨舍利就藏在里面。”
我们跟着李队长,朝着龙门石窟的方向驶去。车子在洛阳的街道上行驶,我的心里充满了期待。卢舍那大佛、佛骨舍利、唐代的秘密……这一切都在吸引着我,让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揭开这些秘密。
洛阳的晨光漫过伊水河,在龙门石窟的崖壁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卢舍那大佛端坐于山岩之间,嘴角的微笑历经千年风雨仍未褪去,而我们要找的洞口,就藏在大佛莲花座左侧的一道裂缝里。考古队的李队长用手电筒照着裂缝,岩壁上模糊的符号在光束下逐渐清晰——正是唐代古墓里见过的“十二地支守护阵”纹样,只是中间的“日”字图案变成了“月”字。
“看来这里的机关是‘十二地支’的镜像版,破解顺序要反过来。”我掏出青铜罗盘,指针贴在岩壁上缓缓转动,最终停在“亥”字符号处。爷爷的日记里记载过,“日月相生,地支相逆”,遇到“月”字阵眼,需从最后一个地支“亥”开始破解。
李教授从背包里取出洛阳铲,顺着“亥”字符号的边缘轻轻挖掘,很快就碰到了一块坚硬的石板。石板上刻着一只衔着宝珠的朱雀,翅膀的纹路里藏着细小的凹槽。我将之前在唐代古墓找到的金色印章嵌进凹槽,石板“咔哒”一声弹开,露出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洞口,一股带着檀香的冷气扑面而来。
“我先下去探路。”老张自告奋勇,腰间系上绳索,拿着手电筒钻进洞口。没过多久,他的声音从下面传来:“里面是条通道,墙壁上有壁画,还有不少陶俑!”
我们依次顺着绳索下到通道,岩壁上的壁画果然与唐代古墓的风格一致,画的是僧人护送佛骨舍利的场景。壁画旁立着十二尊陶俑,每尊陶俑底座都刻着一个地支字,只是顺序从“亥”到“子”依次排列。
“按照‘地支相逆’的规律,先破解‘亥’字陶俑。”我走到刻着“亥”字的陶俑前,这尊陶俑手持木鱼,表情肃穆。根据爷爷日记的提示,我轻轻转动陶俑手中的木鱼,陶俑背后的岩壁突然打开一道暗格,里面放着一枚铜制的“亥”字令牌。
接下来的破解异常顺利。“戌”字陶俑需要按压它手中的经卷,“酉”字陶俑要转动它腰间的铜铃……每破解一个陶俑,就能拿到一枚对应的令牌,通道尽头的石门就会发出一声轻响,像是在为我们解锁下一步。
当我们拿到最后一枚“子”字令牌时,通道尽头的石门终于缓缓打开。门后是一间宽敞的石室,石室中央的石台上,放着一个晶莹剔透的琉璃塔,塔内隐约可见一枚乳白色的舍利——正是我们要找的佛骨舍利!
“找到了!真的是佛骨舍利!”李队长激动得声音都在发颤,小心翼翼地走上石台,想要将琉璃塔取下来。
“等等!”我突然拉住他,青铜罗盘在掌心剧烈震动,指针指向石台下方的地面,“下面有机关!”
我蹲下身,仔细观察石台周围的地砖,发现有几块地砖的颜色比其他地方略深,边缘还残留着细微的刻痕。“这是‘流沙翻板’陷阱,只要踩错地砖,就会掉进下面的流沙坑。”我按照爷爷日记里的方法,用青铜罗盘在地面上探测,找到安全的路径,“跟着我走,踩着罗盘指针指的方向。”
我们小心翼翼地踩着地砖走到石台前,李队长轻轻将琉璃塔抱在怀里,琉璃塔入手冰凉,塔内的佛骨舍利散发着柔和的光芒。就在这时,石室的顶部突然传来“轰隆”的声响,大量的石块从头顶掉落,岩壁上的裂缝越来越大。
“不好!石室要塌了!”老张大喊着,拉着我们朝着出口跑去。我们刚跑出通道,身后就传来一声巨响,石室的入口被石块彻底堵住,把部分壁画和陶俑埋在了里面。
“佛骨舍利没事吧?”我紧张地问李队长。
李队长赶紧检查琉璃塔,发现塔身完好无损,松了一口气:“没事,幸好我们跑得快。这佛骨舍利太珍贵了,必须尽快送到博物馆保护起来。”
我们顺着绳索爬回地面,考古队的队员们已经在洞口等着我们。看到李队长怀里的琉璃塔,所有人都欢呼起来。“太好了!我们终于找到佛骨舍利了!”队员们兴奋地说。
就在这时,我的手机突然响了,是文物局的张局长打来的。“小满,不好了!西安唐代古墓里的文物在运输过程中被抢了!”张局长的声音里充满了焦急,“抢文物的人穿着黑色西装,戴着墨镜,和之前的影子组织成员打扮一模一样!”
我心里一震,影子组织不是已经被摧毁了吗?怎么还有残余势力?“张局长,你知道他们往哪个方向跑了吗?”
“根据监控显示,他们开车朝着洛阳的方向来了,可能是冲着佛骨舍利来的!”张局长说,“你们一定要小心,保护好佛骨舍利,我已经联系了洛阳的警方,让他们立刻派人支援!”
挂了电话,我赶紧把情况告诉了大家。李教授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没想到影子组织还有漏网之鱼,他们肯定是想把佛骨舍利和西安古墓里的文物一起倒卖出国。我们必须尽快把佛骨舍利送到安全的地方。”
“洛阳博物馆离这里不远,我们现在就过去!”李队长说,带着我们朝着博物馆的方向跑去。
我们刚跑到龙门石窟的出口,就看到一辆黑色的面包车停在路边,车窗贴着深色的膜,和之前见过的影子组织的车辆一模一样。车门打开,下来十几个穿着黑色西装的男人,他们手里拿着匕首和铁棍,朝着我们围过来。
“把佛骨舍利交出来!”为首的男人戴着墨镜,声音冷冰冰的,“否则,别怪我们不客气!”
“你们休想!”老张握紧手里的工兵铲,挡在我们面前,“佛骨舍利是国家的文物,不是你们的私产!”
男人冷笑一声,挥手示意手下进攻。十几个黑色西装的男人立刻朝着我们扑过来,我们赶紧散开,和他们扭打在一起。我握紧青铜罗盘,朝着一个男人的胸口砸去,男人疼得惨叫一声,倒在地上。李教授和李队长也拿起身边的石头,朝着敌人砸去。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警笛声,越来越近。黑色西装的男人们脸色一变,想要开车逃跑,却被赶来的警察团团围住。为首的男人见势不妙,从口袋里掏出一把手枪,对准了我怀里的琉璃塔:“别过来!再过来我就把佛骨舍利摔碎!”
警察们赶紧停下脚步,不敢轻举妄动。我看着男人手里的手枪,心里充满了愤怒和担忧。佛骨舍利是珍贵的文物,绝对不能被他损坏。
“你别冲动!”我慢慢放下手里的青铜罗盘,试图安抚他的情绪,“佛骨舍利对你没有用,你要是把它摔碎了,不仅拿不到钱,还会成为全国人民的公敌。只要你放下武器,跟警察走,我可以帮你求情,争取宽大处理。”
男人的眼神里充满了犹豫,他看了看周围的警察,又看了看手里的手枪,最终还是放下了武器,蹲在地上,双手抱头。警察们立刻上前,将他制服。
“太好了!佛骨舍利没事!”李队长激动地说,赶紧检查琉璃塔,确认没有损坏。
我们跟着警察,把佛骨舍利送到了洛阳博物馆。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将琉璃塔放进特制的玻璃展柜里,周围安装了二十四小时监控和安保系统,确保佛骨舍利的安全。
晚上,我们在博物馆附近的一家客栈住下。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脑子里一直在想影子组织的残余势力。他们为什么能这么快找到我们?为什么对佛骨舍利这么执着?还有,西安古墓里被抢的文物到底有多少?能不能找回来?
就在这时,我的青铜罗盘突然震动起来,指针指向窗外的方向。我走到窗边,看到外面的月光格外明亮,照亮了远处的洛阳古城墙。罗盘指针似乎在指引着我,去古城墙的某个地方,寻找更多关于影子组织的线索。
我赶紧叫醒李教授和老张,把青铜罗盘的异常告诉了他们。“看来影子组织的残余势力还在洛阳,而且他们可能在古城墙附近藏了什么秘密。”李教授说,“我们现在就过去看看,说不定能找到被抢的文物。”
我们悄悄离开客栈,朝着洛阳古城墙的方向走去。古城墙在月光下显得格外雄伟,墙砖上的裂痕记录着千年的历史。青铜罗盘的指针在城墙的西北角疯狂转动,那里有一段废弃的城墙,墙砖已经坍塌了一部分,露出一个黑漆漆的洞口。
“入口应该在这里!”我指着洞口说,和老张一起搬开坍塌的墙砖,洞口变得更大了。我们拿着手电筒,小心翼翼地走进洞口,里面是一条狭窄的通道,通道里弥漫着一股刺鼻的霉味。
走了大约十分钟,通道突然变得宽敞起来,前面出现了一间密室。密室里堆满了各种文物,正是西安古墓里被抢的那些!文物旁边站着几个穿黑色西装的男人,他们正在将文物装进特制的箱子里,准备运走。
“你们果然在这里!”我大喊着,冲了过去。穿黑色西装的男人们吓了一跳,赶紧拿起身边的武器,朝着我们扑过来。李教授和老张也立刻上前,和他们扭打在一起。
我握紧青铜罗盘,朝着一个男人的头部砸去,男人应声倒地。另一个男人从背后偷袭我,我赶紧转身,用罗盘挡住他的攻击,同时一脚踹在他的肚子上,他疼得蜷缩在地上。
经过一番激烈的打斗,我们终于制服了所有的男人,保护住了被抢的文物。“太好了!文物都找回来了!”老张喘着气,擦了擦脸上的汗。
我看着密室里的文物,心里松了一口气。这些文物都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幸好我们及时赶到,没有让它们被倒卖出国。就在这时,我发现密室的角落里还有一个隐蔽的暗门,暗门里泛着微弱的光芒,像是还有另一间密室。
“你们看,那里还有一间密室!”我指着暗门说,和李教授一起打开暗门。暗门里是一间更小的密室,密室的中央放着一个黑色的木盒,木盒上刻着“影子组织”四个字。
我小心翼翼地打开木盒,里面装着一本账本和一张地图。账本上记录着影子组织这些年倒卖文物的交易记录,涉及的文物数量多达上千件,交易金额更是高达数十亿。地图上标注着影子组织在全国各地的秘密据点,还有他们准备将文物运往国外的路线。
“原来影子组织的势力这么大!”李教授愤怒地说,“我们必须尽快把这些证据交给警方,让他们彻底摧毁影子组织的所有据点,找回更多被倒卖的文物。”
我们带着账本和地图,回到了客栈,立刻联系了洛阳的警方。警方根据我们提供的线索,连夜出动,对影子组织的秘密据点进行了突袭,抓获了大量的组织成员,找回了更多被倒卖的文物。
第二天一早,文物局的张局长赶到了洛阳,他看着账本和地图,激动地说:“小满,李教授,老张,你们立了大功!这些证据太重要了,有了它们,我们就能彻底摧毁影子组织,保护更多的国家文物。”
我们跟着张局长,来到洛阳博物馆,看着工作人员将被抢的文物一一放回展柜,心里充满了欣慰。佛骨舍利静静地躺在玻璃展柜里,散发着柔和的光芒,像是在感谢我们的守护。
然而,我的青铜罗盘却再次震动起来,指针指向地图上的一个偏远小镇——陕西的“扶风县”。地图上标注着,那里有一个影子组织的大型秘密仓库,里面藏着大量的唐代文物,其中包括一件稀世珍宝——唐代的“唐三彩马”。
“看来我们的任务还没结束。”我看着罗盘指针,坚定地说,“扶风县的秘密仓库里还有很多文物等着我们去拯救,我们必须尽快赶过去。”
李教授和老张也点了点头:“我们跟你一起去!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一定要把所有的文物都找回来,交给国家。”
我们收拾好行李,告别了张局长和李队长,登上了前往陕西扶风县的火车。火车在铁轨上飞驰,窗外的景色不断变化,我的心里充满了期待和紧张。扶风县的秘密仓库里到底藏着多少文物?影子组织的残余势力还会不会在那里?我们能顺利找到文物,保护好国家的宝贵财富吗?
火车到达扶风县的时候,天刚蒙蒙亮。我们走出火车站,看到扶风县的街头还很安静,只有几个早起的行人在路边散步。青铜罗盘的指针在掌心转动,指向县城郊外的一座废弃工厂——那里应该就是影子组织的秘密仓库。
我们朝着废弃工厂的方向走去,工厂的大门紧闭,墙上布满了涂鸦,看起来已经废弃了很久。但青铜罗盘的指针却在疯狂转动,说明里面一定藏着秘密。
“我们从侧面的围墙翻进去。”老张说,率先爬上围墙,跳进工厂里。我和李教授也紧随其后,跳进工厂。工厂里杂草丛生,到处都是废弃的机器和垃圾,看起来非常荒凉。
青铜罗盘的指针指向工厂深处的一间仓库,仓库的门用铁链锁着,上面布满了铁锈。我们合力撬开铁链,推开仓库的门,一股刺鼻的灰尘味扑面而来。仓库里堆满了各种箱子,箱子上贴着标签,上面写着文物的名称和编号。
“这些都是影子组织倒卖的文物!”我激动地说,打开一个箱子,里面果然放着一件精美的唐三彩马,马的造型栩栩如生,色彩鲜艳,是难得一见的珍品。
就在我们准备搬运文物的时候,仓库的大门突然“哐当”一声被关上,十几个穿黑色西装的男人从仓库的角落里走出来,手里拿着武器,将我们团团围住。为首的男人脸上带着一道疤痕,眼神里充满了凶狠:“没想到你们还敢追到这里来,今天就让你们死在这里!”
我握紧青铜罗盘,心里暗暗警惕。看来影子组织的残余势力还在这里,一场激烈的战斗又要开始了。但我不会害怕,因为我知道,保护文物是我的责任,无论遇到多大的危险,我都要把文物安全带出去,交给国家。
扶风县废弃工厂的仓库里,灰尘在从破窗涌入的晨光中浮沉,十几个穿黑西装的男人手持钢管和匕首,将我们围在中央。为首的刀疤男一脚踹翻身边的木箱,唐三彩马的碎片从箱缝里滚落,釉色在昏暗里泛着刺眼的光:“沈丫头,别以为你们能一直好运。今天这仓库就是你们的葬身之地,这些文物早晚要运出国换美金!”
老张将工兵铲横在身前,手臂上的青筋因用力而凸起:“想动文物?先过我这关!”他话音刚落,就有两个黑衣人举着钢管冲过来,老张侧身躲开,工兵铲重重砸在其中一人的膝盖上,那人惨叫着跪倒在地。
李教授趁乱从背包里掏出信号弹,朝着破窗发射——红色的信号弹划破天际,这是我们和当地警方约定的救援信号。刀疤男见状,眼神变得更加凶狠,从腰间掏出一把弹簧刀,朝着我直扑过来:“先解决你这个碍事的!”
我握紧青铜罗盘,侧身避开他的攻击,罗盘边缘狠狠撞在他的肋骨上。刀疤男吃痛后退,我趁机从口袋里掏出爷爷留下的硫磺火硝粉,撒向他的眼睛。“啊!”他捂着眼睛惨叫,我顺势一脚踹在他的胸口,他重重摔在堆叠的木箱上,箱子里的文物发出“哐当”的碰撞声。
“快搬文物!”我朝着李教授和老张大喊。我们一边抵挡黑衣人的攻击,一边将散落的文物往安全的角落转移。老张负责守住仓库门口,李教授整理易碎的瓷器,我则用青铜罗盘探测周围是否有隐藏的机关——爷爷的日记里提过,影子组织的秘密仓库常会装“自毁装置”,一旦遇到意外就会引爆。
果然,在仓库的西北角,青铜罗盘的指针疯狂颤动,指向一块松动的地砖。我跑过去,掀开地砖,下面露出一个黑色的炸药包,引线已经被点燃,只剩下不到一分钟的时间!“有炸药!”我大喊着,试图用匕首切断引线,可引线太细,匕首根本无从下手。
就在这时,老张冲了过来,从背包里掏出矿泉水,猛地浇在引线上。火苗“滋啦”一声熄灭,我们都松了一口气。可还没等我们缓过神,仓库的屋顶突然开始掉落水泥块,墙壁上的裂缝越来越大——刚才的打斗震松了本就脆弱的建筑结构。
“警察来了!”李教授指着窗外,几辆警车正朝着工厂驶来。黑衣人们见状,想要从后门逃跑,却被赶来的警察团团围住。刀疤男还想反抗,被警察用电棍击倒在地,戴上了手铐。
警察们开始清点仓库里的文物,一共找到三百多件,其中包括二十多件唐三彩、五十多件唐代的金银器,还有大量的文书和丝绸制品。带队的王警官拿着清单,激动地说:“这些文物要是被运出国,损失就太大了!多亏了你们,才能把它们完好无损地找回来。”
我们跟着警察回到警局,做了详细的笔录。走出警局时,天已经黑了,扶风县的街头亮起了路灯。李教授看着手机上的新闻,笑着说:“文物局已经发布了消息,全国人民都在为我们点赞呢!还有,西安被抢的文物也全部追回,影子组织的残余势力基本被肃清了。”
老张兴奋地说:“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好好休息几天了?我早就想去法门寺看看,听说那里有很多唐代的文物。”
我却皱起眉头,青铜罗盘还在口袋里微微发烫,指针指向法门寺的方向。“恐怕不能休息。”我掏出罗盘,“罗盘还在指引我们,法门寺里可能还有隐藏的文物,而且和顾家宝藏有关。”
李教授接过罗盘,仔细观察着指针:“法门寺确实和唐代皇室关系密切,当年唐懿宗曾将佛骨舍利迎入宫中供奉,说不定顾家也在那里藏了文物。我们明天就去法门寺看看。”
第二天一早,我们打车前往法门寺。寺庙的香火很旺,游客们在大雄宝殿前虔诚地跪拜。我们跟着导游,参观了寺庙的各个景点,最后来到存放佛骨舍利的地宫门口。青铜罗盘的指针突然剧烈震动,指向地宫的墙壁。
“这里有问题!”我小声对李教授和老张说。趁导游不注意,我们悄悄来到地宫墙壁前,我用青铜罗盘在墙壁上探测,发现一块墙砖的温度比其他地方低很多——里面是空的!
我们找来寺庙的住持,说明情况后,住持同意我们打开墙砖。老张用工兵铲小心翼翼地撬开墙砖,里面露出一个黑漆漆的洞口,一股带着檀香的冷气扑面而来。“这应该是顾家当年藏文物的暗室。”我兴奋地说。
我们顺着洞口往下爬,暗室里很宽敞,中央放着一个巨大的红木箱子,箱子上刻着顾家族徽。我用金色印章打开箱子,里面装着大量的唐代文物,其中有一件金缕玉衣,还有一本用金箔装订的佛经——这是唐代皇室才能拥有的珍品!
“这些文物的价值比之前找到的加起来还要高!”李教授激动地说,“金缕玉衣在唐代只有皇帝和皇后才能使用,这本金箔佛经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太珍贵了!”
就在我们准备离开暗室的时候,暗室的顶部突然开始震动,大量的泥土从头顶掉落。“不好!暗室要塌了!”老张大喊着,拉着我们朝着出口跑去。我们刚爬出洞口,身后就传来一声巨响,暗室的入口被石块彻底堵住,把部分文物隔在了里面。
“文物还在里面!”我着急地说,想要冲回去,却被住持拉住。
“施主,别冲动!暗室已经坍塌,现在进去太危险了。”住持说,“我已经联系了文物局,让他们派专业的团队过来,一定能把文物安全地救出来。”
我们跟着住持来到寺庙的客堂,等待文物局的团队。住持给我们泡了茶,笑着说:“其实,寺庙的古籍里记载过,唐代时有一位顾姓官员曾在法门寺存放过一批文物,还留下了一枚印章,说只有拥有印章的人才能打开暗室。没想到过了这么多年,你们真的找到了。”
我掏出金色印章,递给住持:“这就是顾家留下的印章,现在文物找到了,我们会把它们交给国家,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住持点了点头,眼里满是欣慰:“这才是顾大人当年存放文物的初衷,让文物得到保护,让文化得以传承。”
下午,文物局的专业团队赶到了法门寺,开始清理坍塌的暗室。我们在一旁协助他们,提供暗室的结构信息和机关破解方法。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暗室里的文物终于被全部抢救出来,一件都没有损坏。
文物局的张局长看着这些文物,激动地说:“小满,李教授,老张,你们真是文物保护的功臣!这些文物不仅填补了唐代历史研究的空白,还为我们研究顾家宝藏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线索。根据这些文物上的铭文,我们发现顾家在唐代还和西域的国家有贸易往来,可能在丝绸之路沿线也藏有文物。”
“丝绸之路沿线?”我心里一动,青铜罗盘的指针似乎又开始转动,指向西方的方向,“那我们是不是应该沿着丝绸之路去寻找?”
李教授点了点头:“丝绸之路是唐代重要的贸易通道,顾家作为皇室信任的家族,很可能在沿线的重要城市藏有文物,比如敦煌、酒泉、张掖这些地方。我们可以沿着丝绸之路,一边寻找文物,一边探索顾家宝藏的秘密。”
老张也兴奋地说:“我早就想去敦煌看看莫高窟了,那里的壁画和雕塑太有名了!这次正好可以一边寻宝,一边欣赏古迹。”
我们决定沿着丝绸之路继续寻找顾家宝藏,保护更多的国家文物。第二天一早,我们告别了法门寺的住持和文物局的工作人员,登上了前往敦煌的火车。
火车在铁轨上飞驰,窗外的景色从平原变成了戈壁滩,远处的雪山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我的心里充满了期待,也充满了紧张。敦煌莫高窟里到底藏着什么秘密?丝绸之路沿线还有多少顾家宝藏?我们又会遇到什么样的危险和挑战?
火车到达敦煌的时候,天已经黑了。我们走出火车站,看到敦煌的街头灯火通明,远处的鸣沙山在夜色中若隐若现。我们找了一家客栈住下,准备第二天一早就去莫高窟。
晚上,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我拿出爷爷的日记,翻到最后一页,上面写着一句话:“丝绸之路,文明之脉,顾家宝藏,守护之责。”我知道,爷爷当年肯定也沿着丝绸之路寻找过宝藏,现在,我要继承他的遗志,把所有的宝藏都找出来,交给国家,让它们得到最好的保护。
第二天一早,我们来到莫高窟。莫高窟的洞窟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洞窟里的壁画和雕塑栩栩如生,展现了唐代的繁华和文化。我们跟着导游,参观了几个着名的洞窟,最后来到编号为17的“藏经洞”——这里曾出土过大量的唐代文书和经卷。
青铜罗盘的指针在藏经洞前剧烈震动,指向洞窟的墙壁。我仔细观察墙壁,发现一块壁画的颜色比其他地方略深,边缘还残留着细微的缝隙。“这里有暗室!”我小声对李教授和老张说。
我们找来莫高窟的文物保护专家,说明情况后,专家同意我们对墙壁进行探测。经过专业设备的检测,确认墙壁后面确实有一间暗室。专家们小心翼翼地打开墙壁,里面露出一个黑漆漆的洞口,一股带着沙尘味的冷气扑面而来。
我们顺着洞口往下爬,暗室里很狭窄,中央放着一个小小的木盒,木盒上刻着顾家族徽。我用金色印章打开木盒,里面装着一卷泛黄的丝绸,丝绸上用楷书记录着顾家在丝绸之路沿线藏放文物的地点,还有一张简易的地图,标注着敦煌、酒泉、张掖、武威等城市的位置。
“太好了!我们又找到新的线索了!”李教授激动地说,“根据地图上的标注,敦煌的暗室里只是一个‘指引盒’,真正的文物藏在酒泉的一座古城遗址里。”
我们带着丝绸和地图,回到莫高窟的文物保护中心,将线索交给专家们。专家们根据地图和丝绸上的记载,开始制定寻找酒泉古城遗址的计划。
晚上,我们在敦煌的街头散步,看着远处的鸣沙山和月牙泉,心里充满了期待。酒泉的古城遗址里到底藏着多少文物?顾家在丝绸之路上还留下了哪些秘密?我们能顺利找到文物,保护好国家的宝贵财富吗?
路还很长,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