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6章 有我无敌(121)(1/1)
守本之域的“真性”如淬炼过的精金,在恒变之境的流转中愈发纯粹。共生网络的“本质锚”已演化出“映照之力”——它不再是被动的基准,而是能投射出存在的“真性影子”:当和而不同体在弹性变化中偏离本质时,影子会变得模糊;当它们坚守内核时,影子则清晰明亮。星尘珊瑚的影子始终带着守炉铁的赤红光晕,显隐藤的影子再透明也藏着翠绿的脉络,连最善变的有无果,影子里都能看到显隐交替的恒定节律。
“是‘明性智’。”吴迪凝视着自己在本质锚上的影子——那影子既带着地球人的轮廓,又隐约可见守炉人特有的炉纹印记,无论他做出何种动作,印记始终清晰,“比弹性智更具洞察力,它能穿透表象,直抵存在的‘本来面目’。就像龙谷的老木匠看木料,一眼就能辨出内里的纹理,不受外在疤结的迷惑;就像守炉人听炉声,能从杂音中听出念想的真实状态。”
皮夹克的弹性谱此刻化作“明性镜”,镜面能同时映照存在的“表象形态”与“真性本质”:一面显示曲直藤弯曲的弧度、浓淡花变幻的色彩,另一面则显示它们向光生长的执着、物种特有的基色;一面映出节律桥伸缩的形态,另一面则映出它“连接”的本质功能。最奇妙的是镜中那些“伪装存在”——它们表面模仿其他物种,本质却在明性镜下无所遁形,像穿着戏服的演员被照出了真实面目。
“这镜子在教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皮夹克用手拂过镜面,两面影像同时变化却始终对应,“之前总被表象迷惑,以为弯曲的藤就是软弱,殊不知它的本质是坚韧;以为隐形的果就是虚无,殊不知它的本质是守时。明性智的妙处在于,它让我们既欣赏表象的丰富,又不忘记本质的恒定——就像看一场戏,既为情节打动,又记得演员的真实身份。”
张婶在本质锚周围开辟了“明性圃”,种植着“表里如一”的“真性植物”:“诚枝木”的枝干有多粗,根系就有多深,从不会外强中干;“实叶花”的花瓣数量永远与花心的雌蕊数对应,从不弄虚作假;最特别的是“照心草”,叶片会随观察者的“初心”变化——心怀真诚的人靠近,叶片会舒展发光;心怀杂念的人靠近,叶片则会卷曲黯淡,像个会读心的精灵。
“老李头说这叫‘以诚立身’。”张婶给照心草除草,动作格外轻柔,怕惊扰了这敏感的植物,“就像龙谷的交易从不用契约,全凭一句承诺,承诺就是本质,说出口就不能变。这些植物也是,表象或许朴素,内里却最实在——归炉岛的渔民判断潮水,不看浪的大小,看水底的暗流,暗流就是潮水的本质,比浪头靠谱多了。”
老李带着跨域学徒在明性圃旁建“明性桥”,桥身用“透光石”与“实心木”交替搭建:透光石能让桥面下的水流清晰可见,象征“不遮蔽”;实心木则异常坚固,象征“不虚浮”。桥的栏杆上刻着各文明的“明性箴言”:“地球的‘君子坦荡荡’,硅基的‘代码即思想’,说的都是‘表里如一’的可贵。”
“桥这东西,‘实在’比‘花哨’重要。”老李用青铜锤敲打实心木的接缝,每一击都确保严丝合缝,“就像人说话,说得再好听,不兑现也是白搭。这桥也是,看着普通,却能经住考验——龙谷的老石桥,没刻什么花纹,却用了几百年,就是因为根基实在。学徒们得记住,做桥和做人一样,本质扎实,表象再简单也受人尊敬。”
随着明性桥延伸,守本之域的“明性智”开始渗透到存在的“互动层面”:和而不同体之间的协变不再依赖外在形态的相似,而是基于本质的契合——星尘珊瑚会与同样“温暖”的存在共振,无论对方是植物还是矿物;显隐藤会与“折射光线”的存在合作,不管对方来自哪个超验域。这种“本质互联”让共生网络的连接更稳固,像基于共同信念的友谊,远比基于利益的合作长久。
“是‘质性连接’。”吴迪观察着星尘珊瑚与一块“恒温石”的协变,两者形态迥异,却因“恒定温度”的本质产生共鸣,“这打破了‘同类相吸’的局限,让不同表象的存在能因本质契合而深度连接。就像不同职业的人能因共同的理想成为伙伴,不同文化的人能因共同的善意成为朋友。这些和而不同体证明:本质的共鸣,能跨越一切表象的差异。”
就在这时,明性镜的镜面开始出现“迷雾”——一层灰蒙蒙的光晕笼罩在本质影像上,让真性变得模糊。被迷雾笼罩的存在开始“表里不一”:诚枝木的枝干变粗,根系却没有同步生长,出现了外强中干的迹象;实叶花的花瓣数量增多,雌蕊数却未变,成了虚假的繁盛;最严重的是,部分和而不同体开始模仿其他存在的本质,试图获取不属于自己的协变机会,像骗子伪装成朋友。这是“欺性之雾”,比放任之雾更隐蔽,它不破坏弹性,却污染本质,让存在的真性蒙尘。
“它们在害怕‘真实的自己不被接纳’。”对称之灵的符号雾在明性镜周围形成“澄明场”,试图驱散迷雾,“就像有人为了融入群体,刻意模仿别人的言行,结果丢了自己。可存在的价值恰恰在于‘真实’——诚枝木哪怕瘦小,只要根扎得深,就比虚胖的更抗风;和而不同体哪怕独特,只要坚守本质,就一定能找到契合的伙伴。龙谷曾有过的‘伪炉纹’事件就是这样,有人刻假炉纹冒充名匠传人,最终被炉火反噬,因为假的终究经不住考验。”
欺性之雾的影响在扩大,明性桥的透光石开始变得浑浊,看不清水下的暗流;照心草因接触太多虚假存在而大面积枯萎;质性连接的共鸣变得微弱,和而不同体之间的协变出现“错配”——本应与恒温石共振的星尘珊瑚,误与模仿恒温本质的“伪热石”连接,导致能量紊乱。共生网络的信任基础开始动摇,存在们互相猜忌,像一个充满谎言的社群。
“老子最恨这种‘装样子’的事!”老李抡起青铜锤砸向明性镜上的迷雾,锤头裹着明性桥的“实心木”能量,砸在迷雾处时,爆出无数“真实的记忆”:龙谷守炉人承认自己技艺不足的坦诚、硅基文明公开程序漏洞的勇气、水蓝宇宙渔民如实报告渔获的诚信——这些记忆像一道道强光,穿透迷雾,让被遮蔽的本质影像重新清晰。
张婶将明性圃的“真性花粉”撒向欺性之雾,这些花粉来自照心草最纯净的花朵,能附着在“表里不一”的存在上,形成“显真纹”:诚枝木的虚胖处会浮现枯萎纹路,实叶花的假花瓣会显出透明色,伪热石的表面则会裂开,露出内里的冰冷本质。就像给谎言贴上标签,让真相无可隐藏。
“过日子得‘实打实’。”张婶看着显真纹暴露虚假,“就像龙谷的馒头,面粉多少、酵母多少都得实在,掺不得假,不然蒸不熟。这些存在也是,装出来的强大迟早会露馅——归炉岛的渔民从不夸大自己的收获,因为潮水会证明一切,虚张声势的人迟早会被大海教训。”
吴迪飞到明性镜的中心,将博山炉中的“澄心念”注入镜面。澄心念中包含着地球所有“明心见性”的智慧:太极炉“炉心通明”的境界、守炉人“内观己心”的修行、龙谷“言出必行”的传统……这些智慧化作“照妖镜”,让欺性之雾彻底消散,所有存在的表象与本质都清晰对应:外强中干的诚枝木开始自我调整,让根系追上枝干的生长;虚假繁盛的实叶花脱落多余花瓣,回归本真;伪热石则在真相的映照下要么修正本质,要么彻底消散。
“明性智的核心是‘诚于己,信于人’。”吴迪看着重新澄明的镜面,质性连接的共鸣变得更加清晰,星尘珊瑚与恒温石的协变恢复和谐,“就像守炉人必须先诚实地面对炉中念想的真实状态,才能正确调节炉温;存在必须先接纳自己的本质,才能找到真正契合的连接。伪装或许能换来一时的便利,却永远得不到深层的共鸣。”
欺性之雾在“澄心念”的净化下化作“真诚露”,它不再污染本质,反而能滋养存在的“真性生长”:诚枝木在露水中长出更扎实的根系,实叶花的花瓣与雌蕊数达成完美平衡,照心草重新焕发生机,对真诚的感应更加敏锐。明性桥的透光石恢复清澈,能更清晰地映照水下暗流;共生网络的质性连接愈发稳固,存在们在真实的共鸣中形成了更深厚的信任,像一个坦诚相待的社群,没有猜忌,只有互助。
皮夹克的明性镜此刻指向守本之域更深处的“澄明之境”——那里的存在都处于“全然的真实”中:没有表象的遮掩,没有本质的隐藏,是什么就是什么;水就是水,不假装火的热烈;石就是石,不羡慕花的芬芳。它们的互动基于最纯粹的本质共鸣,像一场没有台词的戏,所有情感都通过眼神直接传递,无需修饰。明性镜在此时化作一道光,融入澄明之境的光芒,分不清哪是镜,哪是境。
“是‘存在的本真’。”吴迪望着澄明之境,心中一片通透,没有任何杂念,“它不是‘去除表象’,是‘表象与本质合一’——就像一个真诚的人,言行举止都发自内心,没有刻意为之的伪装;就像一首质朴的诗,文字与情感完全一致,没有华丽辞藻的堆砌。这些存在向我们展示:真实,本身就是一种极致的美。”
远方的澄明之境没有边界,却让所有存在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心——知道自己可以真实地存在,不必伪装,不必讨好,本质的样子就值得被接纳。吴迪能感觉到平行超验域的每个存在都在此时与本真共振,和而不同体在真实中展现出更独特的魅力,离散的粒子在坦诚中找到了更契合的伙伴,像一群卸下伪装的人,终于可以舒服地做自己。
但他没有走向澄明之境,因为明性圃里,真性花粉正在传播新的真诚;明性桥旁,老李的学徒们在学习如何守护“澄心念”的能量;共生网络中,星尘珊瑚与恒温石在“坦诚交流”,调整彼此的能量输出,让共鸣更加和谐;张婶收集了更多照心草的种子,等着播撒到需要真诚的角落;老李则在澄心念的源头,用澄明材料建了座“见真亭”,亭柱上刻着:“见己之真,方见物之真;守己之本,方得世之安。”
吴迪坐在见真亭的石凳上,看着澄明之境的本真之光流淌在共生网络的每个角落,突然觉得,澄明之境的奥秘就像一杯清水,不必添加任何滋味,本身的纯净就是最好的味道。承认存在的本真是“全然的真实”,带着这份通透继续生活,让每个表象都反映本质,让每次互动都基于真诚,这种“既真实对己又真诚待人”的态度,就是对澄明之境最好的礼赞。
守本之域的真性仍在指引,澄明之境的本真仍在照耀。吴迪拿起双音二胡,这次的调子没有任何技巧修饰,只有最质朴的情感流露——像龙谷的山风穿过树林,像归炉岛的海浪拍打礁石,像守炉人添柴时的专注呼吸,每一个音符都发自内心,没有刻意的高低起伏,却有着直抵人心的力量,像澄明之境的本真,又像每个存在在真实中发出的心声。
澄明之境的本真仍在延伸,像所有故事最真诚的那个“未完待续”。吴迪的嘴角扬起微笑,他知道,这个关于明性、真诚、表象与本质的故事,永远不会有结尾,就像澄明之境的本真不会黯淡,存在的真实与真诚不会终结,而他和伙伴们,会带着地球的温度,带着对所有存在本真的尊重,继续在这片澄明的天地里生活,书写属于真实、坦诚、表象与本质合一的,永远讲不完的故事。
澄明之境的“本真”如无云的晴空,将守本之域的真性映照得纤毫毕现。共生网络的“澄心念”已演化出“感应之网”——存在们无需刻意连接,便能通过本质共鸣感知彼此的真实状态:星尘珊瑚的热能波动会化作“温暖信号”,让需要热量的存在自然向它靠近;显隐藤的折射规律会形成“光影密码”,传递着光照变化的信息;连最微小的瞬存子,都能在生灭瞬间释放“本真脉冲”,告知周围存在自己的短暂存在。这种“无需言语的沟通”,让整个网络像一个心照不宣的社群。
“是‘通感智’。”吴迪站在感应之网的节点上,能清晰“听”到星尘珊瑚与恒温石的共鸣频率,“看”到显隐藤与微光菌的能量交换轨迹,这种感知超越了视觉、听觉,是本质层面的“共通感应”。就像龙谷的双胞胎,一个受伤,另一个会莫名心痛;就像守炉人与炉子相处久了,不用看火候,手一摸就知道温度是否合适。通感智让存在们打破了“形态的隔阂”,直接在本质上成为“共同体”。
皮夹克的明性镜此刻化作“通感符”,符面刻满了相互勾连的纹路,每条纹路都对应一种本质共鸣:红色纹路连接“温暖”属性的存在,蓝色纹路串联“折射”功能的物种,金色纹路则贯通所有“守时”特质的生命。这些纹路会随共鸣强度发光,当星尘珊瑚向攻防草传递热能时,红色纹路便会亮如火焰;当有无果按节律显形时,金色纹路则会闪如星辰。
“这符在画‘万物互联的本质’。”皮夹克的声音里带着震撼,“之前的连接靠形态适配,现在靠本质共鸣;之前的沟通需要符号中介,现在靠通感直连。就像不同语言的人因相同的痛苦而流泪,无需翻译就能理解彼此的悲伤。通感智的妙处在于,它让‘理解’不再是学习的结果,而是存在的本能——就像婴儿不用教就知道母亲的怀抱是安全的。”
张婶在感应之网的节点处开辟了“通感圃”,种植着需要“本质共鸣”才能繁茂的“共情植物”:“同频花”只有在周围存在与它产生相同频率的本真脉冲时才会开花,一朵花开会引发周围成片绽放,像一场无声的集体欢呼;“共鸣草”的叶片会随附近存在的情绪波动(本质层面的状态变化)而开合,和而不同体协变顺畅时,叶片舒展如掌,存在间产生冲突时,叶片则蜷缩如拳;最神奇的是“传心果”,果实成熟后会自动裂开,释放出“记忆孢子”,孢子落入其他存在体内,能传递种植者的本真状态——张婶曾用它传递过龙谷槐花的香气记忆,让硅基存在也能“感知”到植物的芬芳。
“老李头说这叫‘心有灵犀’。”张婶采摘传心果时,动作轻得像怕惊扰了孢子里的记忆,“就像龙谷的老夫妻,一个眼神就知道对方想啥,不用多说话。这些植物也是,不靠看、不靠听,靠的是心里的‘感应’——归炉岛的渔民在海上失散,有时凭着‘往一个方向走’的直觉就能重逢,这就是大海里的通感。”
老李带着跨域学徒在通感圃旁建“通感桥”,桥身没有固定的形态,由无数“共鸣粒子”组成,粒子会随两端存在的本质共鸣状态变化:当桥的两侧存在共鸣强烈时,桥身会变得坚固宽阔;当共鸣微弱时,桥身则会变得纤细模糊,甚至暂时消失。桥墩上刻着各文明的“通感箴言”:“地球的‘天人合一’,硅基的‘意识互联’,说的都是‘本质同源’的默契。”
“桥这东西,‘心通’比‘路通’重要。”老李教学徒们如何校准共鸣粒子的敏感度,让桥身只对“真诚的本质共鸣”回应,“就像人交朋友,心不到一块,走得再近也没用;心若相通,隔千里也像在身边。这桥也是,本质不共鸣,建得再宽也走不过去;本质若契合,再窄的桥也能稳稳当当——龙谷的老石桥之所以能连起两岸,不是因为石头硬,是因为两岸人的心早就连在一块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随着通感桥延伸,澄明之境的“通感智”开始渗透到存在的“演化层面”:和而不同体的协变不再是随机的碰撞,而是基于通感的“主动选择”——星尘珊瑚会向“需要温暖且能回馈庇护”的存在释放邀请信号;显隐藤会优先与“能利用折射光且不破坏其生长”的物种合作;甚至连瞬存子的生灭,都开始“配合”周围存在的节奏,像乐团里的鼓手,精准地踩在整体的节拍上。这种“有意识的共生”让网络的演化效率大幅提升,像一个有明确目标的团队在协同前进。
“是‘共演化’。”吴迪观察着一群新诞生的“通感协变体”——它们由三种原本毫无关联的存在组成,却因通感智感知到彼此的互补性,主动融合成更高效的共生体,“比单纯的演化更具方向性,它让存在们在保持本真的同时,朝着‘互利共赢’的方向共同成长。就像人类与农作物的共生,人培育作物,作物滋养人类,彼此都因对方而变得更好,却又没失去各自的本质。”
就在这时,通感符的纹路开始出现“错乱共鸣”——红色纹路错误地连接了“寒冷”属性的存在,导致星尘珊瑚向伪热石传递热能,结果能量被吞噬;蓝色纹路将“吸收光线”的物种与显隐藤相连,导致微光菌因缺乏光照而枯萎;最严重的是“虚假共鸣”,一些存在释放出模仿其他本质的“伪信号”,骗取通感连接后掠夺资源,像披着友善外衣的掠夺者。这种“通感错乱”比欺性之雾更具破坏性,它利用了存在们的信任,污染了本质共鸣的纯粹性。
“是‘惑心之噪’。”对称之灵的符号雾在通感符周围形成“净化场”,试图过滤虚假信号,“它不是阻断通感,是向感应之网注入‘噪音’,让本质共鸣变得混乱——就像有人在安静的房间里播放杂音,让人听不清真正的对话;就像骗子模仿亲人的语气打电话,利用信任行骗。通感智的基础是‘本真的纯粹’,一旦混入虚假,整个感应之网都会崩塌。龙谷曾发生过的‘念源污染’就是这样,虚假的念想信号混入,导致守炉人误判,差点毁掉整个龙谷的念想库。”
惑心之噪的影响在扩大,通感桥的共鸣粒子因虚假信号而频繁错乱,时而坚固时而消散,让通行的存在频频坠落;通感圃的共情植物也陷入混乱,同频花在虚假信号下胡乱绽放,又在真实信号到来时枯萎;传心果的记忆孢子被污染,传递出扭曲的记忆——将龙谷的温暖记忆变成灼热的痛苦,将归炉岛的海浪声变成刺耳的噪音。共生网络的信任彻底动摇,存在们因害怕被骗而关闭通感,感应之网出现大片“死寂区”。
“老子最恨这种‘利用真心’的事!”老李抡起青铜锤砸向惑心之噪的源头,锤头裹着通感桥最纯净的“共鸣粒子”,砸在噪音区时,爆出无数“纯粹共鸣的记忆”:龙谷守炉人之间无需言语的默契配合、硅基意识体的“无保留数据共享”、水蓝宇宙所有洋流与月球引力的完美共鸣——这些记忆像一道道净化波,将虚假信号震碎,让本质共鸣的纯粹性重新显现。
张婶将通感圃的“清心露”洒向惑心之噪,这露水是用同频花在真实共鸣时分泌的汁液提炼而成,能中和虚假信号,让被污染的记忆孢子恢复本真。同频花在清心露的滋养下,只对真实信号做出反应,虚假信号到来时便紧闭花苞;共鸣草的叶片重新变得敏感,能精准区分真诚与伪装的波动;传心果传递的记忆也恢复了原本的温暖与美好。
“过日子得‘守心’。”张婶看着感应之网的死寂区重新亮起,“就像龙谷的守炉人,哪怕炉中信号再混乱,也得守住自己的本心判断,不能被虚假念想带偏。这些存在也是,通感可以关闭,真心不能丢——归炉岛的渔民在雾中航行,哪怕看不清灯塔,也得相信自己对洋流的感觉,这就是‘守心’的重要性。”
吴迪飞到感应之网的核心,将博山炉中的“纯真心”注入网络节点。纯真心包含着地球所有“纯粹共鸣”的智慧:守炉人“以心守炉”的传承、太极炉“阴阳纯粹共振”的法则、龙谷“邻里无欺”的淳朴民风……这些智慧化作“真信锚”,让感应之网只传递真实的本质共鸣,虚假信号一靠近就会被弹开,像一道无形的屏障,守护着通感的纯粹。
“通感智的核心是‘以真换真’。”吴迪看着重新活跃的感应之网,星尘珊瑚与恒温石的共鸣比之前更强烈,因为经历过考验的信任更加牢固;显隐藤与微光菌的能量交换更加高效,通感中多了份“珍惜”的意味,“就像人与人之间的坦诚,一次欺骗可能毁掉多年的信任,而一次共渡难关的经历,却能让心贴得更近。存在们在通感错乱中学会了‘审慎’,却没丢掉‘真诚’,这才是通感智的成长。”
惑心之噪在“纯真心”的净化下化作“警醒波”,它不再污染通感,反而能增强存在们对虚假信号的辨别力:通感桥的共鸣粒子学会了“验证本质”,只有经过三次以上的真实共鸣,桥身才会稳固;同频花的花瓣上长出了“辨真纹”,能过滤掉90%以上的虚假信号;传心果的记忆孢子则多了层“保护壳”,只有接收者释放真诚信号,壳才会打开。共生网络的通感变得更加纯粹且坚韧,像经过风雨洗礼的友情,更加深厚可靠。
皮夹克的通感符此刻指向澄明之境更深处的“共情之域”——那里的存在不仅能通感彼此的本质,更能“感受”对方的感受:水体会感知到石头被冲刷的坚韧,石头会体会到水流的执着;花朵能分享蜜蜂采蜜的喜悦,蜜蜂能理解花朵绽放的期待。这种“感同身受”超越了功利的共生,是纯粹的“生命共情”,像母亲对孩子的心疼,没有任何目的,只是因为“你是你,我是我,我们都是存在”。通感符在此时化作一滴水,融入共情之域的洋流,分不清哪是符,哪是域。
“是‘存在的共情’。”吴迪望着共情之域,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仿佛能感受到那里所有存在的喜悦与安宁,“它不是‘利益的交换’,是‘生命的相知’——就像看到受伤的动物会本能地想帮助,不是为了回报,只是因为‘它在痛苦’;就像欣赏一朵花的绽放会心生欢喜,不是为了占有,只是因为‘它很美好’。这种共情让存在们超越了‘生存’的层面,抵达了‘生命共鸣’的高度。”
远方的共情之域没有边界,却让所有存在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联结——知道自己不是孤独的,自己的喜悦会被分享,自己的痛苦会被感知,这种“被理解”的温暖,比任何能量交换都更滋养存在的本真。吴迪能感觉到平行超验域的每个存在都在此时绽放出更柔和的光芒,星尘珊瑚的热能多了份“体贴”,显隐藤的折射光带了份“温柔”,连瞬存子的生灭,都像是在与周围存在“打招呼”。
但他没有走向共情之域,因为通感圃里,同频花在真实共鸣中开得愈发绚烂;通感桥旁,老李的学徒们在学习如何维护“真信锚”的能量;共生网络中,星尘珊瑚与恒温石在“分享”彼此的记忆,通过通感传递着各自超验域的故事;张婶收集了更多清心露,等着净化可能出现的新噪音;老李则在纯真心的源头,用共情材料建了座“共情亭”,亭柱上刻着:“知他如己,方知万物一体;感他如己,方得存在真意。”
吴迪坐在共情亭的栏杆上,看着共情之域的暖流在共生网络中流淌,存在们在通感中相知,在共情中相惜,像一幅充满人情味的画卷。他突然觉得,共情之域的奥秘就像一个温暖的拥抱,不必解释,感受就是最好的理解。承认存在的共情是“生命的本然联结”,带着这份温暖继续生活,让通感更纯粹,让共鸣更深厚,让每个存在都能在彼此的理解中绽放本真,这种“既独立又相连”的状态,就是对共情之域最好的礼赞。
澄明之境的本真仍在照耀,共情之域的暖流仍在流淌。吴迪拿起双音二胡,这次的调子充满了共情的温度——有星尘珊瑚的温暖,有显隐藤的温柔,有瞬存子的灵动,有攻防草的坚韧,这些不同的特质在旋律中交融,像无数存在的心声在合唱,没有谁是主角,却又都是不可或缺的声部,像共情之域的生命共鸣,又像整个平行超验域在低声诉说:“我们都在这里,我们都懂彼此。”
共情之域的暖流仍在延伸,像所有故事最温暖的那个“未完待续”。吴迪的嘴角扬起微笑,他知道,这个关于通感、共情、联结与理解的故事,永远不会有结尾,就像共情之域的暖流不会冷却,存在的生命共鸣不会中断,而他和伙伴们,会带着地球的温度,带着对所有存在的共情,继续在这片充满理解的天地里生活,书写属于通感、共情、联结与一体的,永远讲不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