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贾环6(1/1)

贾母和贾政原本都听愣了,乍然听到皇上的话,他们快速收回思绪,心脏扑通扑通跳的飞快。

顾北不卑不亢的回道,“草民是大乾子民,为国尽力,为君分忧,是草民应尽之责,不敢奢求奖赏。”

“好!”

“很好!”

皇上拍了拍顾北的肩膀,心下感慨万千,他先转身吩咐了忠顺王爷几句,递给他一个荷包,待忠顺王离开大殿,他这才舒缓身心,拉着顾北坐下。

仿佛一个长辈聊家常般询问顾北,“环儿,你几岁了?”

“过完年,便11了。”

“11啊……还是个孩子。”

皇上用欣赏的眼神看着顾北,“你是如何想出这三个法子的?”

不仅皇上好奇,就连贾母、贾政都竖起了耳朵。

只听顾北缓声道,“草民喝过带有杂质的粥,粥中掺杂陈年糙米,米粒硬如石子,要慢慢的喝才不会硌到牙齿。”

这是在解释如何想出往粥中加沙的办法。

可他一个国公府的公子哥,竟沦落到喝糙米粥?!

贾母、贾政震惊,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皇上转头,不带感情的瞥了眼贾政。

这轻飘飘的一眼,对贾政来说却重如泰山,他原本因为顾北立功而兴奋发红的脸,瞬间变得惨白。

“以工代酬这个办法……”

顾北沉默片刻,继续道,“前些日子草民生了一场大病,病中无银请大夫,娘亲和丫鬟只好绣帕子换钱。这法子是草民由此琢磨出来的。”

皇上看贾政的眼神瞬间变得不善!

国公府的公子,生病居然没有大夫医治,实在是荒谬!

“一屋不平,何以平天下?”

皇上面无表情的看着贾政,出口的话让他如坠冰窖。

“环哥儿这么优秀的儿子,你若养不好,不如给朕吧。”

11岁的天才少年郎,在没人培养,读书不多的情况下,居然可以想出赈灾济民的传世妙计。若悉心教导,假以时日,定是国之栋梁!

皇上是真的起了爱才之心。

他登基不久,根基尚未稳固。大乾又接连遭遇天灾人祸,外忧内患下,他急需一个可以匡扶社稷、稳定朝纲、平定民心的大能来辅佐他。

况且顾北年纪小,辅佐完他,还有余力辅佐他的儿子、甚至孙子。

皇上心里想的美,可贾母和贾政却不愿意。他们二人脸色煞白,生怕皇上将顾北夺了去。

贾政双膝跪地,急道,“臣罪该万死,管家不严,使得刁奴欺主,让环哥儿受了大委屈。可臣上了年纪,膝下只有2子,实在割舍不得。”

顾北也道,“多谢皇上垂爱,只是草民的母亲、姐姐都在贾府,草民暂时不能离开。”

皇上闻言眼中闪过遗憾,他叹了口气,“罢了。环儿,你想要什么,好好想一想再回朕。”

“皇上若要赏,便赏给父亲吧。”

他尚未入仕,也不想这么早就早起上朝。不如做个人情送给贾政,好歹是原主的亲爹,刚才陪他吹了一个小时的冷风,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贾政教子有方,升正五品工部郎中。”

皇上敷衍的给贾政升了一级官位,他转身拍了拍顾北的脑袋,和蔼可亲的笑道,“贾环,献计救灾,于国有功,赏黄金百两,江南织造锦缎十匹,宫廷局御制翡翠头面两套,朱钗一盒。待灾情处理完,朕另有重赏!”

与此同时,贾府,贾母院落。

王夫人坐在主位,下首坐着王熙凤、探春、迎春一众人等。

赵姨娘被两个五大三粗的婆子提溜来,她衣衫褶皱,头发因为剧烈挣扎散落了几缕。此刻到了主屋,婆子们松开手,赵姨娘这才得了自由站直身体。

王夫人盯着她,冷声质问:“老太太为什么带贾环进宫?”

“哼。”

赵姨娘冷哼一声,阴阳怪气的开口:“老太太去哪,我又管不着,太太问我做什么?”

她是不聪明,可也没傻到把儿子的事大咧咧的说出来。

王夫人脸色发沉,探春见了连忙劝赵姨娘:“皇宫是说进就进的地方吗?怕就怕是环哥儿犯了大错,老祖宗带他进宫请罪。我们心里急得很,姨娘若是知道,快些告诉我们吧。”

赵姨娘呸了一声,指着贾探春开骂:“丧良心的玩意儿,你怎么不盼你兄弟点好事?坏事全往环儿身上猜?你兄弟哪点对不住你了,要被你这样诋毁?我算是白养你这个女儿了!”

贾探春一噎,冷声道,“姨娘这话我听不明白,我的吃穿用度一应都是府里出的,怎么变成是姨娘养的我?”

赵姨娘气的浑身发颤,双眼泛红。

即便是刚刚被婆子们揪着衣服,那么不体面,她都没红眼。这会儿被亲生女儿戳心窝子,她难受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眼见几人陷入僵局,王熙凤起身,拉过赵姨娘的手,笑骂道。

“瞧你们,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亲生母女打断了骨头连着筋,谁还没有拌嘴的时候?为了这个说谁不认谁的话,那可真要让人看笑话了。”

话落,她又走到探春跟前,“这我就要说你的不是了。环兄弟虽然小,但也不是狂妄的孩子,哪里能犯什么大事?”

她刚要再劝王夫人,就见王夫人一拍桌子,指着赵姨娘怒道,“你生了一个下流种子,平时不严加看管,如今闹到了皇宫,要是连累我的宝玉,看我不撕了你!”

“你要撕谁?”

门外传来一道少年的声音,赵姨娘瞬间哭着跑了过去,“环哥儿,我的儿!”

虽然知道儿子以后会得到重视,可她不知道具体能重视到什么程度。因此赵姨娘只抱着顾北哭,一字也没说王夫人的不是,怕给顾北惹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