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官方支持(1/1)

“俞立辉家的闺女是不是在那老板手底下干活,然后把她老板引荐到咱们村子里来了啊!”

“是哪个老板呢?”

“应该是后面的其中一个吧。”

“到底是女老板还是男老板呀?”

“感觉像是女老板呢!你看还有外国人跟着呢!”

“俞立辉家的闺女可真是好样的。”

“果然是咱们村子里走出去的大学生啊,就是有点本事。”

“……”

村民们认出俞醉之后,夸赞声便此起彼伏。

也正因如此,俞醉一下车,便清晰地感觉到周围一道道目光齐刷刷地投射过来,有俞立文的,也有其他村民的。

这一瞬间,她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那种“衣锦还乡”的感觉。

可不,如今的她可不就是衣锦还乡嘛!

“伯伯。”俞醉亲切地对着俞立文唤道,随后目光落在了一旁的万寒安与李宏霖身上。

不知为何,心里不自觉地有些紧张起来。

“这位是镇长李宏霖,这位是咱们村的书记万寒安。”俞立文热情地介绍道,“这次承包合同的促成,多亏了他们二位。他们也想跟你具体聊聊后续的发展计划。”

俞立文的话简洁明了,直接切入主题。

俞醉赶忙说道:“镇长好,村书记好,我是俞醉。”

李宏霖面带微笑地看着俞醉,称赞道:“年少有为啊!感谢你能回来支持家乡建设。”

“我也是为了让店铺里有稳定的货源。”俞醉连忙解释。

这帽子戴得太高,她着实有些受宠若惊。

似乎看出了俞醉的顾虑,李宏霖很自然地转移了话题:“俞小姐,你打算种植茶树和果树,那树苗都准备好了吗?”

“您叫我俞醉就行。”俞醉赶忙回应,“树苗都已经准备妥当,到时候会根据种植面积来采购具体数量。”

李宏霖听了俞醉的回答,心里有了底,接着说道:“让你回来商量,是有原因的,我们想了解一下你最终的规划规模,如果把整个村庄现有的茶山都用来种植你们俞记红茶,你这边能供应得起树苗吗?”

李宏霖前几天得知俞记红茶后,不惜耗费巨资购买了一罐。

品尝过后,他对其品质惊叹不已,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终于明白为什么俞记红茶即便售价高昂,却依然有那么多人推崇并且愿意回购。

这也让他更加坚定了一个想法,一定要把俞记红茶打造成他们F市的一大特色。

而三水村就是绝佳的实验基地。

所以,李宏霖希望俞醉手中准备的树苗足够多,至少能够满足整个三水村的种植需求。

至于后续,看看有没有机会再继续扩大规模。

“整个三水村所需的茶树苗我都能提供,只是……我能承包整个三水村的茶山吗?俞记红茶的培育,需要投入大量的物力和财力,如果没有相应的保障,我还是有些担心。”俞醉委婉地说出了自己心中的顾虑。

毕竟,如今俞记红茶卖得如此昂贵,一旦外界知道三水村是其培育基地,恐怕会吸引众多目光。

要是有人在背后蓄意煽动,她担心到时候在村子里开展工作会困难重重。

所以,起初她还是打算在自己能够掌控的范围内进行操作。

“当然可以给你提供保障,由政府方面牵头,帮你和村民签订合同。”李宏霖毫不犹豫地说道。

俞醉听后,不禁有些惊讶。

她着实没想到,政府方面竟然愿意为她做这样的后盾。

这感觉就像天上突然掉下了一个大馅饼。

这时,一旁的万寒安补充道:“我们也是为了未来考虑,如果合作顺利,现在是红茶和果树,以后说不定还能发展其他产业,不是吗?”

按照俞记杂货铺目前每天的出货量,如果俞记杂货铺的商品都能实现自主供货,那么f市将会迎来更多产业的回归。

这些产业不仅能够增加财政收入,还能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

f市本就是一个小城市,目前正面临着产业与大量人才流失的困境。

产业外迁,工厂数量减少,岗位随之减少,人才也纷纷外流。

如今好不容易有这样一个机会,自然要牢牢抓住,政府肯定会全力支持。

俞醉听后,瞬间明白了其中的深意。

大概是他们对俞记杂货铺的情况做了详细了解,出于长远发展的考虑,想在红茶项目上与她交好,让她感受到家乡的支持与诚意,日后将产业放置或迁移到这里。

事实上,俞醉一开始也正是这么打算的。

“如果政府牵头,我肯定愿意全部承包下来。”俞醉认真回道。

毕竟就目前俞记红茶的销售量来看,就算整个三水村都种上俞记红茶,到时候生产出来的茶叶恐怕都供不应求。

听到俞醉如此笃定的回答,李宏霖、万寒安等人的脸上顿时绽放出欣慰的笑容。

这样一来,接下来的洽谈就更好进行了。

紧接着,一行人一边愉快地交谈着,一边朝着村委办公室走去。

至于殷雨萱等人,也没有打扰俞醉,而是亦步亦趋地跟在后头,看着这个俞醉长大的村庄。

而一旁凑热闹的村民们却傻眼了,毕竟他们以为的大老板们在后头看热闹,俞醉却是跟村长、村书记以及镇长侃侃而谈,这一幕看着都让人觉得有所异样。

事情的发展好像跟他们想象中的不一样???

“好像是俞立辉家的闺女在跟领导们交谈啊!”

“看着情形,好像很多事她都能做主呢。”

“之前听说有村里人回来投资,我就一直在琢磨,到底是谁在外头混得这么好呢!”

“难道那个打算回乡投资的老板就是俞立辉家的闺女?”

“可她不是才刚毕业吗?”

“之前倒是听说她开了一家店,好像生意还挺不错的。”

“但一家店的收益就能支撑她回乡投资吗?”

“那肯定不是店铺,而是公司了,现在大学生创业不是很多吗?”

“……”

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对俞醉的情况充满了好奇与疑惑,纷纷猜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