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2章 赵匡胤准备造反,历朝皇帝大骂五代下限真低!(1/1)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房间中,赵匡胤、赵匡义两兄弟和谋士赵普各自落座。

赵普表情严肃地开口。

“主公,是时候考虑登天之事了。”

所谓登天,自然就是篡位登基!

更加年轻的赵匡义闻言,不由激动道:

“大哥,干吧!”

赵匡胤却陷入沉吟,良久后才道:

“真的能行?”

赵匡胤当然不是什么忠臣。

他爹赵弘殷本身就是一个跟随过多名皇帝,见证过后晋、后汉、后周多个王朝更替的禁军将领。

有机会往上走,凭什么不?

石敬瑭、刘知远、郭威,又有哪个是出身天潢贵胄了?

这些家伙能当皇帝,赵匡胤当然也能!

赵匡胤的顾忌很简单。

篡位夺权很容易,可成功之后,自己能控制住局面吗?

别搞得像当年的耶律德光一样,只控制都城一带,却被天下人的起义搞死。

那还不如舒舒服服地当如今后周的头号军方大佬呢。

赵普道:

“主公这段时间不是已经做了准备吗?”

“且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若主公不动手,范质他们也会对主公动手的!”

“范质……”一听到这个名字,赵匡胤的表情顿时阴冷。

范质、王溥两位宰相,再加上魏仁浦这个枢密使,是如今后周地位最高的掌权者。

赵匡胤虽然是军方头号大佬,但他这个殿前都点检和侍卫亲军司都指挥使都是被枢密使统领的。

换言之,范质、魏仁浦等人若是想要搞赵匡胤,从法理上来说名正言顺!

弟弟赵匡义早就已经按捺不住,激动道:

“大哥,干吧!”

赵普冷静地分析。

“主公,如今天下已经和当年不同。”

五代有一个主线,那就是皇帝们的权力不断集中,节度使们的实力则不断削弱。

此消彼长的关键,就在于皇帝控制的禁军。

李存勖、李嗣源、石敬瑭、刘知远,接连四位沙陀皇帝将沙陀所有精锐全部并入中央禁军之中。

郭威、柴荣又招揽和改革了禁军,把汉人士兵精锐同样归入禁军。

节度使作乱,是每一位皇帝最担心的事情。

所以无论五代哪个皇帝在位,扩张皇帝直属兵力,削弱地方节度使兵力都是一直在做的事情。

一代代皇帝坚持不懈地做下来,情况和唐末相比已经大为改观。

如今北周中央禁军超过十万,各地镇守的兵马总数加起来也大概是十万出头。

看似数量相当,但中央禁军无论是在训练、甲胄、武器、后勤、俸禄各方面都要远胜地方兵,战斗力自然也是秒杀地方的存在。

赵普分析道:

“大周是典型的强干弱枝,只要控制了开封禁军,地方上的节度使们不足为虑!”

赵匡胤的眼睛逐渐亮了,缓缓点头。

“好,那就干了!”

诸多弹幕随之飘过。

【唐太宗李世民:啧啧,赵匡胤这是一点都不装啊。】

【唐高祖李渊:朕好像有点习惯了,五代十国的下限真的很低,造个反篡个位其实也不算什么。】

【隋文帝杨坚: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就换了五个中原朝代,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手里握着兵权之人都会想着造反的。】

【汉武帝刘彻:仔细一想,这个黑锅主要还是要背在李嗣源身上,他是五代中造反第一人。】

【秦始皇嬴政:乱世之中,人命如草芥,皇帝和王朝的性命何尝又不是如此?】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定好了目标,赵匡胤并未立刻冲动出手,而是做足了准备。】

凭借着顾命大臣的身份,赵匡胤很快将自己的诸多心腹,尤其是“义社十兄弟”们安排在了关键位置上。

慕容延钊出任殿前副都点检、石守信出任殿前都指挥使、高怀德出任殿前副都指挥使。

至此,后周禁军中实力最强、兵马数量最多的殿前司禁军就彻底掌握在赵匡胤手中。

但别忘了,还有一个侍卫亲军司。

侍卫亲军司都指挥使是韩通,按照柴荣的安排,是用来制衡赵匡胤的。

但韩通一来在军中威望不足,二来不像前任李重进一样是皇亲国戚,三来也不像赵匡胤一样有顾命大臣的身份。

本身侍卫亲军司就弱于殿前司,再加上这么多的负面因素,韩通根本就没办法在禁军中和赵匡胤抗衡。

【赵匡胤的势力扩张,立刻就引起了范质等三名文官顾命大臣的警惕。】

范质、王溥、魏仁浦三人聚集在政事堂中,表情都很凝重。

范质道:

“各位听说最近在京师中流传的那个谣言吗?”

王溥抚摸苍白胡须,道:

“是那个‘点检作天子’?”

魏仁浦有些烦躁地开口道:

“不都说那个是张永德编造出来的东西吗?现在赵匡胤都已经取代张永德了,为何谣言还不中止?”

政事堂内突然安静,三名宰相同时想到一个可能。

范质声音颤抖地开口:

“赵匡胤这个新点检,也想要做天子?”

三人面面相觑,王溥猛地站起来,道:

“必须要告诉太后这件事情!”

很快,三人去见到符太后。

符太后听完,表情也是无比凝重。

“各位,你们不是在开玩笑吧?”

三名宰相、枢密使同时摇头。

“太后,赵匡胤近来一直不停提拔心腹掌控禁军。”

“太后,点检作天子的谣言一直都在流传。”

“太后,最近还有新谣言,叫做‘日下复有一日’,此话居心叵测啊!”

符太后顿时忧心忡忡,开口道:

“那老妇这就下旨罢免赵匡胤?”

三名宰相齐声道:

“太后不可!”

开什么玩笑,现在殿前司都是赵匡胤的人。

若是罢免赵匡胤,岂不是重演当年后汉隐帝刘承佑逼迫郭威造反的一幕?

宰相范质定了定神,道:

“太后,眼下咱们需要暂时稳住赵匡胤。”

“想办法启用张永德、李重进两位,让他们回归朝廷重掌兵权。”

“等这两位大人削减了赵匡胤兵权后,咱们再从容动手,便可万全了。”

符太后呼出一口气,点头道:

“好,那就下旨,降韩通为侍卫亲军司副都指挥使,命淮南节度使李重进仍旧兼任侍卫亲军司都指挥使,限期十天内交割淮南事务,进京赴任!”

殿前司是赵匡胤的地盘,轻易动不得。

侍卫亲军司则不同,这支兵马本就是李重进掌控。

柴荣把李重进调去淮南才几个月,这么短的时间不会影响李重进回京后迅速掌控侍卫亲军司。

有了侍卫亲军司作为底气,再启用几个月前还是殿前都点检的张永德来制衡赵匡胤就简单很多了。

这就是范质等宰相惯常用的手段。

步步为营,逐步削弱,最后赶尽杀绝!

便在此时,一名宦官突然冲了进来,表情惶急地开口。

“太后,三位相公,大事不好!”

“镇州、定州急报,北汉和辽国联军突然南下,正大举进攻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