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4章 还没赢就享受?赵匡胤来找郭威投军!(1/1)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随着主战派全面占据上风,后晋的朝局也发生了变化。】

石重贵经过慎重思考,做出决定。

“……以冯玉为大晋枢密使!”

这个决定立刻轰动了整个后晋。

枢密使这个职位,是五代才出现的。

五代是一个军人的时代,枢密使作为军队的最高统帅,一出现就让宰相相形见绌。

在五代,枢密使才是文武百官之首,宰相都得靠边站!

石敬瑭时期,由于担心枢密使掌握军权造反,这个职位被长期废止。

石重贵突然提拔了冯玉来当枢密使,直接就改变了后晋朝堂上的势力对比。

极力主和的桑维翰被免去宰相之位,只剩下一个开封府尹的官职。

主战派的景延广出镇曹州,加强河南京师一带的守备。

李守贞、张彦泽出镇河北,协助杜重威一起构建河北防线。

做完这些安排后,石重贵彻底放心了,对着朝中群臣自我吹嘘。

“从今往后,大晋天下无忧矣!”

刚刚被提拔起来的枢密使冯玉立刻站起来,高声开口。

“陛下英明!”

群臣面面相觑,过了片刻后只能附和。

“陛下英明!”

朝会刚刚结束,冯玉就跑去和杜重威勾肩搭背。

“杜大人,老弟最近手头有点紧啊,你看……”

杜重威心知肚明,立刻从怀中拿出了一份田产地契。

“冯大人,这是杜某在开封城外的一处庄园,也算是有些价值,还请笑纳。”

冯玉哈哈大笑,眼睛都眯成一条缝。

“哎呀呀,杜大人实在是客气,太客气了!”

一边说着,冯玉一边飞速把手中的田产地契放回袖子里。

随后他又去找到了景延广。

“景大人,之前你说你外家妻弟打算升官的事情,恐怕不太好办啊。”

景延广心领神会,大手一挥。

十个整整齐齐的箱子被摆放在了冯玉面前。

“冯大人,请看。”

箱子一打开,里面金灿灿、银澄澄的光芒随之绽放开来,让冯玉一时间无法睁开眼睛。

冯玉拿起一枚金锭,轻轻地咬了一口,乐不可支地笑道:

“这样吧,淮南节度使的位置就给他了!”

【石重贵重用的冯玉,是一个典型的贪污腐败之人。】

【冯玉最大的作用就是帮助石重贵不择手段地搜刮全天下的钱财,以方便石重贵在开封城内兴建各种崭新的宫殿、园林,并进行各项游乐。】

历朝皇帝看到这里,也都颇为无语。

【秦始皇嬴政:这还打着仗呢,怎么就突然修建宫室了?】

【汉高祖刘邦:接连两次打败辽国,很明显这石重贵飘了呀。】

【汉武帝刘彻:两次大战都把河北打成什么样了,石重贵不想着赶紧让河北恢复生产,却搞这些有的没的?】

【隋文帝杨坚:仗才刚打完就迫不及待地要享受了,真不愧是大汉奸石敬瑭的接班人啊!】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镇州。

郭威将双腿架在桌子上,懒洋洋地打了一个哈欠。

在郭威的身后,一面大旗树立。

【太原王刘知远麾下征兵处】。

许多当地百姓站在远处,指指点点。

“太原王怎么跑到咱们镇州来征兵了?”

“听说那太原王刘知远桀骜不驯,不听朝廷命令,咱们最好别去他那从军。”

……

郭威将这些话听在耳中,但却并不在意。

在过去的几个月时间里,郭威虽然因为刘知远的严令无法参与到和辽国的决战中,但还是带着麾下的五千太原兵马实实在在地和辽军打了好几仗。

在这些战斗中,郭威总计歼灭了差不多四千辽军,战果也算是颇为辉煌。

眼下他只是按照刘知远的命令,想办法赖在镇州不走,监视朝廷兵马的动向罢了。

至于能不能征到兵,能征到多少兵,那都是无所谓的事情。

突然,一个声音响起。

“这位将军,我愿从军!”

郭威睁开眼睛,发现自己面前站着一名年纪大约在十八九岁,也可能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男子。

这青年身体并不算太过精壮,但四肢匀称修长,双目炯炯有神,一看就是那种颇有家资的良家子出身。

郭威顿时来了兴趣,收起二郎腿,坐直身体。

“报上姓名籍贯,父祖来历!”

青年沉稳地开口:

“姓赵,名匡胤。祖籍涿州,父亲名讳弘殷,现为大晋龙骧军下级指挥使。”

“咦?”郭威有些惊讶,抬头上上下下地打量着赵匡胤好几眼,啧了一声。

“龙骧军的人,跑来我们太原从军做什么?”

龙骧军是禁军,后晋皇帝石重贵麾下直属。

赵匡胤作为禁军中级将领的儿子,不在禁军中混个职位,反而跑来投靠太原王刘知远?

别人不知道刘知远和朝廷矛盾重重,身为龙骧军中级将领的赵弘殷难道还不知道吗?

赵弘殷让儿子赵匡胤跑来这边从军,到底是几个意思?

面对郭威的询问,赵匡胤表情没有任何波动,非常从容地开口道:

“太原王难道就不是大晋皇帝陛下的臣子了吗?”

“呃……”郭威顿时语塞。

都知道刘知远其实已经和朝廷分道扬镳了,但这种话明面上还真说不出口!

赵匡胤笑了笑,拱手道:

“听说郭威将军英勇善战,太原王知人善任,我父特命我前来从军,又有何不可呢?”

“若是郭将军执意不愿收我,那我走便是。”

看着赵匡胤离去,郭威脑海中诸多念头闪过,最终没有开口。

赵匡胤就这么离开了镜头中的画面。

诸多弹幕随之飘过。

【秦始皇嬴政:啧啧,原来这个时候就在双面下注了呀。】

【汉高祖刘邦:小赵,你们这些军侯世家也挺懂的嘛,提前派你跑去投奔刘知远,这是做好了刘知远可能当皇帝的准备是吧?】

【汉武帝刘彻:五代果然是一个道德沦丧的时代,文官都是一条条没骨头的狗也就算了,连武将都这么首鼠两端,简直了!】

【宋太祖赵匡胤:???你们说话不要这么难听,当时皇考不也是为了我们赵家的将来吗,你们敢说你们和皇考易地而处就不会这么做了?】

大宋世界中,赵德芳看着自家父皇和金幕上历朝皇帝的弹幕激烈骂战,不由目瞪口呆。

过了好一会,赵德芳才忍不住道:

“父皇,这不对吧?”

按照赵德芳看过的记载,赵匡胤明明是年轻的时候家道中落,实在是在开封城里混不下去了,不得已才去投奔的郭威。

哦对了,据说在投奔郭威的路上赵匡胤还吃了不少苦,甚至都当过乞丐呢!

赵匡胤闻言不由好笑,道:

“对啊,怎么不对。”

“金幕上播放的画面都是对的。”

赵德芳结结巴巴地开口:

“那,那当年您所谓的家道中落……”

赵匡胤眨了眨眼睛,嘿嘿一笑。

“汉高祖斩白蛇的故事没听说过吗?”

“若是让后人知道朕从小就出身于军侯世家,平平安安地过着比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要更加富庶的生活长大,你觉得那些个泥腿子们能喜欢朕吗?”

“该卖惨的时候,总是要卖点惨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