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2章 我物理不好(1/1)
藤原佑没急着回答,只是静静地看了黑田兵卫一会儿,然后轻轻地摇了摇头。
“我要的不是谁的倾力相帮,我想要的,是可以像个正常人一样,在假期结束后后和家人一起光明正大地——”
“回家。”
藤原佑的声音温和而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你们自己也清楚,只有华国才有能力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造出一款新式导弹并将之运用到军事演习里,而他们,也是唯一一个真的会愿意帮助帮助我们的国家。”
看着神色怔忡的黑田兵卫,藤原佑弯了弯嘴角,放松了语气道:“我记得华国的一位伟人在面对危机时曾说过一句话——”
“打的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藤原佑一字一顿地说完,复又笑道:“我觉得这句话很对,有时候只有果断出击才能避免更多的危险。”
“对那些人,只有将他们打痛,让他们有所畏惧,才能避免那一次次的试探……”
藤原佑抬眸看向窗外,望着满目的翠色眼神变得深幽,“ITA,神海岛,史密斯,研究所,住院部,再加上这次的金丸座……”
自嘲般地笑了一声,藤原佑收回目光,似慨似叹道:“都说事不过三,现在他们都过四过五了,再不表示表示,恐怕都觉得我好欺负了。”
“我们没有不让你反击的意思,”黑田兵卫可不想背锅,立刻解释道:“要是真不允许,又怎么可能答应你的这些要求?”
“只是……”黑田兵卫面露犹疑,但略一沉吟后还是道:“您预计的导弹能达到的数据实在是太恐怖了,8马赫的巡航速度可以让现有的拦截技术全部作废,加上远超常规的攻击距离,这对我们威胁实在是太大了!”
“威胁不大又怎么能让人投鼠忌器?”藤原佑反问一句,轻叹道:“而且,这已经是我所能想到的最简单、最有可能做到、留下的后患也最小的办法了。”
“你管常规射程至少5000公里、巡航阶段速度可达8马赫的导弹叫‘后患小’?”黑田兵卫的表情顿时古怪起来。
“别忘了我本职是做什么的——”藤原佑淡淡挑眉,“我物理不好,与其研究如何制造导弹,还不如做点能威胁全人类的药剂,那样还会更简单一些。”
神TM的物理不好!
黑田兵卫的话被突如其来的变速打断,看了眼前方满脸惊恐,反应过来后又恨不得钻进车底的司机,确认是场乌龙的警官瞪了眼涵养不到家的手下,在耳机里回复完各方询问后也没了说话的心思,背靠在座椅上烦躁地揉了揉眉心。
“至少……”良久,黑田兵卫才睁开眼,叹声道:“把数据降一降吧?”
藤原佑看着男人满是疲惫的眼神,沉默片刻,终是点头道:“我会注意的。”
“另外——”顿了顿,藤原佑重新看向窗外,“以后如非必要,我就不出国了。”
“吱——”
才正常行驶没多久的汽车‘嘎吱’一下停了下来,黑田兵卫的身体因惯性撞上了前头的椅背,但他却完全没有要责备接连犯错的手下的意思,目光如炬地盯着藤原佑道:“藤原教授,您刚刚……是在说您准备非必要不出国吗?”
“我想黑田警官还没到耳聋眼花的年纪?”藤原佑白了眼过去,“还是我说的话很难理解?”
“没有没有,非常好理解!”黑田兵卫完全不在乎被怼,心里简直乐开了花。
这叫什么?这就叫意外之喜!
本来他们也只是想看看能不能在降低威胁的同时再多捞点好处——藤原佑的研究可是一直都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进行的,尽管一开始是没想到,但真要不愿意他们也不是没有中断的能力,哪会等人都在去基地的路上了才说?
说到底,也只是想多薅薅羊毛,看看能不能让人回国后参加一两项研究工作罢了,谁承想竟然还有这种意外收获?
黑田兵卫看着藤原佑,就像看到自家孩子终于懂事了的老父亲一样。
不容易啊!自家宝贝终于懂得惜身,知道外头的危险了!
嘴角比AK还难压的老父亲眼神慈祥,欣慰到连导弹的事也不在乎了。
——反正他们有藤原佑给的能量防护罩的研究资料,只要吸收了有关技术,几颗导弹又算什么?
藤原佑看了眼完全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黑田兵卫,无奈摇头,放下车窗朝靠过来的车辆摆摆手,做了个‘无碍’的手势。
5分钟后,车队再次启动。
换了个司机的藤原佑看了眼默不作声的黑田兵卫,没拆穿某人的故作平静,转而看起了路边的风景。
随着车辆的进发,路边的植被逐渐稀疏起来,取而代之的是一块块被整齐划分的黑土地。
葵花、玉米、大豆在田地里舒展着身姿,原处,绿色的麦浪随风飘荡,车队行驶在宽阔的道路上,在前车的带领下越过片片翠绿,最终在一处看着十分普通的院落前停下。
“内蒙古农牧研究院?”黑田兵卫读着院牌上的字,声音里带上了笑,“藏的倒是不错。”
“黑田警官——”藤原佑不赞同地皱了皱眉,“慎言。”
黑田兵卫挑挑眉,瞥了一眼从岗位亭走出的小战士,闭嘴不说话了。
是的,战士。尽管来人穿着一身保安服,但那挺拔的身姿、那立正时下意识贴着裤缝的双手和那股子昂扬向上的精神无一不证明着对方的身份。
看来还真是一处秘密基地……
藤原佑暗叹一声,朝着过来核对身份的小战士友好地点了点头。
这,也是他第一次在华国不借助远程设备,亲临现场进行研究。
虽然让华国暴露了一处基地不是很好,但这也是不得不做的。
——之前的隐身涂料和导弹还好说,前者只要知道理论,他再结合实验室提供的数据进行调整就好;至于后者……再生摇篮技术最擅长的就是通过各种手段进行探测和调控,只要解析几款基础的探测设备,向下兼容不成问题。
可导弹不一样,设计一款新导弹需要操心的方面实在太多——飞行轨迹、动力推进、目标锁定、突防对抗……涉及的领域也是横跨多个学科,从数学到物理再到计算机技术等,堪称无所不包,加上理论与实际的区别,光靠学习一些半公开的资料可没多大用处。
当然,藤原佑也可以选择作弊,直接从斯塔克手里买点新型导弹的资料,但双方的技术总会存在一些世界性的差异,而且他也没办法解释自己怎么能够在没有实际接触过的情况下就做出一款新式导弹,这种容易留有后患的行为可不是什么好的选择。
反正他也不是研究不出来,慢点就慢点吧!好在华国的钱式弹道足够厉害,材料工艺和超高音速技术也具备领先性,他需要改进的地方应该不多。
藤原佑打算得很好,但在被带进一间密闭的资料室后,翻完手里那叠最新资料的男人难得感到几分真切的无力。
“只是表观数据的话——”藤原佑甩了甩手里的资料,平心静气地朝着屋内唯一一个同伴道:“是不是可以不用那么谦虚?”
他本来也没想看华国最先进的导弹技术——这不现实,但只是产品所能达到的各项参数应该没必要掩饰吧?没有这些,他怎么进行改进?
“藤原教授误会了——”和藤原佑曾有过一面之缘的前华国领队,也是如今基地的负责人刘毅有些尴尬地回道,“这些……的确是我们最先进的导弹资料了……”
“啊?”
藤原佑低头看看手里的资料,又看看面前神色诚恳万分的男人,内心一片空白。
他能耐3000℃高温的氮化硅陶瓷复合材料弹头呢?发射后能以高超音速机动和滑翔的“跳跃式”高超音速武器呢?
按照华国“探索一代、预研一代、研制一代、装备一代”的惯例,不应该早就研发出来了吗?!
藤原佑不愿相信,但也不得不相信。
算了,至少钱式弹道还在,精度和突防能力也算不错,勉强够用了。
脱下眼镜捏了捏山根,藤原佑对着询问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刘毅说了句‘准备好热可可和高能量的点心’后,戴回眼镜,转身投入了浩瀚的改进工程之中。
工作艰苦,看来要全力以赴了啊!
藤原佑推了推眼镜,嘴角却浮现一抹笑意。
那就,先解锁10%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