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4章 宗教整风运动(1/1)

不堪入目的庙小妖风,终是撞见了浩浩荡荡的宗教整风。

原先还在各自寺庙道观作威作福的假僧伪道们,转眼便见到了索命的锁链。

“别碰贫道,贫道真的没有干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你们抓错了!”一个道士被整风小队成员擒住,依旧在挣扎脱罪。

“孙昌,号申虚道长,弘治三年出家修道至今,害死人命一十六,侮辱妇女儿童八人。”

执法队员掏出一份记载着孙昌罪行的名录,眼神冷漠。

“撒手,别碰贫尼,贫尼早已常伴青灯古佛,你们说的贫尼根本不清楚,那与贫尼无关!”

“马问兰,你做过什么自己清楚,害死过谁我们这也查的清楚,再敢抗拒执法,后果自负!”

一处尼姑庵,领头的老尼姑被强行制伏,面对老尼的顽抗整风队伍的执法队员甚至都懒得过多废话,只是警告了一句让其闭嘴说明了问审时间,便不再耽搁开始奔向下一个目标。

“你们,你们要干什么,老衲和礼部的周大人是好友,前些日子周大人还来找老衲谈经修心,你们这样对老衲,你们就不怕到时候周大人问罪吗?!”

“呦呵,还有意外收获。记下来到时候呈上去。”

“来吧,说说朝中还有谁跟你交好的,到时候请来和你一块喝茶。”

妄想借势压人的老和尚,也被一通带笑的反问整的没了脾气,颓废的低下了脑袋。

带着证据上寺庙、道观、尼姑庵直接拿人审判的整风小队队员们,一时间搞的北直隶各地的寺庙、道观等地人心惶惶,稍有个风吹草动就让人心惊胆战。

没有被逮捕的和尚、道士们看着师门中被铐上镣铐带走的长辈、师兄弟,神色复杂而多样。

变天了,正如历朝历代突然就会兴起的针对宗教的大型行动一般,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贪婪、放纵心中的欲孽,终究是会付出代价的。”

“阿弥陀佛~”

“无量天尊~”

这突如其来的风暴太大了,大到曾经知道自己屁股不干净上下打点好寻过保护伞给自己留过后路的老狐狸都被突如其来的暴雨湿了身。

剩下没有被缉拿的和尚道士,但凡屁股底下不干净的也个个心慌自危,生怕下一个被上门拿下的就是自己。

礼部,太常寺等与宗教管理有关的官员,都被朱厚照、朱厚炜请了过去喝茶。

茶是好茶,但即使太烫,烫的人生疼。

“殿下,这是不是太狠了点?”

太常寺思索踌躇许久,终于是看向朱厚照、朱厚炜开口。

“圣人云......”

“云云云,云什么云。”

朱厚照毫不犹豫就将其打断。

“圣人《论语·乡党》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这些家伙干了什么事本宫都摆在你们面前了你还在这跟本宫圣人云呢?”

“圣人他老人家要知道这种家伙还能伪善的在世上作威作福,怕是得气火了抄起‘国门之栓’给他们来下狠的。”

说罢,朱厚照还气不过的啐了一口。

“呸,什么东西。”

太常寺卿有些尴尬,礼部尚书见状开口缓和气氛:“殿下所言甚是,此等贼僧、贼道,误国误民,除了他们实乃为国除害。”

“但是......”

“殿下咱们是不是可以不用这么激进呢?”

“人非圣贤,殿下这般突然展开大整风,北方大大小小被拿下的宗教人士何其之多。”

“恐会乱了人心啊。”

礼部尚书劝道。

由于人员复杂体积庞大,千百年来宗教的狗屁倒灶之事不计其数。

但由于信仰者众多、社会影响力摆在那里,又不能太过于大动干戈。

自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开始,真正对其下狠手的也不过三五一宗灭佛这寥寥几次而已。

在礼部看来,虽然目前大明的宗教也不怎么干净,但也还没有到要下这么狠的手对他们进行大清洗的地步啊。

太残忍,打击面太广了。

作为礼部管理的一块,他们着实不想自己底下有太大动荡,又累又难搞。

最重要的是......

这抓了的一批和尚、道士,给礼部上上下下供出去多少官员?

目前最高的已经攀咬到了从四品的礼部官员啦!

在这么整下去,礼部怕不是要步兵部的后尘彻底被掏空喔。

朱厚炜看着礼部众人,平静开口:“常言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他们犯的事已经不算小了,难道真得等大明的宗教人士都烂到骨子里才对他们出手?”

“那除了一场大规模的流血外,还能得到什么?”

“诸位,本王和太子找你们来是为了商讨后续宗教管理条例和出家、入道的准入门槛设置工作的进行问题。”

“而不是讨论是不是下手太重能不能放他们一马网开一面的。”

“本王想,礼部应该不是放马的,更不是捕鱼的吧?”

这......

礼部众人脸色一个比一个难看,有些欲哭无泪。

按一般情况来说,他们这二位殿下并不喜欢搞规矩,上次太子殿下成婚一套皇家婚礼的规矩流程都许久下不来。

礼部应该是最不容易被二位殿下主动插入的才是。

可现在......

唉。

“殿下说的在理,是臣等着相,为官太久,一时间只知顾虑左右忘了最基本的为官之道。”

太常寺拱手行礼认错,不再试图缓和。

至于礼部那些牵连其中的官员......

被搞就被搞吧。

他们自己底子不干净要么拿了不该拿的孝敬要么睡了不该睡的人,怪得了谁?

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和五肢,终究是要付出代价的。

“好了,别整这些有的没得。”

“本宫和蔚王打算召大明官方认证的各道观、寺庙的重要人物来京会谈,彻底将宗教管理书面化、法规化。”

朱厚照看向礼部尚书与太常寺卿:“你们认为如何?”

礼部诸官互相看了看,无话可说。

“既然没有意义,那就定在三月后。”

“三月后,大明第一届宗教大会。”

“立一立规矩,整一整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