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厦门的金鸡(1/1)

李元青消极的态度,让李安以为李元青是在避嫌自己。

“要不等金鸡金马奖办完,我们再讨论吧。”

李元青觉得对方误会了。

于是旗帜鲜明表明态度。

“演李小龙还是找个像的演员比较好。

你儿子真的不像。”

“现在化妆技术、CG技术都够发达,我能让他看起来像的。”

李元青轻叹口气。

“那就祝你顺利。”

李元青不想讥讽这位老人家,但他捧儿子的方式比陈诗人都要差。

阿瑟都成不了真正的大明星。

更何况是他的儿子。

拒绝了李安。

李元青带着刘奕菲飞回了华国。

“累吗?”

这段时间为了电影公关,两人都没怎么停,李元青也有点吃不消,他很担心老婆的身体状况。

刘奕菲轻轻点点头。

“有点。”

奥斯卡公关比欧洲三大电影节麻烦多了,光是这些宣讲、酒会,全程参与下来,没一两个月搞不定。

别说美利坚没有人情世故。

几乎每场酒会都能遇见熟人。

特别是李元青,求合作、谈商机乃至撬墙角。

只有你想不到,没有这个名利场做不到。

因此,刘奕菲心里很希望这场公关行动早日结束,荣誉无所谓,主要是老公不能沉沦在五光十色中。

老公再不喜欢大洋马。

被勾引的次数多了,难免会动心。

还是回国,到自己地盘上,刘奕菲才放心。

李元青还真不知道老婆竟然在担心这个。

他单纯以为老婆是因为活动太多,耗费了心神。

毕竟每场宣讲会,刘奕菲作为女主角都要当着众多影评人的面,用英文发表自己的看法。

酒会上,与嘉宾们交谈也要流露自己对电影价值观的看法。

相当于时时刻刻都在工作。

再旺盛的精力,她也扛不住。

在头等舱的房间里,李元青尝试用按摩为老婆舒缓身心。

“安心睡,不用再牵挂公关。

下个月再去美利坚,就是颁奖环节了。”

“那你呢?需要提前飞美利坚吗?”

“亚当告诉我,公关流程走的大差不差,再去公关也只能花钱。

还不如在家陪你和两个宝宝。”

刘奕菲仰着头笑道。

“明明是三个宝宝。”

“嗯?

你又怀了?”

“没有,我是说我也是你的宝宝。”

李元青长舒一口气。

“是,你也是我的宝宝。”

刘奕菲看见老公长舒一口气的样子,轻轻拍了他一下。

“你以前听见我怀孕的消息可没这么惊吓。”

李元青手上依然在轻揉老婆的肌肉。

“一儿一女,早就圆满了。”

除非又有意外的天赐,李元青不希望老婆再受罪。

刘奕菲享受了半小时的按摩,靠在老公怀里沉沉睡去。

李元青这时才算是真正长舒一口气。

刚刚按到一半,老婆媚眼都如丝了,再敏感下去,真怕老婆来感觉。

高空确实刺激,但两人都不是二十来岁的年轻人,还是回家去准备好再上路——稳妥!

回国后,也没来得及休息。

直奔厦门而去。

海峡大剧院门前红毯已经铺就,群星也马上就位。

最先走上红毯的,是《我和我的祖国》里两个小演员,韩浩和樊雨洁。

小孩子天真烂漫,为整个红毯礼开了温馨可爱的好头。

接着便是浩浩荡荡明星队伍。

接近五百位一二线明星登场。

李元青和刘奕菲这种夫妻档不在少数。

还有许多几年、十几年难以聚首的剧组,神奇般凑出了同框,狠狠吃了一波回忆情怀。

当然,在场绝大多数明星都没有奔着奖项来。

李元青和刘奕菲虽然有奖项提名,可今年这架势,怕也是来走个过场。

最终,奖项揭晓。

电影《地久天长》成为最大赢家,斩获了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编剧等三大奖项,两位主演王景春和咏梅分获最佳男女主角,这也是继第6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两人同时斩获最佳男女演员奖后,再次同时获得最佳男女主角。

在获得金鸡奖后王景春表示。

“比柏林更激动!能拿到金鸡奖是我梦寐以求的目标!”

咏梅感慨到,终于在她49岁这一年碰到了《地久天长》这部电影。

“有一段时间我不知道怎么坚持,直到有一天我明白,我是爱电影的。”

最佳导演颁给了林超贤。

当然是因为《红海行动》。

他很感谢演员们愿意跟自己这个“魔鬼导演”合作。

最后。

最佳故事颁给了《流浪地球》!

郭凡和贡格尔领着主创们一起上台领奖。

但两人都把发言机会让给了陈曦。

“非常幸运代表剧组来领这个奖。这个电影能取得这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感谢郭凡导演带领团队在四年时间里,用心用情用功地创作出这么好的影片,感谢刘慈,鑫老师的小说,特别感谢组委会和评委会的老师们。最后感谢福建,这是流浪地球的福地!”

当然算是欢喜结局,虽然呼声更高的《我不是药神》没拿奖。

可《流浪地球》拿奖实至名归。

这部电影无论是从剧情、演员演技、影片节奏亦或者是所要表现的精神和社会现实来看,都是一部近乎完美的电影。

剩下那几百部参选电影,几十部入选电影,也都各有各的特色。

内地电影市场虽然被内地观众经常批评国产电影质量一年不如一年。

可随便一出手,就是几十部精品争夺奖项。

同一天,就在海峡对面。

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配角,最佳剪辑,最佳观众票选影片全部由同一个剧组获得。

生动诠释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就这么一部看的过眼的电影。

没有竞争,没有话题。

奖项颁完就拉倒。

在最后的晚宴上。

李安一个人挨桌敬酒用了将近一个多小时,等到给49桌嘉宾全部敬完酒。

李安还自我调侃“我像是一个结婚的新郎,很高兴接待所有的来宾。”

转头一看。

49桌的艺人,基本都不出名。

连湾湾观众看了一眼,都得问一句。

“这些人是谁?怎么之前没见过?”

当然没见过,市场正常的情况下,他们只能演配角边角料。

现在没人扛大旗,只能把这群歪瓜裂枣拉出来,强行拼凑一个“熠熠星光”。

很寒酸,也很活该。

没了内地电影,他们才知道谁才是真正的不自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