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滨城工业区迎来的上级视察(1/1)

六月中旬。

79年高考正式开始。

王文秀和无数年轻学子一块,拿着准考证步入考场。

高考开始前三天,陈海峰从羊城回到当地。

为王文秀进行了最后的突击复习。

五天后,来自港城的随身听生产设备,通过火车运送到滨城。

经过长达两个月准备,几百名工人成为随身听厂的第一批员工。

由于材料方面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

与随身听厂一墙之隔的电冰箱厂,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开展生产。

“海峰,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下周二,四机部的孙元年孙副部长,将会带队过来视察咱们的工业区。”

市府办公室,张建设笑得合不拢嘴。

四机部又称为电子工业部。

一切和电子产品相关的国有企业,统统归四机部管理。

无论是电冰箱,还是袖珍录音机,同为电子产品。

主管单位的二把手亲自带队过来视察,这是何等的荣耀。

不但是陈海峰的光荣。

更是整个系统里的大事。

“黄副部长来得真是太及时了!”

陈海峰一脸开心道。

“是啊,来得真是太及时了。”

张建设压抑着激动的心情,说道:“要将工业区做大做好,仅靠

我们的力量是万万不够的,需要得到上级部门的支持。”

“只要得到四机部领导的认可,许多方面的事情,都能变得畅通无阻。”

国内八个工业部,有六个负责军事方面的工作。

只有四机部和一机部负责与民生,经济建设相关的工作。

一机部主管机械工业和农业工业。

四机部管理电子工业。

部里派主要领导过来,等于是认可滨城工业区的发展。

若非如此,又怎么会给这么大的面子。

由副部长亲自带队呢?

“这几天你哪都不要去,留在滨城,等待迎接领导视察。”

一系列的接待工作,通通被张建设落实下去。

周二上午十点,孙副部长带着十几名随行人员来到滨城工业区。

在陈海峰和张建设的陪同下,视察了准备在工业区大展拳脚的几家工厂。

重点参观录音机厂。

“陈海峰同志,咱们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是我对你的大名,可是早有耳闻。”

视察完毕,众人来到厂里会议室举行座谈会。

众人分别落座,孙副部长满面笑容地称赞道:“去年,你代表滨城参加广交会,在广交会上怒斥岛国商人,这件事情已经在系统内传开了。”

“我们

需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又不能被国外牵着鼻子走。”

“与他们的交往过程中,既要表现的客气礼貌,又要不卑不亢。”

陈海峰谦虚道:“报告领导,我当时也没有想那么多,就是觉得岛国商人欺人太甚,我们的方便筷子明明比他们更优秀,却要找一百种理由进行攻击诋毁。”

“我忍不住就和他争辩了几句,错有错着,引来了和岛国有着很深利益纠葛的米国商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这不叫错,你做了正确的事情,所以才会得到好的结果。”

孙副部长半是玩笑半是认真的夸赞道。

年过五旬的孙副部长,算是几个工业部的“年轻派”。

性格并不保守。

“按理来说,我早就该来滨城视察你们的工作,无奈事务繁多,一直拖到今年才落实下来。”

“你在广交会进行的城市推广,不但给你们当地打出知名度,也给咱们国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方向。”

“发展经济需要引进外汇,增强国内资金储备,但是怎么样创造外汇,是个重要问题。”

“绝对不能坐在家里等着外汇自己跑进兜里,我们要走出去,更要进行宣传工作。”

“宣传一直是我们的老传统,将好东西宣传给外

国人,让外国人逐渐消除对我们的误会。”

孙副部长的一番话说完,众人纷纷鼓掌。

“许多人觉得走出去,就像是走进龙潭虎穴,到处都有糖衣炮弹,处处都有毒蛇猛兽,我看大可不必。”

“只要咱们绷紧一根弦,牢记身上的使命,糖衣炮弹未必能腐蚀得了我们,就好像陈海峰同志,去了两趟港城,引来了两名外商,与有关部门一块进行合作,生产先进电子产品。”

“陈海峰同志,我这次过得,既是考察参观,你们滨城勇于创新的精神,也是来给你们提供帮助的,你这边有什么困难吗?”

孙副部长笑呵呵地问道。

“有。”

此话一出,就连张建设都愣住了。

孙副部长只是随口一说,陈海峰真的提要求。

“领导,我想请求部里,调一批动半导体方面的技术人员和工程师,让他们进入到管委会工作,我准备在管委会内部,建立一个技术开发小组。”

“通过从外国购进的半导体芯片,研究出能够替代他们的国产半导体芯片。”

陈海峰半个字没有提及半导体芯片与机床之间的关系。

只说一直向国外购买半导体芯片。

等于把钱都让外国人挣去。

如果能研

究出适用于随身听,电冰箱,或者其他家电产品的国内芯片,他就能说服港商,从国内购买生产材料。

国内提供生产原料,一方面能挣到钱。

又能通过研究,提升自己的半导体技术。

之所以没将芯片与数控机床联系在一起,主要还是技术管辖问题。

四机部负责电子产品和电子企业的指导管理,数控机床是机床的一种。

既然是机床,它就属于工业产品。

归一机部管理。

提出研究半导体芯片能够用于数控机床,问题就麻烦了。

将会面临交叉管理。

不但要向四机部打报告,还要报告给一机部。

多重管理,带来的只有写不完的报告,参加不完的汇报。

“你竟然了解半导体芯片……”

听完陈海峰的具体想法,孙副部长和随行人员面露惊讶。

无论电子芯片还是集成电路,都是极其生僻的科技门类。

除了四级部和部里管理的部属企业。

绝大多数的龙国人对这两件东西,完全处于陌生状态。

陈海峰不但知道,甚至还要在外国芯片的基础上,进行参考研究。

制造出能够替代外国半导体芯片的国产商用芯片。

不是不可思议。

太令人意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