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机床与家电(1/1)

“陈先生,几样东西已经送到了羊城,应该会在三天以后,运送到你们当地。”

“孙经理,你这次帮了大忙,下次回港城,我请你吃大餐。”

挂断电话,陈海峰喜上眉梢。

心心念念的数控机床已经运上火车。

陈海峰的订购的私人物品,跟着机床同步运上火车。

再过不久,它们就将送到滨城火车站。

有了数控机床,许多被外国卡着脖子的生产零部件,陈海峰都有能力进行制造。

不同于出口国内企业的加密数控机床。

岛国卖给港城的数控机床,里面并没有安装锁死装置。

意味着机床可以随意移动。

即使裁成几分,也不会出现机床被锁的情况。

……

“同志们,火车运来的机床设备,对我们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大家搬运时一定要小心再小心。”

“特别是司机,务必要确保行驶平稳。”

三天后,陈海峰带着多辆卡车,大约一百名搬运工,早早等在火车站货仓。

羊城发往滨城的车皮,还有几个小时才会抵达。

难以抑制的激动心情,不允许陈海峰准时准点过来。

提前守在这里,第一时间完成接货。

不论数控机床还是普通机床,精度都是核心关键。

遭遇暴

力装卸,或是在运输时出现碰撞,数控机床的精度必然会大打折扣。

五个小时后,火车进站。

一节节车厢被打开。

陈海峰来到装有数控机床的车厢前,手脚并用爬到里边。

仔细清点里边的大木箱。

拆卸工作由孙繁盛亲自负责,陈海峰不用有任何担心。

现在唯一需要担心的问题是,机床运输过程中会不会出现缺损。

一一检查装有数控机床的木箱,每个木箱上面都被孙繁盛做了标记。

走到一个木箱前,陈海峰小心地晃动木箱。

木箱没有传来任何的声响,证明被孙繁盛放了大量的保护材料。

“同志们,大家可以上来搬运了。”

陈海峰侧过身子,招呼搬运工上车。

要将大木箱从火车车厢,安全地运送到卡车,仅靠人手搬运是不够的,需要在火车车厢和地面架设滑道。

用粗麻绳将箱子牢牢地捆绑,一点点地顺着滑道拖曳到

“陈副主任,你就别跟他着急了。”

“我们不是第一次搬运机床,你可别忘了,我们滨机厂购买了两套数控机床,搬运机床这方面,我们都是有经验的。”

一名带队的搬运工,信心十足地向陈海峰保证。

即使他们自己出事,也不会让数控机床

的组件出事。

“辛苦大家了。”

陈海峰擦了把头上的冷汗。

自己确实有些杞人忧天。

张建设的铺路工程,已经进行了三分之二。

剩下的一段路,再次让陈海峰的心提到嗓子眼。

搬运工们经验十足。

此话一点都没有掺假。

看到前方的路段崎岖不平。后面车厢的搬运工像是早有准备。

马上拿着铁锹下去。

不用陈海峰指挥,众人将随车带来的沙包,铺在前方坑里。

用铁锹将沙包按压平整。

以这种近乎原始的方法,确保运送数控机床的卡车,不摇不晃地行驶过这段堪称洗衣板的路段。

由于厂区没有建设完成,这些数控机床被拉到了市府直属的物资仓库。

暂时由这里负责保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天晚一些,又有一辆卡车出现在仓库门前。

陈海峰拿出工作证,安排人打开了仓库大门。

车上的四名搬运工,一共搬走了四个木箱。

卡车一路前行,停在市府一栋家属楼

帮着四人将两个大木箱搬到三楼,陈海峰一脚踹向铁门。

“张君,开门!”

“来了。”

下一刻,屋内传来女人的声音。

“怎么是他在厨房做饭?”

陈海峰进去一瞧,张君系着围裙站在厨房

煤炉前炒菜。

黄颖玩笑道:“张君和你去了一趟港城,我怕他受到资本主义的腐蚀,忘了劳动人民的本色,特地对他进行劳动教育。”

“你们两口子,可真是有意思。”

陈海峰摇头苦笑,看向坐在沙发,局促不安的王文秀。

膝盖躺着睡着的女儿婷婷。

“文秀,这就是我们的新家了。”

“你先等着,一会给你看几样好东西。”

陈海峰将后面的几名搬运工叫进来,示意他们将木箱放在地上。

众人又去

陈海峰从卧室里拿出一条烟,说道:“几位同志,辛苦你们了,这条烟你们拿去抽,我这还有几张粮票。”

送走众人,陈海峰将睡着的女儿婷婷送到我卧室。

“文秀,你去厨房代替张君做饭,他要配合我安装空调,洗衣机,电视机。”

对于陈海峰所说的空调,洗衣机,王文秀听都没有听过。

乖巧的走向厨房做饭。

“这下好了,夏天的时候,就有地方纳凉了。”

张君眉飞色舞地找来工具,与陈海峰一块将几个木箱全部打开。

“海峰,文秀能跟你做夫妻,真的太幸福了。”

看着眼前的进口空调,黄颖说不出的羡慕。

出身干部家庭

的黄颖,很早就知道什么是空调。

十几岁的时候,黄颖跟父亲去过一次接待外宾的宾馆。

享受过几十分钟的空调。

那种滋味,到现在都忘不了外边。

外面是三伏天,人走在街上没两步,有可能就会因高温中暑。

而在有空调的房间,温度不冷不热刚刚好。

陈海峰利用运送数控机床的机会,安排人将他在港城的买到的家用电器运回来。

只因为城里不如乡下,夏天的时候特别炎热。

担心王文秀和女儿受不了成立的高温。

除了空调,洗衣机,电视机,陈海峰还搞了一台录像机。

王文秀是农村户口,进城也无工作可做。

而且她还要复习等待高考,更没有时间出去逛。

因此。

陈海峰又让孙繁盛弄了一目录像机,外加十几卷录像带。

平时陈海峰不在家,王文秀可以看这些东西解闷。

这里是市府家属楼,电力供应相当充足。

陈海峰被张建设提拔为工业区副主任。

必将长时间在市里工作。

张建设想的倒是非常的周全。

给陈海峰在市府家属楼,安排了一间房子。

又同意陈海峰将老婆女儿接过来一块生活。

一切的一切。

都是为了让陈海峰更好为工业区建设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