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要饭还嫌饭不好吃,这样的态度可不行(1/1)

“老板,您刚才太不冷静了。”

房间,露西劝说杰克不该意气用事。

岛国人的德性一贯如此。

杰克又不是第一次领教。

明知道岛国一定要得到方便筷子的代理权,没必要跟他们在这件事情上争风斗气。

杰克的主业是汽车。

方便筷子充其量仅仅是一个副业。

“露西,知道为什么我是老板,而你是秘书吗?”

杰克反问道。

露西玩笑道:“因为你比我有钱。”

“不,因为比你更敢冒险。”

杰克脱下西服外套,掏出一支香烟点燃。

“国内将和龙国全面恢复关系。”

露西的樱桃小嘴逐渐张大,两只眼睛直直地看向杰克。

龙国和米国全面恢复关系。

意味着两国将会建交。

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

这件事情一旦得到证实,整个世界都会为之哗然。

近十亿人口,拥有广大领土面积的东方大国和米国建立外交关系。

将会给米国以及米国的企业界,带来无数的发展机会。

国与国之间建立外交关系,不仅代表两个国家的民众可以互相往来。

背后还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

“老板,事情可以证实吗?”

“有百分之八十的可能。”

杰克将香烟

掐灭在烟缸,说道:“通过老尼尔斯的关系,我认识了不少国内的精英人物,其中有一位刚刚成为议员。”

“这个消息,是从他口中听到的。”

露西恍然大悟。

见杰克没有打断自己,露西继续开始分析。

龙国和米国建交,米国的企业和资金,将不受阻碍地进入龙国。

与此同时。

又会出现大量竞争对手。

岛国企业很可能会转移战场。

在龙国和米国企业,上演一场没有硝烟的商战。

“没有硝烟的商战,有趣的比喻。”

杰克微微一笑道:“从龙国现在的发展情况来看,最近几年一定会同意,海外企业在龙国境内建厂,就地生产商品。”

“投资这方面,岛国有领先于我们的优势,他们距离龙国太近了。”

“又先于我们米国,与龙国建立外交关系。”

“因此,我们需要提前找一个帮手,一个能够带来我们更多财富的帮手。”

这段时间,杰克如饥似渴地了解着一切关于龙国的消息。

陈海峰一个人从官方渠道前往港城。

已经能够说明他的身份。

普通人,不可能有这样的机会。

露西点点头,说道:“怪不得您一边抬高价格,又答应赠送龙国一条电视机生

产线,这是为了让当地有关部门,记住你的帮助吧?”

杰克微笑道:“说下去。”

“方便筷子对老板你来说,只是可有可无的生意,真正看重的,是龙国未来的商机。”

此时此刻,露西彻底明白,为什么杰克能成为自己的老板。

胆子够大,敢于冒险。

国内议员透露出的小道消息,是真是假尚未可知,杰克立刻开始布局。

释放善意和热情,做好进入龙国投资的准备。

将陈海峰当成重要的合作伙伴。

这种敢于冒险的投资精神,是露西所不具备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滨城驻羊城办事处。

得知陈海峰遇到的各种事情,李主任感觉呼吸都要停了。

老天爷,这算什么?

天降洪福?

陈海峰真是个福星!

每次有他出现的地方,都会给国家带来意外之喜。

“我也没想到,事情会在各种阴差阳错的情况下,变成最有利我们的局面,每双筷子的价格,从一毛五分钱,提升到一毛八分钱。”

“一双多赚三分钱,下次订货量是四千万双,您说说,这是多少钱。”

“一百二十万!”

李主任飞快在大脑里算了一遍。

找来纸笔,在纸上继续进行演算。

一连算了几次,李主

任欢天喜地地说道:“四千万双方便筷子的出口量,能让咱们白得了一百二十万利润。”

一百二十万对于滨城当地的经济发展,绝对有着重大的帮助。

李主任作势就要将这个好消息,汇报给张建设。

陈海峰补充说道:“李主任你先等等,除了一双筷子增加三分钱,杰克还会白送咱们一条黑白电视机生产线。”

李主任瞬间石化。

眼睛像是金鱼眼一样,差点从眼眶瞪出来。

“李主任,你怎么了?”

“陈海峰同志!把你刚才的话再说一遍!”

李主任抓着陈海峰的衣领,感觉自己可能出现了幻听。

陈海峰笑道:“为了压过岛国商人,杰克除了给每双筷子增加三分钱利润,还会送我们一条黑白电视生产线。”

话音落下,李主任身子晃悠,踉跄朝地上倒。

陈海峰眼疾手快地搀扶住高主任,关切道:“李主任,要不要先去医院看看?”

“陈海峰同志,你是我们滨城的福星,是全市的大功臣!”

李主任激动得开始语无伦次。

一百二十万纯利润和电视机生产线,一个比一个重要。

“快,快跟我走!”

抓住陈海峰的手,李主任直奔办公室。

拿起电话一路转接,打

到了张建设的办公室。

电话里,传出张建设的惊呼声。

“领导,陈海峰同志刚来羊城,就为咱们当地立了大功。”

“快把电话给他!”

“是。”

李主任将电话机交给陈海峰。

“陈海峰,你亲口告诉我,这些都是真的。”

“领导,李主任说得都是真的,不过……”

“不过什么?难道中间有什么问题吗?”

“问题倒是没有,就是杰克提供的是生产线,属于黑白电视机生产线。”

“我说你小子,别这么贪心不足了,无论是多出来的三分钱,还是电视机生产线,都是意外之财,要饭还嫌饭不好吃,这样的态度可不行。”

张建设难得地拿陈海峰开起玩笑。

最近这两天,张建设一直担心陈海峰一去不复返。

跑到港城,再也不回来。

面对五光十色。光怪陆离的花花世界。

陈海峰能不能恪守立场。

张建设真的不敢猜。

世界最难揣测的就是人心。

如今。

张建设担忧全无。

如果陈海峰打算一去不复返,何必多此一举给当地创收。

谁再敢说自己同意陈海峰一个去港城是犯错误。

先去给滨城弄一条电视机生产线。

再多弄一百二十万的额外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