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破烂机床“展览会”(1/1)

之前不答应陈海峰亲手改车,是因为他不是本系统的人。

得知陈海峰是滨机厂的技术员,而且帮滨机厂修复了两台进口机床。

问题自然不能同日而语。

关键是,陈海峰需要一批零配件……

“丁伯伯,您千万别为难。”

“如果不行的话,我就去滨机厂改车,反正滨机厂也有机床,也有零配件。”

陈海峰说道。

“就在这改!”

丁跃进像是受了嘲讽一样,沉声道:“只要这些故障机床能够修好,你不但可以任意使用这里的设备,改车需要的零件,也都随你。”

县里和会去市里找滨机厂帮忙。

放着近在咫尺的县机械厂不用。

摆明是信不过县机械厂的实力。

连陈海峰都去滨机厂改车,丁跃进的脸还要不要了?

“谢谢丁伯伯,我现在就开始了。”

点将不如激将,这话一点不错。

陈海峰暗暗偷笑。

一本正经地列出改造,修理机床需要的零件和工具。

“丁伯伯,除了这些零件和工具,工作的时候,我需要安静,能不能麻烦你,在我出来之前,不要让任何人靠近这里。”

“这是应该的

,在安静的环境里工作,更能够聚精会神,如果进进出出跟菜市场似的,会打乱你的工作精力。”

“我亲自在外面守着,就算是你忙到天黑,我也会等到天黑。”

丁跃进话不多。

安排人给车间通电,亲手关上了车间大门。

像是门神一样站在外边。

陈海峰面前的三十台机床,完全够开一场机床博览会。

从几十年前,卫国战争时期,岛国制造的机床,一直到建国后,老毛子支援的设备。

各种老古董都能在这里看到。

相比于机床设备严重老化的龙国。

西方发达国家正进行着机床革新。

老式机床全部被淘汰,清一色为数控机床。

“我的乖乖,这东西放在几十年后,绝对比数控机床更贵。”

不一会,陈海峰发现一件有意思的东西。

一台生产于三十年代的老旧机床。

上面的铭牌由于时间关系,早已变得模糊不清。

相比于西方广泛使用的数控机床,诞生于三十年代的机床,唯一优点可能就剩下内部结构简单,易于维修。

其他十几台机床,修理起来难度不算大。

另外一批机床,需要更换零件。

打开工具箱,陈海峰拿出专业钳工工具。

先从三

十年代制造的老旧机床开始修。

“怎么样了?”

月上中天,等在外面的丁跃进看了一眼手表,时间已经是一点钟。

见大门打开,丁跃进快走两步,关切询问修好多少机床。

“一共修好五台机床,剩下的机床,大概要三到四天的时间。”

陈海峰提出了一个额外请求。

从明天开始,给他派一名钳工师傅,陪着他一块修理。

想法是美好的。

干起来才知高估了自己的体力。

没有现代设备辅助,单靠手工维修机床。

不但对技术要求高,对体力更是一个严苛的考验。

下乡至今。

除了刚到青山大队几个月里,跟着队员们一块下地干活,参加生产劳动。

剩下时间,陈海峰几乎是一天都没有出过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每天躺在家里读书看报,混吃等死。

用队员们的话说。

陈海峰比当年的地主老财,还像地主老财。

起码。

当地地主会跟着长工,佃户一块下地干活。

陈海峰连油瓶子倒了,都不会扶一手。

“小心!”

见陈海峰脚下踉跄,丁跃进一把将人扶稳。

“你们这些文化人,太缺乏锻炼了,厂里工人干上一天一夜,都不带喊累的。”

丁跃进一边数落陈海

峰缺乏锻炼,一边身子前倾,示意陈海峰爬上去。

陈海峰连连摇头,惶恐道:“丁伯伯您别开玩笑了,我要是敢让您背我,我老丈人非把我腿打断。”

“既然这样,咱们慢点走。”

想到王老栓的脾气,丁跃进没再坚持背陈海峰回去。

搀扶着陈海峰的胳膊,朝着家的方向走。

午夜时分,万籁俱寂。

只有丁家始终亮着灯。

曹慧莲坐在椅子上,不停地打着哈欠。

王文秀一次次地劝说曹慧莲进屋休息,自己守着就够了。

无奈。

曹慧莲坚持要等丁跃进回来。

“文秀,咱们做女人的,命苦啊……”

王文秀愣了一下,不解地看向曹慧莲。

“大妈,我感觉丁伯伯对您挺好的。”

“我说的不是这个,你丁伯伯脾气虽然差点,但对我是真的好,我说的苦,是咱们的女人心苦。”

曹慧莲挽着王文秀的手。

“咱们女人天天为自家男人担心,他们不回来,咱们就睡不着觉,他们被领导重视,咱们当妻子的既高兴又担忧。”

“害怕他们忘乎所以,一步走错跌下来。”

“遇到麻烦,我们更加担心,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王文秀默默地点了点头。

陈海峰去

滨机厂帮忙的几天里,王文秀吃不香,睡不着。

满脑子都是陈海峰。

唯恐陈海峰在城里遇到事。

自己不在身边,连照顾他的人都没有。

“踏踏踏。”

听到外面脚步声,曹慧莲马上走到门口。

开门一看,果然是陈海峰和自家老头。

丁跃进搀扶着陈海峰进来,王文秀惊声道:“丁伯伯,海峰怎么了?”

“丫头,你男人没事,就是累得有些脱力,休息休息就好了。”丁跃进半开玩笑地将情况讲了一遍。

扶着陈海峰到椅子休息。

剩下机床还需几天才能修理好。

陈海峰和王文秀自然不可能中途离开。

曹慧莲知道事情紧急,将小儿子的房间收拾出来,招呼夫妻二人暂时住在这。

明天。

丁跃进回厂里给大队打电话,通知一声王老栓。

早晨吃完饭。

陈海峰和丁跃进再次来到县机械厂。

通知完王老栓,留他女儿女婿在县城住几天。

丁跃进一通电话,将厂里唯一的一名七级钳工马师傅叫来。

“书记,他行吗?”

马师傅上下瞧着陈海峰,不相信能用一下午时间,修复五台有问题的基础。

县机械厂知道事情原委的人中,正好有马师傅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