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新的目标:机动脚踏车(1/1)
四周鸦雀无声。
眼前的一幕幕,冲击力实在太大了。
被全大队当成完蛋玩意的陈海峰,今天真是小刀拉屁股,给众人开了大眼。
米面粮油,蔬菜猪肉,各种生活用品。
香烟白酒,糖果奶粉。
就连话匣子,这小子都搞了一台。
“乡亲们,这些都是知识带来的财富。”
担心招人记恨,陈海峰有了主意。
示意大家全都安静。
“乡亲们,今时不同往日,国家开始重新重视起知识分子了。”
“大家可能还不知道,现在念大学,不用组织推荐,只要读完初中,就有可能会成为大学生。”
“这说明什么,说明知识越多越反动的时候过去了。”
“上大学,不但能给国家做出贡献,还能将农村户口变成城市户口,毕业分工作,变成干部,吃上商品粮,住上小楼房。”
青山大队众人听得目瞪口呆。
能上大学的人,不都是工农兵学员吗?
普通人也能上大学了?
青山大队交通闭塞,外加思想保守。
对于恢复高考意味着什么,就没几个人清楚。
连上过初中的王文秀都不知道,普通人也能上大学了。
更别说其他人了。
“我女婿说得没错,初中生也能考大学,如果你们
家里有读完了初中的孩子,就让他们去试一试吧。”
当了二十多年大队书记,王老栓不难看出陈海峰是什么意思。
无非是不想太过惹眼,用考大学这件事情,分散众人的注意力。
当即,王老栓帮着陈海峰一块呼吁。
有条件的家庭,尽量让孩子去试试。
万一考上了呢。
而且上了大学,不用家里拿一分钱。
国家给出助学金与生活费。
卸完全部东西,天也已经黑了。
担心走夜路危险,陈海峰热情地招呼司机老张留在大队住一晚。
今晚王家改善生活。
包大肉饺子。
听到管酒管肉,老张乐呵呵地留了下来。
一顿酒喝得老张眉飞色舞。
答应明天走之前,开车拉着王拥军和王爱军一家过过瘾。
半夜,众人各自散去。
王文秀留在老丈人家收拾残羹剩饭。
陈海峰像是汇报工作一样,将进城以后发生的各种事情,详细汇报给王老栓。
“哈哈哈……不愧是老子的女婿,跟老子一个脾气。”
听到陈海峰怒怼洋鬼子弗兰克,喝了不少酒的王老栓哈哈大笑。
以前怎么没有发现。
姓陈的和自己这么投脾气呢。
如果王老栓在场,任何拼了命地给陈海峰叫好。
“爹,
我训斥弗兰克的那些话,其实跟您学的。”
陈海峰不失时机地恭维老丈人。
老丈人王老栓是战斗英雄。
打过小鬼子,干死过米国大鼻子。
“文秀经常和我说,您当年和外国人打仗的事情,还说您常讲外国人没什么了不起,照样是一个脑袋两肩膀。”
“小子,你这句话说对了。”
王老栓吧唧吧唧地抽着烟,眉飞色舞地说道:“咱们爷们有什么说什么,当年在北国战场,洋鬼子的飞机大炮是真特么厉害。”
“小鬼子的火力和人家比起来,他们就是龟孙子。”
“不过再厉害又能怎么样,照样被你爹我,拿着炒面加步枪打得哭爹喊娘。”
说起当年的事情,王老栓整个人显得神采奕奕。
外国人能打硬仗,这点必须承认。
但是他们吃不了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打不了苦仗。
一旦后勤补给出现问题,外加陷入长时间的鏖战。
士气崩溃得一泻千里。
“爹,说起打仗的事情,当年和你一块战斗的丁指导员,现在是咱们县里机械厂一把手吧?”
“再过几年,老丁也要退休了。”
王老栓打着哈欠,有一搭无一搭地回答着陈海峰的问题。
当年。
王老栓是连长,连队指导员丁跃进。
二人既是战友,又是同乡。
一起参军,一路从国内打到国外。
打完北国之战。
王老栓挂念着家里的孩子老婆,选择退伍回老家务农。
丁跃进则是留在部队继续干。
大概十年前,转业回了家乡。
被分配到县机械厂工作。
陈海峰小心翼翼地说道:“爹,我明天想和文秀带点东西,过去拜访一下丁伯伯,你看?”
“兔崽子,是不是还惦记着招工名额的事情?告诉你没戏。”
“老丁人送外号丁原则,违反原则的事情,天王老子找他都没用。”
陈海峰话刚说完,昏昏欲睡的王老栓摆了摆手。
陈海峰和王文秀刚结婚那阵,王文秀就曾经找过王老栓。
希望王老栓找一找丁跃进,帮陈海峰搞一个招工名额。
“爹,您老误会了。”
“我们真的只是先去看看丁伯伯,顺便请他帮点小忙。”
有些事情是瞒不住的,陈海峰就算不说。
估计过段时间,丁跃进也会告诉王老栓。
“什么忙?”
王老栓问道。
“借用机械厂的设备,改装一下自行车。”
“啥?改装自行车?”
王老栓满头雾水,陈海峰这话是什么意思?
改装自行车要借用机械厂的设备?
怎么听着这么怪
呢。
陈海峰笑道:“爹,这件事情一两句说不明白,等到时候我改装完了,您老一看就明白了。”
“你放心,我绝对不会让丁伯伯违反原则,我有自己的办法说服他。”
从滨机厂回来的路上,陈海峰就有了这个想法。
改装自行车安上发动机。
机动脚踏车,又名两用自行车。
国产机动脚踏车诞生于六十年代。
结构简单,噪音贼大。
人送外号黑老鸹。
又被称为轻骑摩托车。
这年头手搓一辆汽车,纷纷就会被请去接受调查。
机动脚踏车反而没那么显眼。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未来,陈海峰将时常离开青山大队出去办事。
骑自行车绝对会被累死。
公共汽车速度慢得要死。
除了为自己的出行提供方便,陈海峰还打算试着再挣一笔快钱。
通过自行车安装发动机改造。
尝试着组装摩托车的可能。
“去吧,多捎点东西。”
“老丁这个人一辈子讲原则,一辈子也吃亏在他的原则上面。”
王老栓亲自出马都没办法让丁跃进违反原则,给出招工名额。
陈海峰更没本事,让老丁干出违反原则的事情。
去一趟也好。
顺便帮老战友家里,改善改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