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南诏铁柱(1/1)

刘管家起身作揖。

“二位如有需要在下的,请随时寻我!属下先行告退了。”

周铁柱和李昊天二人,也满怀心事,紧锁着眉头的回到各自的院中。

周铁柱回到院中,一头倒在床上。

翻来覆去的想今天从早到现在发生的事。

越想越不对劲,可又越想越是个难得弥补的机会。

可这次机会怎么掌握呢?

自己一个人怎么才能斗的过一群人?

在搞出事情可就没这么好收场了。

大师姐还那么护着她的师妹,搞砸了,后果不堪设想。

这李昊天今天的表现看,明显也是不高兴了。

一会在触到李昊天的霉头上……

着急的直接在床上坐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

在屋内来回的踱步,可也没想出个好计策来。

突然灵光一闪,我的那群兄弟们!

有酒万事足,有好兄弟天涯随处走!

曾几何时,常伴口中的顺口溜,这会才想起来。

之前那次“刨根行动”里人高马大的一群人都是他的兄弟。

这些人有很多都是陪周铁柱一起长大的。

正所谓“父爱如山,母爱如水,孩子是父母的骄傲。”

周铁柱的有酒万事足,有好兄弟天涯随处走,也是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一个表现。

这些好兄弟也成了他生命中最坚实的依靠。

周铁柱的父爱犹如一盏明灯,一直照亮着他人生前行的道路。

铁柱这个名字是其父为其取的。

当初得知这个名字之时,周母甚是不满,手持剪刀在府中找周父,逼迫其重新选名,找了整整一日未到一丝人影。

夜深人静之时,护卫队突然的喊叫声,惊醒了府中沉睡的人们。

随后护卫队搀扶着满身狼藉,一身泥泞的周父出现在人前。

周母看着可怜兮兮的周父甚是不解。

一个名字而已,为何如此执着!

周母思索之际,周父开口道。

“他在府中长久不用的枯井中躲了整整一日,早已饿的前胸贴后背,要不是担心长时间饿的没力气,怕爬不出去,他会一直待在井底,夜深人静出来就是为了找吃食。”

这句话气的周母有再次把他丢进枯井的冲动。

周母恶狠狠的看着周父。

周父上前一把抱着周母的小腿,屁股坐到地上苦苦的哀求周母。

可怜他这个无父无母的孤儿。

人生若只如初见多美好啊!

周母见周父的第一眼是身姿挺拔,腰佩宝剑,步履从容,气宇轩昂,眉宇之间,藏着一股英豪之气,目若朗星,嘴角挂着一抹淡淡的微笑,那乌黑的头发,如瀑布般垂落,那风度翩翩的画面,成为了后来二人姻缘的重要因素。

现如今……

简直是一言难尽!

可偏偏那苦苦哀求的招数周父屡试不爽!

只因周母有一颗柔软的心。

刀子嘴,豆腐心,无心的话出的快,忘的更快!

酒足饭饱的周父对已经平静下来的周母讲述着他的理由。

铁柱!周父大声的说

南诏铁柱夫人可知,那是是唐、南诏时期唯一留存下来的古铁柱实物,是唐、南诏时期国家祭祀的重要礼器,是南诏国的国之重器。

听到这些,周母愣了一下。

突然想起,周父曾说过,他是南诏国人。

这一刻的周母,眼中的目光柔和了许多。

没有了之前的愤愤不平,心情舒爽了许多。

心里想着,这名字是简单、直接了些,却也反映了周父对孩子的美好祝愿与期盼。

这老东西有时就是那么直白、单纯。

遇到某些事,自己想的多了些,难以取舍,和他沟通简直就是对牛弹琴,能气死自己。

周父狼吞虎咽的吃了些东西,满意的打了个饱嗝,喝了口茶水,接着说。

“历史人物如辛弃疾的儿子也名为铁柱,我的儿子为什么不可以叫铁柱?”

周父看着周母面色如常。

接着说:“有些名字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水平和价值观念,以及人们对名字的期望和寓意,世人匆匆忙忙,你又何苦太过在意他人的看法,我们的儿子,他的未来自有你我帮衬引导,至于能走多远、走多高那是他的问题,你我尽力就好,名字而已,你不必太过执拗!”

三言两语后,这事成了周母的胡闹。

周母此刻双眼一瞪,伸出一个手指指向门外。

周父麻溜的走出门外,一番洗漱整理后回到周母卧室旁的房间。

你是他每次被周母训斥后的“小黑屋”。

几天后,周父的“小黑屋”惩罚结束,周母一心扑在照顾孩子的事情上。

周铁柱的名字就这么定了下来。

等周铁柱长大,这番说辞已打动不了少年的心。

周父一手捻着胡须,一手搭在周铁柱的肩膀,耐人寻味的地说:“为父年事已高,虽身居我朝大将军之职,可距离柱国之臣的路尚远,府中的未来靠你了,目标我先给你定好,至于怎么做你自己看着办吧!”

说完,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周铁柱。

周铁柱脑袋发蒙的想着刚才父亲的话。

听到响亮的关门声才发现父亲已经离开。

名字的事在他这也就这么没了下文。

周铁柱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也被冠名着柱一、柱二、柱三。

他们是周父为其安排的贴身侍卫、死侍、郎中、军师……

均各有所长。

有好兄弟陪伴,可天涯随处走。

这是周父和周母允许儿子在外的唯一要求。

这段时间周铁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完全忘记了兄弟们的存在。

从遇到、找到张琼瑶,似乎是上天的安排。

周铁柱这几天一直热心的围着张琼瑶转,他的小心思,他的兄弟们并未察觉,一直招蜂引蝶的纨绔子弟,他们内心早已没了新奇。

没事的时候都在附近各玩各的,有事才聚到一起。

长久的默契,彼此过的都十分安逸。

这次因李昊天的事,周铁柱把兄弟们聚到一起。

周铁柱的兄弟们因外围人员的身份,且有女眷在,很少有靠近周铁柱的机会。

他的近忧,在外快乐的兄弟们并不知情。

想到此,他拿起折扇,大步走出院门,向着快乐着的兄弟们一步步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