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心悦诊所(1/1)

告别了过去,告别了逝去的人。

大家的生活终于恢复了平静。

大家似乎忘了顾晨心。

自从凌悦及时出现,在矿洞将众人救回。

他就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凌悦。

“悦儿,我说过,待一切回归平静,我要重新让你回到我的身边。”

同样,没有了养父的凌悦,恢复了往常的生活。

她重新找到方向,她要将原来自己的那所转让出去的诊所重新开起来。

多年前,因为与顾晨心离婚,她将诊所盘了出去,自己则参加了红十字会的医疗救援小组,远赴东南亚。

此刻,凌悦站在青巷口的梧桐树下,望着斑驳的铜牌发怔。

“心悦诊所”四个字被重新漆成薄荷绿,边角还留着她当年用手术刀刻的小太阳图案。

那是十多年前,转业后的第三个月,她蹲在铁门前用手术刀片划的。

她要把心里的阴霾都刻成光。

如今的铜牌在秋阳下泛着温润的光,像被人日日擦拭过。

“您是来看转让的吗?”

穿黑色员工套装的中介姑娘抱着文件夹小跑迎上前来。

她的高跟鞋在青石板上敲出细碎的响声。

“这诊所位置好,闹中取静,周边居民都念叨着以前的凌医生......”

梧桐叶打着旋儿落在诊所的玻璃门上,凌悦的手指抚过门框边那道浅浅的划痕。

那是十五年前顾晨心追求自己,来诊所搬医疗设备时留下的痕迹,居然还在。

“两百万?”凌悦攥紧转让公告,纸张在掌心发出细碎的响动。

现任经营者报出的价格居然比市场价高出三成。

“您先看看诊所。价格我们可以跟之前的老板谈。”

凌悦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包带,包里装着她刚从军区医院辞职的证明。

逸尘原本在军区总医院急诊科为她向陈院长谋了一份工作。

奈何她执意坚持自己的想法。

当中介推开玻璃门的瞬间,消毒水混着薄荷的清苦扑面而来。

那是她记忆里两种熟悉味道的重叠。

候诊区的沙发还是她选的浅灰布艺,墙角的绿萝顺着当年钉的木架爬成绿帘,只是花盆换成了景德镇的青白瓷。

盆底用红漆描着极小的";逸";字,她认得那是逸尘的笔迹。

凌悦顿了顿,她有些迟疑……逸尘。

“里间的诊疗台和器械都是全新的。”

中介领着她穿过走廊,木地板在脚步下发出熟悉的吱呀声。

“您看这面墙,是前任老板特意要求保留,说是他最珍贵的回忆。”

凌悦的目光被瞬间吸引。

只见,整面白墙被做成了照片墙,从天花板到踢脚线,贴满了她在南非做医疗志愿者时的照片:

有在难民营给孩子包扎的背影,

有她抱着急救箱穿越雨林的,

还有那年在村里,她蹲在废墟上给老人喂水的情景。

当然,还有她在边防哨所的点点滴滴。

每张照片下方都用钢笔写着日期和地点。

最新的一张是一年半前,她在哨所抢救跌落山崖的村民的情景。“2022.3.30 悦儿,我在。”

“你说,这些都是前任老板留下的?”凌悦的声音发颤,指尖划过一张她抱着疟疾康复的小女孩的照片。

相框边缘还别着片干枯的格桑花花瓣,“他......什么时候接手的?”

“我看看……”中介翻着文件,“大概是七年前转让的。”

“当时您突然去了南非,接手的便是这位先生。

他姓陈,说要替朋友暂时保管。

现在想来,那位朋友应该就是您了吧。

这么多年一直没改名字,据说连医院当时留下的手术记录都锁在资料室......”

资料室的门虚掩着。

当凌悦推开门时,樟木香混着纸页的霉味扑鼻而来。

印象中,胡桃木书柜还是她亲手挑的。

最上层摆着那本被翻烂的《野战外科手册》。

扉页上袁爸爸的赠言旁多了行小字:

“每次消毒都怕弄坏,后来发现悦儿的笔记比课本更珍贵。”

玻璃罐里装着她当年收集的各国医用徽章。

最显眼的位置放着枚银色的狙击手勋章——那是逸尘在全军大比武中获得的。

“悦儿,这个送给你……”

她记得逸尘说过“留着我爱的人”。

诊疗台抽屉里,整整齐齐码着印着“心悦”字样的处方笺。

抬头处画着小小的红十字,角落还有行极细的字:

“第七次修改,终于像悦儿写病历的格式了。”

凌悦的视线模糊了,突然想起每次执行任务前逸尘的教导:他总会默默检查自己的急救包。

凌悦把止血钳按习惯的角度摆放,就像此刻抽屉里的手术刀,刀柄永远朝着右侧45度——那是她右手执刀时最顺手的方向。

原来,他真的从未离开过,一直在以自己的方式守候着。

“凌医生?”

中介的声音从走廊传来,“陈先生来了。”

皮鞋声在门口停住。

逸尘穿着惯常的藏青风衣,手里拎着个牛皮纸袋。

他的目光扫过她发红的眼角,喉结动了动,把纸袋放在诊疗台上:

“我的悦儿怎么了这是?”

见凌悦不说话,逸尘示意中介离开。

“看你要转让,得到消息的第二天我便去了中介。";

“第二天?”

难怪,当时自己的诊所转让得如此快,价格也特别好。

逸尘的手指划过照片墙上的某张合影。

那是她在边境给山民义诊时,凌悦踮脚给老人检查眼睛……

“这……应该是在拿督组织潜伏时拍的吧。”

“这是每次你从南非寄回的医疗报告。”

只见,逸尘从纸袋里拿出本厚厚的剪贴本。

里面贴着她发表的每篇关于医疗救援医学论文。

当然,还有各国患者寄来的感谢卡。

“我把诊所的诊疗费调成你在难民营收的价格,三块钱看感冒,五块钱处理伤口,多的钱就买成药品寄到边防给你。”

凌悦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在边防收到的物资,都是逸尘寄来的。

“其实当年的诊所钥匙一直没换,我一段时间都会来看看。

希望能在这里遇到你。结果,你还是太忙了……”

“逸尘……”凌悦此刻心中不禁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