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一人吃饱全家不饿(1/1)

十岁那年,命运又给小石头开了个天大的玩笑,不幸再次降临到这个本就贫困的家庭。

那一天,张有财像往常一样上山去砍竹子,准备编一些竹篮竹筐什么的拿到集市上去卖,换些钱来维持家用。

放学归家的小石头,还以为爷爷又去镇上了,如往常那般做好饭菜,吃完又去了学校。

下午放学回来,爷爷依然不在,这是以往没出现的情况。

意识到不对劲的小石头,开始漫山遍野的找人。

事发地比较偏僻,周围几乎没什么人烟,张有财是被自家进山打猎归来的堂弟张有福给救了回来。

由于伤势过重,被救起时也有些晚了,命是捡了回来,但往后余生,他只能躺在床上度过了。

得知老父亲出事,张大富匆匆赶来,扔下五十块钱便走了,

仿佛这五十块钱已经尽到了他作为儿子的责任。

张大贵两口子更绝,不闻不问,就好像这个老父亲根本不存在一般。

面对一个瘫痪在床的老头儿,兄弟俩没有一个愿意把人接回家中照顾。

年幼的小石头,勉强读完小学,便辍学在家,承担起养家糊口和照顾爷爷的重任。

老二张大富偶尔还会想起父亲,揣着几个鸡蛋或者几斤粮食过来看看。

老大张大贵连根柴火都不送不说,还会时不时地上门打秋风,

经常趁着小石头不在家,来家顺手牵羊。

小到一把青菜,几捆柴火,大到桌椅板凳口粮钱财,总归是看到什么拿什么,需要什么拿什么。

生生把老爷子气得撅过去好几次,提起他就咬牙切齿声泪俱下,恨不能从未生过这畜生。

时间一长,老爷子心中的郁结难消,身体也越来越差。

看着爷爷那日渐消瘦的身体,小石头心中的怒火再也压制不住。

凭什么那畜生不如的两口子如此欺负人!

打不过大的,我还打不过小的了?

每次他们上门,小石头就会找机会揍小宝一顿,绝不隔夜。

来一次打一次,一次比一次下手狠。

至于金花银花,自从小石头离开家,两姐妹的日子并不好过,小小年纪就被家务压弯了腰。

肥头大耳的小宝,和瘦弱的姐妹俩,谁是心头宝不言而喻。

捅刀子,就要往心窝窝里扎,才会疼,才会怕,才会投鼠忌器。

张大贵不是不想报复回来,小石头见了他就跑,

整天在山里野的孩子,跑起来像风一样,他是拍马也难及。

等他不追了,又会像没事儿人一样回来,继续揍他心尖尖。

刘招娣也上门辱骂过,但小石头根本不在乎。

被骂几句又不会少一块肉,有什么大不了的?

要是刘招娣骂得太难听了,气不过的小石头,故技重施,她的心肝宝贝小宝又是鼻青脸肿。

就这样,你来我往,此消彼长,夫妻俩算是被小石头那股子狠劲儿给磨怕了。

确切地说,是他们的心肝宝贝被小石头给打怕了,两人不再上门。

难怪世人常说:

“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楞的,楞的怕不要命的。”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小石头学会了拼命。

无论是面对山上的野兽,还是山下那些寻衅滋事的人,他都毫不退缩,拼尽全力去反抗。

因为他深刻意识到什么叫“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为了活下去,不想被别人欺负,要么够横,要么够硬,小小年纪的他,唯有不要命。

眼睁睁看着那才六十多岁,却仿若失了所有生气的老头,小石头心里一阵酸楚。

照顾爷爷之余,他开始了拼命挣钱。

只要存够了钱,就可以带爷爷去大城市看病,说不定还有站起来的希望。

就算治不好,至少也能买个轮椅,让老头能够自己用手活动,总好过就这样躺在床上等死。

为了挣钱,小石头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

秉承着‘靠山吃山’的原则,

山里的木耳、蘑菇、野果、草药,甚至是活物或是其他物品,

只要有人收购,无论贵贱,他都会毫不犹豫地往家里划拉。

不知疲倦地往返于深山和镇子之间,将各种东西换成钱。

时间不等人,还没等小石头凑够足够的钱,张有财没能挺过第二个深冬,撒手人寰。

那一年,小石头十二岁。

那个会亲切唤他“小石头”,会用那双布满老茧的手轻揉着他脑袋,会用愧疚的眼神注视着他的老头儿,就这样走了,长眠山间。

小石头成了孤家寡人,除了那只搬家时跟来的黄猫,他的世界似乎一下子变得空荡荡的。

没了牵挂的小石头,仿佛一下子失去了束缚,做起事来更加拼命。

他将自己辛苦存下的钱,还了老爷子生前欠下的饥荒。

还完债务后,拿着所剩无几的钱,交了一年的学费,开始了半工半读。

他深知,“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并非空谈,想要走出这座大山,也唯有读书。

只用了两年时间,就拿到了初中毕业证书。

此时的小石头,已身无长物。

高中在县城,离前凹村更远,要先去镇上,再坐三四个小时的车,才能到。

对一贫如洗的小石头来说,继续读高中无异于痴人说梦、痴心妄想、天方夜谭。

再次辍学的小石头,回到了进山疯狂划拉的日常。

好一点的是,这次,没人等着他照顾,

家里唯一的活物——那只陪伴他多年的黄猫,也没能逃脱生老病死的轮回,离开了这个世界。

默默地将黄猫埋在了张有财身边,拍拍手下了山。

形单影只的小石头,真正过上了“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日常。

没了任何牵挂,也变得更加自由自在。

他经常数日不着家,长时间待在山里,与大自然为伴。

相比于村子里的喧嚣和纷扰,他更喜欢山里的宁静与自由。

山里没有那一声声刺耳的“狗儿”,也没有那总想和他一较高下的同龄人,更没有来自四面八方的恶意与嘲讽。

命运的齿轮不经意间开始转动,没有人可以一直幸运,也没有人注定一直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