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回到1980(1/1)

小河村。

曾经是一个被岁月侵蚀、由斑驳泥巴墙围起的破旧院落里。

阳光懒散地洒落,为这萧瑟之地带来一抹不易察觉的暖意。

院内。

一位面容略显苍白,眼神中带着几分迷茫与不可思议的年轻人——李浪,正仰躺在一张略显陈旧的竹椅上。

他仿佛一位久旱逢甘霖的旅人,贪婪地“汲取”着冬日里那并不炽烈,却足以驱散心中寒意的太阳热量。

冬日的阳光虽不如春日般温柔,夏日般热烈。

但是也足以让这冰冷的茅草屋内多了一份生机。

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斑驳地照在李浪的脸上。

他的眼睑缓缓睁开,眼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

那是一种对过往的追忆,也是对未来的不确定。

他环顾四周,视线落在院子的一角。

那里堆放着些许略显凌乱的木柴,那是他昨日亲手拾掇的狗窝里。

一只大黄狗正慵懒地打着盹,偶尔抬头。

用那双充满信任的眼睛望向李浪,仿佛是在无声地询问他的状况。

还有那半人高的大水缸,静静地立在一旁。

里面盛满了清澈的水,映照着蓝天白云,也映照着他心中那份难以言喻的波澜。

“没想到,重生这种只存在于小说与幻想中的事情,竟然真的会发生在我的身上……”

李浪低声喃喃,声音中带着一丝难以置信,一丝感慨,

还有一丝难以名状的复杂情感。

他的思绪如同脱缰的野马,肆意奔腾在这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中。

每一个细节都在唤醒他深藏已久的记忆。

是的。

李浪是一名重生者。

几天前。

当他从一场漫长的梦境中醒来,发现自己竟然回到了二十岁那年。

回到了那个让他魂牵梦绕,却又不敢轻易触碰的特殊年代。

这里,有他青春的记忆,有他曾经的欢笑与泪水。

也有他后来无数次午夜梦回时,心中那份难以释怀的遗憾与后悔。

就在李浪沉浸在过往的回忆,思绪万千之际,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院内的宁静。

大门被轻轻推开,发出了一声略显刺耳的嘎吱声。

随后,一个身材魁梧,皮肤黝黑的年轻人闯了进来。

手里端着一个小盆,盆子里装着四个白晃晃、热气腾腾的大馒头。

它们在阳光下微微颤抖,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老大,你感觉咋样了?”

来人正是王二柱。

他一边说着,一边毫不客气地走进了院子,完全没有敲门的意思。

他的脸上挂着淳朴的笑容,眼中满是关切与担忧。

他将手中的小盆轻轻放在李浪面前的竹椅旁,那四个馒头仿佛在诉说着王家对李浪的深厚情谊。

李浪被王二柱的突然闯入吓了一跳。

随即翻了个白眼,心中暗自嘀咕:

“这家伙,不敲门的习惯还真是没变。要是放在三十年后,怕是要被喷得体无完肤了。不过,现在嘛……”

他无奈地摇了摇头,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微笑。

小河村里谁不知道王家与李家之间的关系?

他们虽非血缘至亲,却胜似手足,这份情谊。

又岂是区区一个敲门之礼所能衡量的?

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斑驳地洒在静谧的小院里,给这平凡的一天增添了几分温暖。

王二柱手里端着一个装满白面馒头的盆子。

脚步轻快地穿过院子,脸上挂着憨厚的笑容,仿佛手里捧着的不仅仅是食物,更是对好友深深的关怀。

“嘿,老大,我给你送好吃的来了!”

王二柱的声音中带着几分兴奋,仿佛每次给李浪送东西都是一件值得庆祝的大事。

他将盆子小心翼翼地放在院子中央那块大青石上。

那块石头是李浪父亲多年前从山里捡回来的。

经过岁月的洗礼,表面已经变得光滑圆润。

高度恰到好处,正好可以当作一张小桌使用。

李浪正坐在门槛上,手里拿着一本泛黄的书,眼神专注而深邃。

听到王二柱的声音。

他抬起头,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微笑。

“二柱,你这小子,一天跑八趟,我啥样你还不清楚吗?别这么客气了。”

王二柱嘿嘿一笑,脸上洋溢着孩子般的纯真。

“我这不是担心老大你嘛。”

“你看你,最近总是这么瘦,得多吃点才行。”

说着。

他还不忘用那双粗糙的大手轻轻拍了拍李浪的肩膀,仿佛是在传递一种无形的力量。

李浪无奈地摇了摇头,心中却涌起一股暖流。

他知道,王二柱的关心是发自内心的。

这份情谊比任何言语都要珍贵。

他看了一眼盆子里的馒头,数量并不多,但每一个都饱满圆润,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老大,你就吃这么点啊?”王二柱注意到盆子里只少了一个馒头,不由得有些惊讶。

在他看来,李浪应该多吃点,才能养好身体。

李浪微微一笑,眼神中透露出几分淡然:“不饿,你吃一个,剩下的拿回去给如海还有子婷。他们正在长身体,需要营养。”

提到弟弟妹妹,王二柱的眼神变得柔和起来。

他知道,李浪虽然家中独子,但对他们家却像对待自己家人一样。

这份情谊,他永远铭记在心。

“这……好吧,那我就不客气了。”王二柱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他拿起一个馒头,就着院子里的井水洗了洗手,然后大口咬了下去。

那馒头松软可口,带着淡淡的麦香,让他忍不住连声称赞。

“真好吃!老大,馒头就是不一样!”

王二柱边吃边夸赞道。

李浪笑着摇了摇头:“其实是现在的日子比以前好多了。想当年,白面馒头可是稀罕物,只有过年才能吃上一顿。”

王二柱闻言,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他记得小时候,家里穷得连白面馒头都吃不上。

每当过年时,母亲才会用省吃俭用攒下来的钱买上几斤白面,做一顿丰盛的年夜饭。

那时候的馒头,对他来说就是无上的美味。

“是啊,现在的生活确实比以前好多了。”王二柱感慨道。

其实在村子的深处,有两户人家,一户是李家,另一户则是二柱子家。

从物质条件上看,他们两家都不算是村里的贫困户,至少能算是中等水平。

李浪的父亲李建国与王叔都在机械厂工作。

享受着国家给予的稳定薪资,这在后世,人们会称之为“有编制”的铁饭碗。

……

李浪和王二柱坐在村头的大树下,边嚼着玉米窝窝,边聊着未来的打算。

李浪深吸了一口气,感叹着:“柱子,你说咱们两家,也算是村里的小康之家了吧?”

王二柱笑了笑,露出了一口洁白的牙齿。

他拍拍李浪的肩膀说:“浪哥,那还用说,咱们家和你家,在村里都是数一数二的。”

李浪点了点头,目光透过树叶的缝隙,看向远方。

他接着说:“是啊,咱们家人口又不多,爷爷奶奶都不在了,也不需要接济什么亲戚,生活压力小了不少。”

王二柱点点头,表示赞同。他转头看向李浪,说:“浪哥,你说咱们以后的日子,会不会越过越好?”

李浪沉思了一会儿,然后说:“应该会吧,我听我爸说,再过一年,机械厂要扩大规模,到时候咱们都能进去工作,成为正式工。”

王二柱的眼中闪过一丝期待,他兴奋地拍了拍手。

“那太好了,浪哥,到时候咱们家就能有两个正式工,每个月加起来能有八九十块的工资呢。”

李浪微笑着点头,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美好生活的图景。

他接着说:“等咱们手上宽裕了,再托媒人给咱们介绍几个能过日子的对象,结婚、生子、过日子,一切都那么美好!”

王二柱哈哈大笑,他拍了拍李浪的肩膀。

“浪哥,你说得我都心动了,咱们一定要好好努力,让未来的生活更加美好!”

两人聊着聊着,太阳渐渐西沉。

他们站起身来,拍拍身上的尘土,各自回家去了。

然而,命运却并没有按照他们预想的轨迹发展。

上一世,就在他们参加工作后不久。

突然就有一个意外的消息打破了他们平静的生活。

那天,李浪正在工厂里忙碌着,突然接到了家里的电话。

电话那头传来了母亲焦急的声音:“浪儿,你快回来,你爸他……他出事儿了!”

李浪的心猛地一沉,他扔下手里的工具,飞奔回家。

当他赶到现场时,只看到父亲静静地躺在那里,脸色苍白,已经没有了呼吸。

原来,父亲在一次工作中因为操作失误,不幸因公殉职。

李浪感到天都塌了下来,他跪在父亲的遗体前,泪水夺眶而出。

他喃喃自语:“爸,你怎么就走了呢?我们不是说好了要一起过上好日子的吗?”

与此同时,王二柱也接到了家里传来的噩耗。

王叔也因为同样的原因,在工厂里不幸身亡。王二柱悲痛欲绝,他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

下葬后的第二个月,王二柱的母亲又因为心梗突然离世。

王二柱的世界仿佛崩塌了一般,他失去了所有的依靠。

紧接着,李浪的母亲也因为忙碌王家那边的事情,突发脑溢血。

李浪接到消息后,立刻赶往医院。然而,尽管医生们全力抢救,但李浪的母亲还是没能挺过来。

她就这样离开了人世,留下了李浪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孤零零地挣扎。

这件事成了他心头的一道疤,每当夜深人静时都会隐隐作痛,困扰了他整整几十年。

“如果当初父亲与王叔没有出意外,后面那些事情都不会发生。”李浪坐在昏黄的灯光下,喃喃自语道。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迷茫与悔恨,仿佛在回忆着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当时厂里只是说意外,具体什么意外并未说清楚,只知道事故很严重,当场就死了10多人。”

李浪的脑海中浮现出那个血腥的场景。

他的心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他深知,那场意外是改变他命运的关键节点。

“最安全的方法,就是让父亲与王叔离开那个机械厂。”

李浪在心中暗暗发誓,他决心要找到一种方法,让父亲和王叔能够安然无恙地离开那个危险的地方。

然而,他很快就意识到,这并非易事。

在这个时代,子女想要获得话语权并不容易,尤其是在一个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