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立碑!(1/1)

次日天明,万里无云。

几百里战场,除了偶尔还能看到血迹,已经恢复和平的景象。

只是各处村庄,仍然有烟雾笼罩,透露着曾经的悲惨,现在的凄凉!

乱世人不如狗,凄惨不过乱世人!

民众厌恶乱世,朝不保夕。所以哪里能有一片净土,让大家生存下去。哪怕知道是飞蛾扑火,依然会络绎不绝!

赵明带着现代人的观念,注重百姓生活,尊重生命,所以他的仁义名声,谁想抹黑也抹黑不了!

望着众将士,望着埋葬匈奴人而高高耸立的土丘。赵明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以此振奋民心,警示汉奸,彰显功绩,提高民族自豪感!

黄河岸边,在河东一代,是比较平稳的地段,想找一块像样的巨石,也是很不容易的事!

“众将士!这次遭遇战,规模不算大!但是你们所有人能够上体天心,下顺民意,为救百姓,不惜以身挡刀!不顾危险以百姓性命为重,最大程度的抢救,挽救!使我们这次能够不死一个百姓,全部救援回来,这就是最大的功绩!

子龙轻骑兵团,陷阵营,亲卫营,全体二等功一次!

除了三个主要将领,各军统计一下,救人最多者,奖励于夫罗的千里马!救人超过十人者,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

另外,我会为你们在提升一次,就是现在!”

“主公万岁!”

典韦首先欢呼,众将士齐声欢呼:

“主公万岁!”

“主公万岁!”

“主公万岁!”

赵明双手下压,止住众人欢呼,开始为所有人提升。

赵云,典韦,高顺,给的奖励是赵明自己提升的心得体会,无比珍贵。沮授得到的奖励,同样是心得体会。

提升完毕,赵明又说道:“各军出发,寻找十丈以上巨石,我要立石碑,记此事!”

众将一愣!忽然喜悦起来!

主公终于不再隐藏,让世人知道他们的功绩。这是主公的实力达到一个新的阶段,开始展现世人了!

谁也不愿意隐姓埋名,但是若想要天大的名声,你就要有天大的实力,否则就是麻烦!

人多力量大,很快就找到两块合适的,需要赵明选择一块。

“不选了,都抬回来,立两块碑!”

“公与!记事这一块碑,就交给你!要写的百姓能看懂,不需要太华丽!”

沮授问道:“主公,如此一来,会不会让方家笑话?”

赵明笑道:“谁愿意笑话就笑话,我是给百姓看的,不是给他们研究所谓的学问的。

百姓的认知上去了,国家才会强盛!如果百姓总是处于懵懂之中,会对所有的事漠不关心,会对所有的统治阶层失去信心!”

沮授终于明白,为什么百姓对主公那么爱戴,为什么主公很少深入民间,却享有无与伦比的威望。

“主公,授明白了!”

量好石碑的尺寸,赵明用赤霄宝剑做工具,修整成石碑的样子。赵明亲自手书:赵云赵子龙杀匈奴单于于夫罗于此!

每个字都有斗大,字字铁画银钩,气势盎然,飘然欲飞。

“主公好字!”

蔡琰走过来,仔细看了好一会,才欣喜的说到:“夫君的字,已经自成一家。用不了多久,必成一代大家!”

赵明说道:“你们的夸奖太过了!单论字,勉强可以算作上等。唯一可取之处,便是我把自己的武功和道法心得,蕴含在这些字里面。如果修为到一定程度,可以从中领悟一些东西!”

赵云,典韦,高顺,同时走过来,是向赵明汇报好消息。

原来高顺一直卡在绝世巅峰,无论如何也难以寸进!今天得到主公奖励的感悟,忽有所动。招呼赵云,典韦,陪练,终于一举打破障碍,晋级神将!

赵明高兴地说道:“高顺,恭喜你啊!以后天高地阔,还要不断努力啊!”

“诺!”

高顺不善言辞,一个字已经代表所有。

这时赵云发现碑上的刻字,皱了皱眉,说道:“主公,这么写不大合适啊!于夫罗明明是您制服的,我只是动动手而已。不能算是我杀的!”

赵明哈哈大笑:“子龙,难道还要写上是我杀的?一则我有誓言在身,不能让人说我言而无信。再则,我杀了于夫罗,对我的威望有提升么?

所以啊,你不要有顾虑。即使我不出手,难道你就杀不了他?

今天是你定亲的大喜日子,这是我送给你们的贺礼,不要推辞了!”

贞姬羞涩的拉了拉赵云的披风,很是欣喜的样子。显然他非常喜欢这件礼物,自己的夫君名扬天下,与有荣焉!

赵云点点头,表示知道了。铁汉也有柔情,面对娇妻的请求,他无法拒绝。

“多谢主公的厚礼!”

赵明哈哈笑道:“这就对了嘛!你们每个人都名扬天下,铭记历史,我还能籍籍无名?

一个人的强大,只能占一时的先机,一群人的强大,就可以让势力永远强大!

一会,子龙,典韦,高顺的名字,都会出现在另一个记事碑上。以后这样的活动,还要继续做!以前埋没的功绩,都要一一记起来,让后人,让百姓,永远铭记!”

士兵们热烈欢呼,为他们英明的主公,致敬!

蔡夫人母女三人,无比佩服的看着赵明,原来只是听说过赵明的名声,现在亲自见到了,参与了,才知道赵明是多么睿智,多么的受到拥护!

石碑竖起来,已经是傍晚时分。算上底座,高达五十米,蔚为壮观!

全体人员站在石碑前,肃穆致敬!

当石碑立起来的时候,大家都感觉到一种气氛,庄严,肃穆,苍莽,热血!

那耸立的石碑,好似一个个活生生的战士,在忘我拼杀,不怕牺牲,勇往直前!

坚定的眼神,豪迈的英姿,在石碑上,活灵活现。

赵明此时更明白,石碑记事,不仅仅是宣传功绩,传扬名声。

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意志,一种传承!

只有这种精神意志,不断的传承发扬,大汉民族,才能永远屹立!

擎天之玉柱,架海之金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