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你敢杀我?(1/1)
听到劝降的声音,看着滔天的洪水,黄巾士兵抛下手中的武器就向东面唯一没有水的地方飞奔!
李虚大声喊道:“不许投降!否则全家处死!”
然而几万人都在飞奔,有几个人能听到他的声音?就算听到了,大家都在逃命,还能把所有人都杀了?
所以即使李虚杀了十几个人,依然无济于事!他试着想把大水排走,然而再次念动口诀,大水如同铜墙铁壁一样,纹丝不动!
吓得他赶紧跟随逃跑的人群,跑到大营之外!
典韦率领三千亲卫,维持着俘虏的秩序!
哪里有叫嚣的,不听安排的,就是一箭射过去。虽然造成一点小的骚动,总体情况还算不错!
等到李虚跑出来,看到所有的黄巾兵,全部跪在地上,双手抱头,等待处理。
气的他大吼一声:“都起来!他们是欺压你们,让你们活不下去的官军!起来杀死他们,你们就能继续活下去!否则抓住你们,也是死路一条!”
已经投降的黄巾军立即骚动起来,只是没有了武器,大多数还是等待命运的安排。少数人站起来,没等他们行动,就被射倒在地。
赵明哈哈大笑:“所有投降的黄巾士兵,不用害怕!我是五原郡太守赵明,知道你们本来就是本分的百姓。因为实在活不下去了,才被一些人鼓动,加入造反的行列。
但是你们造反之后,生活变得好了么?父母妻儿安定了么?
没有!
我不会杀你们!有罪的只是少部分人!他们驱使你们,为他们的某些目的服务!
因此我只会杀首恶,比如叫嚣的这个人!
五原郡是可以让百姓安定生活的地方!你们投降后,会被送到五原郡,在那里过上美好的生活!”
李虚哈哈大笑:“赵明?我听说过你!但是你敢杀我么?我师傅是龙虎山南华老仙,我是奉命下山!你要是杀了我,我师父会把你全家碎尸万段!”
赵明同样哈哈大笑:“你是谁我不管!但是你犯到了我手里,就必须死!
修道之人不在山上清修,却来世上造反,你就是犯了国法!国法难容,我岂能饶过你?
典韦!杀了此人!”
“诺!”
典韦骑马飞奔,转眼就到了李虚面前!
铁戟直刺!
李虚“啊呀”一声推出一掌!
然而他所谓的道法,面对典韦这样的神将,毫无作用,双掌被穿透,咽喉被刺穿,一招都没有坚持下来!
典韦取了他的脑袋,奔驰回来。一来一去,只是几个呼吸之间,如同平常人从门内走出去,走了几步又转回来。
几万降兵鸦雀无声!
他们可是看到过李虚鼓动风雨,大展雄风的威风。那时的官军没有一个人敢在他面前出现,有多远跑多远!
就这样也被他杀了不少人!
哪想到平时神一样的人,遇到这位将军,根本连还手之力都没有,像一只小鸡子,随便就掐死了!
这次所有的人都老实了,即便是黄巾军的小将们,也都默不作声,生怕被别人指认出来,被赵明杀掉!
黄巾军说白了,还是一群农民,缺乏职业军人的意志和视死如归的精神,只是一盘散沙而已。一旦失败,就体现出来他们的懦弱,和认命的本质。
在主要将领死掉,失去最后的精神支柱之后,更不用提了。
其实在水火面前,能够精神不崩溃的军队,真是太罕见了!大自然的威力,真的展现出来的时候,人们都会自发的恐惧,感受到自身的渺小!
此时不投降的人,只有那些内心有着某种坚持,不畏惧死亡的人!
洪水被赵明慢慢引走,流向远处的洼地。
其实郭嘉放出来的水并不多,在道法的加持下,才显得惊天动地。
如果不是如此,赵明也不会同意使用这样的计策!
洪水散去,露出走出城门的官军!
目瞪口呆的几万人,此时如同被使用了定身法,一个个张着嘴巴,痴呆呆立,口不能言!
赵明骑马走过去,说道:“本将新任平北中郎将赵明赵旭礼,哪位是韩刺史,哪些又是朝廷的将军,校尉,请前进一步,也好相认!”
惊呆的人群,此时才像被打开了开关,“嘎巴”一声合上嘴巴,接着就是惊天动地的欢呼!
“赵将军神人!”
“我们胜利了!”
“我们得救了!”
“赵将军万岁!”
各种呼号,此起彼伏,欢声雷动!
无论官兵,此时都沉浸在欢乐的海洋!
这种情况,持续了一刻钟,才渐渐弱了下来!
一个中年儒服的官员上前一步,施礼说道:“本官冀州刺史韩馥,韩文节,见过赵将军。
将军一来,就以神鬼莫测的方式,解决了强敌,救援全城百姓,馥不胜感激!”
一排十几个将领出列,高大魁梧的将领抱拳:“游击将军莫聪拜见赵将军!”
高瘦的将领抱拳:“游击将军石万拜见赵将军!”
“校尉钟实,丁玉,余乐,施全,富云,贵平,任语,贾恕。
拜见赵将军!”
“各位免礼!明受命于危难,日夜兼程,才勉强赶到这里。赖各位坚守,方能保全城百姓!
今各位吸引敌人的注意力,才能使水淹之计成功!待到上奏表功之时,各位的功劳都不会埋没!
现在,莫将军,石将军,还有各位校尉,请指挥士兵收集物资,回城之后,论功行赏!
韩刺史,麻烦派遣官员登记造册,核算数据!”
“诺!”
“诺!”
“诺!”
赵明又问道:“请问各位,将领都到了么?按照大汉规制,应该有四位游击将军吧?怎么只到了两位?其余两位呢?是在守城,还是?”
韩馥和众将面面相觑,欲言又止!
赵明不悦的说到:“这里还有什么难言之隐吗?军队不是各位徇私情的地方,战时的军法大于一切,难道各位连这都不懂吗?”
几位将领互相对视,莫聪开口说道:“赵将军,我们并没有不敬的意思。只是情况有些特殊,原本卢将军在的时候,对李敢就特殊对待,什么事都要与他商议!
而将军传令之后,我们商议周礼将军守护城池,防止意外,我们遵令出东门,配合赵将军。
但是李敢看到大水退去那几个营地空无一人,立即带着一些人去收集战利品。
我们不说,一是顾念同僚之情,二是担心事后被报复。
现在赵将军把军规提出来,我们也不得不明言,还望赵将军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