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大战!(1/1)
次日,大殿内,皇帝刘宏高坐在龙椅上,罕见的精神十足。各位大臣,按照职位高低,跪坐在两侧。
张让,赵忠,分站于皇帝后侧,等待皇帝下旨。
“忠母,让贾诩进来吧!”
“宣贾诩进殿!”
太监高喝,贾诩整理衣衫,徐步进殿。
“拜见陛下!并州五原郡九原县小吏贾诩,代表九原县令赵明,表功,伸冤,进献国宝!”
皇帝对其他的都不关心,只关心宝贝。
“贾诩啊,快起来,宝贝带来了吧,快快呈上来,让朕看看气运至宝是什么样子?”
“气运至宝?”
大殿中绝大多数大臣,刚刚听说,但是这个名头,可是太吓人了!杨太尉脸色就是一黑,心里开始忐忑。
对方开盘就是王炸,这还怎么玩?用眼光斜看着张懿,询问他是否知情?
张懿摇摇头,脸色也是阴沉的要滴出水来!
“肯定是假的!世上哪有什么气运至宝?我要揭穿他们!”
张懿热血冲脑,面对即将失败的命运,疯狂的挣扎!
“且慢!”
他的一声大喝,让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的大臣们全部一激灵,眼光齐刷刷的看向他。
袁司徒本来已经安排好了人,阻止先献宝,把主要事情办妥了,最后献宝,一锤定音!
现在张懿自己蹦出来,真是喜出望外!对安排好的人摇摇头,示意他不要画蛇添足。
然后笑眯眯的看向杨太尉,点点头,撇撇嘴!
杨太尉脸色漆黑,要气炸了!
如果说贾诩是袁司徒的神队友,那么,张懿就是一个猪队友!败事有余,成事不足!
张懿已经陷入某种自我创造的幻境,对杨太尉使来的眼色,视而不见!
而皇帝刘宏脸色也黑了起来,对于阻止自己看国宝的人,他绝对是深恶痛绝!
“你是谁啊?在大殿中大呼小叫,谁让他进来的?来人,把这个混账给我轰出去,重打一百,不,重打二百大板!”
殿前侍卫冲进来就拉住张懿,往殿外就走。
张懿此时也清醒了,大喊道:“陛下!臣是并州刺史张懿,来此是有天大的事要禀告!”
侍卫们停下来,等待皇帝的进一步旨意。
杨太尉此时不说话不行了,当即横跨一步,说道:“陛下,张懿出言无状,冒犯了陛下,如何处罚,都不为过!但是念其多年守护并州有功,此次又是有大事禀告,暂且记下他的惩罚,让他说完因由,再去量刑,是否更妥当一些?”
被逼的老帅亲自出马,与对方将对将的硬拼,实属无奈!皇帝震怒,其他人不够分量,只能自己出头。杨太尉此时心里充满了阴霾。
杨太尉一派的大臣,纷纷求情,皇帝此时才清醒过来。原来这个大殿不是他说了算,只要世家反对,他什么也做不了!
意兴阑珊的摆摆手,“张懿,有什么话快点说,朕乏了!”
张懿扑通一声跪下来,声泪俱下!
他倒不是装的,而是死里逃生吓得!
“陛下,臣有重要的事禀告!”
张让呵斥道:“快说正题,没有人听你啰嗦,皇上的时间紧张着呢!”
“诺!”
“九原县县令赵明勾结鲜卑人,祸患并州,使百姓死亡无数,无数郡县已经成为荒地,城池破败,杳无人烟!
他还偷袭已经内附的乌桓人,抢夺物资,造成乌桓人因为没有物资度过寒冷,人畜死伤无数。
他们藐视上官,当着我的面,抓走大臣。”
此时他忽然想起来杨修说过的,我们的敌人一直是丁原,要重点打击。
于是话锋一变:“最大的卖国贼是丁原,赵明只是小卖国贼!丁原为了谋求权利,出卖国家,与鲜卑人勾结,他是最大的卖国贼!”
张懿语无伦次,毫无条理。众人听得糊涂,杨太尉已经快要疯了!
皇帝也是一脸蒙圈,“张懿,你们并州到底有多少卖国贼?你为什么没有早发现?你到底是怎么管理并州的?”
“陛下!卖国贼不多,就是丁原!我没有早发现,因为他隐藏的很深,还有靠山,我不敢动他!”
刘宏来了兴趣,他发现自己的智商直线上涨,与张懿相比,他简直就是天才。
“张懿,你刚才还说九原县令赵明是卖国贼,现在又不是了?到底是还是不是?”
“是!赵明也是卖国贼!嗯,他是小卖国贼,丁原是大卖国贼!”
“张懿你住口!”
杨太尉大喝一声,对皇帝躬身施礼:“陛下,我看张懿精神有问题,可否等他恢复一下,然后再询问?”
袁司徒出班说道:“杨太尉,你过了!一而再的打断陛下与大臣交流,你居心何在?还是说这个张懿本来就是在胡说八道,欺骗陛下?你担心他说得多了,暴露出来的罪行也会越来越多,伤害了你的根基?”
“胡说八道!我是看他语无伦次,才出面阻止,难道不对吗?”
“我看不对吧?张懿所说的一切,都是诬告,是编造出来的谎言!因此才前言不搭后语,语无伦次。而诬告他人叛国,这是何等的罪名?
若是朝堂上的官员,都像太尉这样保护罪人,陷害忠臣,那么我大汉朝,谁还会拼死保卫国家?谁还会堂堂正正做人?”
杨太尉怒道:“袁司徒,你不要胡说!你说张懿是诬告,可有证据?”
“哈哈哈,杨太尉真是双重标准!张懿说别人反叛,不需要拿出证据;我现在持公正之言,却需要拿出证据了?”
一个官员站出来,声援杨太尉:“袁司徒,张懿乃是并州刺史,若非手下反叛的大罪,普通罪行他就能自行处理,何必跑到朝堂之上,像陛下哭诉?
这么简单的道理,难道还需要多说么?”
袁司徒阵营的一个官员立即出来反驳:“我头一次听说官职大,就是道理,这简直是无稽之谈!按照你的道理,你反驳袁司徒,是不是你就是叛国了?”
“你不要胡搅蛮缠!李大人是说并州的事,何必扯到朝堂上?”
一个官员见先站出来的被反驳的哑口无言,立即帮助。
这边也立即站出来一个:“真是奇了怪了,难道并州不是大汉朝廷管辖的,和大汉朝廷的规矩不一样?这就是你们的道理?”
...
一个接着一个,转眼就有二三十人开始唇枪舌剑,简直如同战场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