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赞美太阳(1/1)

琴曲声转为低沉,这是曲子的第二阶段。

正如太阳已经完全的落下,夜色像幕布一样盖上了大地。

陈述背后的屏幕同时陷入黑暗。

而这一段的开头和莫扎特的安魂曲十分接近。

随着音乐回荡,悲悯的情绪逐渐在每一个人的心头满溢。

吕津闭上眼,双手合十。

正置身于庄严肃穆的教堂中,静静等待着即将开始的“安魂弥撒”。

——即专用于追悼逝者的弥撒仪式。

吕津没有半分掩饰自己的赞叹。

——因为这支曲子值得。

——因为吕津已经听懂陈述是在为谁献曲。

可是他只能闭上眼睛。

忍不住随着太阳下山,随陈述一同悲哀。

这一刻吕津的呼吸逐渐细微。

正如人只有在夜里思考时才会出现的那种,空虚和缓慢的呼吸节奏。

夜里的思考一般是平淡的,可是背后有很多敏感又复杂的东西。

——难与他人说。

直到整个世界陷入幽冥,脑海里的所有想法才变成一声叹息。

翻了个身睡去。

可是吕津问自己,我们真的要睡去吗?

就这样在幽冥夜色中闭上眼,不见天光和五指,蒙骗自己是睡着了才会一片漆黑?

——屏幕里蓦地睁开了一只眼!

黑色的屏幕,白色的眼。

那只眼运动着。

直至无限放大占据了整个屏幕,再崩裂出一行文字!

【——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吕津睁开眼醒来,打了一串哆嗦。

原以为配文“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呈上来的《风吹麦浪》,就是陈述会在这个节目里最好的答卷。

可是陈述总是擅长打破他固有的认知,带给他不一样的惊喜。

只是还有一个问题困扰着吕津。

为什么曲名为《太阳照常升起》,可曲子里却是黄昏和黑夜?

吕津盯着屏幕,不再困扰。

因为答案已经揭晓。

曲子的第三段开始。

节奏开始变成带有一丝怜悯的舒缓和温柔,好像人睡着了以后,就可以暂时忘记世间的忧愁。

可是外面的天空已经开始慢慢的泛白。

——可是邹文乐不明白。

为什么这样的作品可以出现在一个选秀节目?

难道不应该在剧院、在领奖台、在教科书里?

这些人吃得明白这样的细糠吗?

为什么要这样侮辱自己的作品?

——因为太阳已经开始照常升起。

新的一天来了,不管你愿不愿意,接不接受。

吕津重重地吐出一口气,他已经对陈述心悦诚服。

这才是真正的大师级作曲!

这才是真正的大师作风!

面对花歆的刁难没有选择退缩,

相反陈述迎头直上,用连续两首金曲证明自己。

而面对网络上的口水歌质疑,

又创造出这样的一首雅俗共赏的曲子。

简幼仪说得对。

陈述出现在《明日唱将》是这档节目的荣幸。

甚至几十年后的人们为了回顾陈述的早年表演,都还会反复观看《明日唱将》的这几分钟片段!

简幼仪同样对自己说的话认可。

内心十足的喜悦,让她像晒着太阳的猫儿一样,惬意地将眼睛眯成一道缝。

现在的她已经认为陈述有自己的风范。

——因为即使是她的那些老师,见到现在的陈述都要客气的叫一声“陈先生”。

于是一个念头浮现:

学弟陈述,有大师之姿!

曲子走向了结尾。

屏幕上的白色眼睛和那一行字交融在一起,随着无规则的扭曲和生长,化成一道白色的缝隙。

——进而撕裂了整个黑夜!

那个世界变得满是白色。

而一行大红色的字从屏幕正中浮现,就像有人一笔一笔蘸着血液在书写:

【倘若有了炬火,出了太阳,我们自然心悦诚服的消失,不但毫无不平,而且还要随喜赞美这炬火或太阳。】

【因为他照了人类,连我都在内。】

曲终。

陈述深深鞠躬,没有言语。

回应陈述的,便是山呼海啸的呐喊声。

——那是全场沸腾的热血。

呐喊声里潜藏着石破天惊的力量,可是声音背后的意义让声音只能呐喊,不能汇聚成一句话。

只等一点星火亮起,就会燎遍整个原野!

吕津站起来呐喊。

简幼仪站起来呐喊。

黄蔚光和刘玥,花歆和邹文乐,全场的热血的人们,全都站起来呐喊。

只是花歆忍不住苦笑,脸色惨白的跌回座位。

因为当太阳升起时,他这样的黑暗就会被彻底清扫。

毕竟这是跪下来当狗的代价。

只是那样也是个蛮好的结果,毕竟再不用给人当狗。

而且在那样的世界,或许自己也可以站起来当人。

想到前几天还在刁难指责的自己,花歆更是自嘲地笑了笑,陷入深深的无力感。

《望春风》和《风吹麦浪》还有机会眺望,那么《太阳照常升起》呢?

甚至他连碰瓷这首曲子的资格都没有。

米克同样站起来。

只是他在沉默。

即使他只是个华裔,并没有成长于大陆。

可是在他出生的二十世纪,那位老人在全球的影响力无与伦比。

无论是顶级的歌星还是以拳脚打出华人招牌的影星。

或许应该挖走陈述。

这样的念头在米克心中出现。

于是米克按住了同样想要站起来的女秘书,让她继续埋首于教科书上的勾股定理。

直到书本里的知识被吃透,米克才松手交代:

“现在去把陈述的资料找出来,无论他在哪一家公司,我都要挖走这个人!”

周则成同样站了起来,还下意识的摘下了眼镜。

身为一个在湘江畔长大,土生土长的星城人,他比任何人都懂得这一首曲子。

‘没想到即将退休的自己,都还能把这样的人才捡到操刀的节目。’

‘真应该感谢当时那个托关系的人。’

周则成再次戴上眼镜。

可是朦胧模糊的镜片让他看不清屏幕。

‘喔,下雨了呀。’

周则成闭上了眼睛,笑得五味杂陈。

陈述望向台下。

前排的席位里最瞩目的一块,是三十来个锃亮的脑瓜子扎堆。

他们正是围住自己的、那些热血未平的叔伯们。

他们的呐喊声沉闷而强劲。

他们的时代没有终结。

中间的席位里呐喊声最大的,是一些二十来岁的青年男女。

他们是附近的学生和打工人。

他们的呐喊声满是渴望。

他们的太阳照常升起。

后排的席位太远,陈述的目光难以触及。

只看见点点光芒亮起,汇聚成一片光海。

呐喊声久久不歇。

即使是陈述离开舞台中央,把聚焦留给邹文乐,还有着此起彼伏的人声。

邹文乐已经不报有任何胜利的希望。

只是既然站在舞台,那她就要把这支曲子拉好,她要把一切做到最好。

直到人声止息,邹文乐开口:

“原创曲目《芦苇之恋》,送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