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开张大吉(中)(1/1)

看到货主不在,还排了十几个人等着抽奖,一个浓重的津门口音大爷啐了句。

“东西都没看见就在这排队?介不尼玛撒子吗。”

“嘿,我说你骂谁撒子呢?老BK的。”

眼见吵了架,抱着鸡蛋筐的程阳赶紧打圆场。

“和气生财,和气生财。”

“有觉着吃亏的您走开就完了,有愿意试试手气的呢,稍安勿躁,我们老板取货去了,一会就回。”

大爷骂骂咧咧走了,剩下的人心里还是有点画魂。

“我说伙计,你们这抽奖正规吗,别里面光是谢谢惠顾。”

“就是,说是老瓷,别民国破烂也叫老。”

“什么时候回啊,我一会还得接孩子上课外班呢。”

程阳咽了口唾沫,他一个都回答不上来。

这时人群里头挤出来一个中年男人,长得一点记忆点都没有,再把他扔回人堆里都程阳都认不出来。

“欸哟嗬,这么大阵仗,跟过年卖猪肉似的。”

这人大咧咧就往程阳身边走,站在了桌子里面,俨然一副主人家做派。

小程坐马扎上,把怀里的鸡蛋筐抱的更紧了些。

“别急别急,老板在西门口卸货,放屁功夫就回来了。”

“筐里确实只有谢谢惠顾,一会老板会亲自把有奖的纸条扔在里面。”

“大家做个见证,也省的说我们故弄玄虚。”

黄文新和王奇把东西提过来,看到文荣和程阳正在主持现场,排队的人能有十几个。

可以啊,场面是稳住了。

他把项链和戒指铺在桌面上,让小程跟着王奇去取货,先把他的一等奖抱来。

拿大喇叭把抽奖规则录进去,让它循环播放。

再绕场一周让大家检查了他手里一二三等奖的纸片,扔进筐里。

长桌上六十个锦盒挨个打开。

世界上没有同一片树叶,黄文新的摊上也没有同一款首饰。

各色各样的瓷片,虽然是粗镶,但是王奇也是搭配了不同的金属线,用了好几种工艺去做的。

就算是在百货商场,看到清一色的古瓷首饰,大部分人都得停下来看看花色款式。

别说是在人人都以为自己是古玩大拿的潘家园。

我先选着了官窑,就比你来得晚只能买嘉定道光大路货的高贵。

“怎么卖,我要这青花的。”

有的人不屑在文荣那边排队,直接问黄文新要买。

“戒指五十,吊坠一百,全部一口价,先到先得啊。”

“您是人情往来,私家珍藏,还是送相好的送老伴送闺女,今天来了就是赚了。”

“五十块钱现在能买啥啊,金子都五十五一克了,咱们这链子用料是18K,回去融了都值二三十块。”

“老瓷片那也是见一个少一个啊,传世的东西。”

“给孙子孙女挑个千年前的宝贝,过三代也是值钱货。”

如果这时候有无人机航拍的话,可以看到黄文新的摊子就像龙吸水一样,把这个潘家园的人流从四面八方吸过来。

程阳的第二趟货也拿回来了。

黄文新在万众瞩目中把汝窑天青釉鹅颈瓶请出来的时候,全场都屏住了呼吸。

釉彩,开片都这么漂亮!

一眼大开门!

就是瓶口磕残了一片指甲盖那么大。

要了亲命了!

要是知道那个倒霉鬼或者倒斗的小贼干的,在场的这群人都能活吃了他。

暴殄天物啊。

黄文新没想到程阳一出手,就把车上最宝贝的拿了上来,他暗自拍大腿。

本来这瓶他还想让王奇给他镶金自己摆着玩呢!

来到90年一个月了,这算是第一件他想自己珍藏的物件。

好么,现在只能硬着头皮给了。

回过神来,黄文新发现抽奖那边的队伍已经快排到东门了……

比他上次去肯德基还夸张。

草,大力丸老王怎么也去排队了,还有磁带胖哥……

真逮着他一个人薅啊。

路人抽到了也就算了,权当结缘。

真要是这群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小老板十块钱捡到漏,还天天跟他说:谢谢啊兄弟!

黄文新想想都觉得内伤,咬咬牙说道:

“文叔,收钱!”

“好嘞。”

文荣这负责收钱,黄文新负责兑奖,小程陆续跑了几趟,脑门全是汗,终于把东西全搬过来了。

他就负责往桌上补货,顺便招呼招呼来咨询直购的客人。

一个摊位三个人,刚好运转的开。

差不多两三个小时过去,黄文新已经不知道收了多少钱,他的公文包都鼓的装不下了。

摊子上的首饰盒越来越少,排队的人却越来越多。

因为一等奖还没出呢!

蜻蜓眼是被一个戴墨镜的温州口音哥摸走了。

三等奖也兑了八个。

就是这个一等奖,还没出世。

黄文新今天只做了三百个谢谢惠顾,他朝箱子里瞄了一眼,差不多还有五十张纸片。

狠狠摇了一下,喊到:“最后三十个名额!”

这就跟玩斗地主似的,一看地主手里报牌还剩三张,剩下的农民还不是有炸弹扔炸弹,有大小王扔大小王。

再不出手,黄花菜都凉了!

“草,给我来十张票!”

“我要五个!”

有的人在潘家园听到了风声,呼朋引伴说这里十块钱抽北宋官窑。

南三环居然堵车了……

不少来的晚的在队伍后面排着,这个恨劲就别提了。

还有机灵的原地倒卖起了队伍名额。

五十块钱让你排前五个。

黄文新盯了好几眼卖位次的哥们,是个可塑之才啊。

队伍末尾的心知自己肯定没机会摸奖,花五十买个戒指,买完就不走了,等着看是谁点这么幸。

“中了!哈哈哈哈我中了!!”

怕什么来什么,还真让黄文新猜中了。

摸到一等奖的,就是潘家园的一个本地摊主。

一把长胡子也不刮,眉毛头发全是白的。

鬼叫的跟范进中举似的,黄文新都担心这老头下一秒痰症发作倒地。

老头外号叫白半仙。

今年六十多岁,年轻出家当过道士,老了还在潘家园发挥余热。

算卦测字看风水取名,顺便卖卖他那雷击木五帝钱桃木剑之类的玩意。

“我今天给自己算一卦,上上,果然验了!”

嘿你个老道,占了便宜还给自己打广告呢?

黄文新把汝窑锦盒一扣,“半仙,拿着吧,要是有人私下问你买,少于四位数二开是绝对不能出手的。”

这老头虽然也摆摊,但是不懂瓷器,黄文新怕他吃亏。

此时身边已经有很多人朝他问出手价,或者说从这个残品摆出来到现在为止,问价骚扰黄文新的人就络绎不绝。

白半仙嘴快咧到耳后根了,还十分江湖气地朝黄文新拱拱手。

“小黄,我看你面相就知道,你不是凡人啊,必有天大的机缘。”

“赶明我送你一卦。”

“……有时间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