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相看对象(1/1)

沈静瑶听到这个消息并不吃惊,准确来说,从小双毕业之后她就一直有这个感觉。

现在有一种终于来了的感觉。

小双是去年六月份毕业的,到今年六月份就满一年了。

她是八月份的生日,已经年满十八岁,浓眉大眼,长的也很漂亮。

还是方圆几个大队中除了知青以外的唯一女高中生,父亲又是大队长,家里兄弟也多。

父母也很宠爱她,除了农忙,几乎是没有让她下过地。

还有她这个城里来的知青现在还吃着商品粮的嫂子。

可以说,小双在婚嫁市场上的行情,非常好。

家里有适龄儿子的人家都想把她娶回去。

沈静瑶倒了一杯热水端给她,“那你是怎么想的?”

“我不知道!”周慕双端着水杯,一脸迷茫地说道。

她是真的不知道。

她对于男女之间的事上是一张空白的纸,仅有的那么几笔都是看三哥和三嫂得来的。

之前她心里还有着一些幻想,希望她也能找到一个像三哥对三嫂那样好的对象。

但是随着年龄的长大,周围人的一些影响。

她渐渐明白了,像她三哥和三嫂那样的夫妻,太少了。

几乎找不出来。

能找到了一个像大哥和二哥那样的,对妻子很尊敬的就不错了。

现在就要说到她的婚事了,她发现自己非常的迷茫和抗拒。

尽管她知道爹娘一定会给自己找一个各方面看起来都不错的人。

但是谁又能知道他以后会是啥样呢。

爹娘把她送到读完高中,她的内心最深处不是很甘心就这样随便找个人结婚生子,过完一生。

可是,不嫁人的话,她又能怎样呢,难道要在家里让父母养一辈子吗?

她现在心里乱极了。

沈静瑶非常理解她这种状态,就拿自己来说,如果那个人不是阿言,她肯定不会选择结婚。

而且,她知道社会的走向。

再过三年高考就要恢复了,那个时候小双才二十一岁。

她本来成绩就很好,完全可以去参加高考,去过另外一种生活。

女人一旦成了家就有了牵挂,特别是有了孩子后,会被各种各样的琐事绊倒。

不是每个男人都是阿言,男人大多数都是传统的,希望女人能够照顾好家里。

小双受过教育,还是现在这种状态下的最高学历。

让她嫁给一个老实的庄稼汉太委屈她了。

嫁到城里有正式工的人家也很难,她本身没有工作,也要看人家的眼色吃饭。

当然也有可能她会嫁到一个好人家。

真的好难啊!

她又不能直接把高考要恢复的事情说出去。

脑海中思绪乱飞,沈静瑶整理了一下措辞,安慰她,“小双,你先不要着急,关于你的婚事,爹娘肯定会非常的慎重,会征求你的意见,你先好好考虑清楚,对于这件事你的打算。”

周慕双很勉强地笑了笑,“好。”

她知道这件事其他人都帮不了她,她也只是想向三嫂倾诉一下。

她要是有份工作就好了,如果有了工作她就能力能够养活自己,不用考虑嫁人了。

明天她要去县城看看,有没有厂子要招工的。

就算是有个临时工也好啊。

周慕双走后。

沈静瑶把便准备做午饭了,周慕言快要下工回来吃饭了。

今天中午她做了一个排骨年糕,醋溜包菜,皮蛋黄瓜汤。

有荤有素,有菜有汤。

周慕言下工回来,先去洗了个手。

进来厨房,从身后搂着沈静瑶的纤腰,在她小脸上亲了一口。

“老婆,辛苦了。”

沈静瑶嗔了他一眼,“快去拿碗吃饭。”

“好嘞。”

沈静瑶莞尔一笑,他们俩现在的生活她真的很喜欢。

这么多年,周慕言的习惯一直没有改变。

就是吃饭的时候第一口菜他永远是最先夹给沈静瑶的。

沈静瑶吃着他夹的排骨,“阿言,刚刚小双过来找我,说昨天有人来找爹娘向她说媒了。”

周慕言本能地皱起眉头,“小双才十八岁不着急。”

沈静瑶笑了笑,“阿言,你是不是忘记了,现在不是二十一世纪。”

周慕言轻挑了一下眉,是他忘记了。

他吃了一个软乎乎的年糕,问道:“那小双是怎么想的?”

“小双她很迷茫,她好像对这件事很抗拒,应该不想成家吧。”

小双跟在农村长大的孩子不一样,她受过教育,有自己的思想。

现在的情况,她有学历也不能怎么样,也不能分配工作,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知青下乡了。

只能在家做做饭,收拾收拾屋子。

这让她内心很煎熬,特别是现在又提到了她的终身大事。

周慕言:“如果小双不愿意,爹娘不会勉强她。”

周慕言瞧见她蹙起眉头,走过后把她抱在腿上,亲了亲她的额头。

“别皱眉,这件事我们帮不了,除非给小双找份工作,还能拖延一两年。”

可是现在的工作一个萝卜一个炕,根本没有多余的岗位。

当初沈静瑶的那份工作都是运气好,刚好遇上了宣传科招新。

不知道小双能不能有这么好的运气。

毕竟是自己的亲妹妹,小双也讨人喜欢,周慕言说道:“过两天,我进城去打听打听。”

沈静瑶靠在他肩上,“好。”

可能因为她自己的是女性,她实在不想花骨朵一样的女孩子就这样走进婚姻的枷锁里。

谁也不知道,她会遇到一个什么样的人。

晚上。

周家老两口的房间里。

刘慧兰把周慕双叫进去,看着自己细心呵护的姑娘长成了一家有女百家求的模样。

她心里既骄傲又心酸。

“小双,爹娘也不瞒你,这段时间陆陆续续有人家托媒婆来家里说亲,我和你爹想问问你是咋想的?”

周慕双抬起头,眼里有一丝抗拒,“爹,娘,你们有看好的人家吗?”

她知道爹娘这样问,肯定心里已经有看好的人家。

她不能直接拒绝,说不想嫁人。

刘慧兰和周有林对视了一眼,其实半个月前就有人来说媒了,只是没让她知道。

他们确实有一家比较好看的人家,但也要女儿乐意才行。

刘慧兰柔声说道:“是前西大队的一户人家,小伙子他爹是大队里的支书,他自己也是初中毕业生,现在是大队里的拖拉机手。”

他们给女儿找婆家,也是想要在范围内找最殷实的人家。

前西大队前年被评为了先进大队,他们大队出钱买了一辆旧的拖拉机。

虽然是旧的,但是也让其他大队眼馋的厉害。

去年他们开着拖拉机去送公粮,可是让他们大队好好出了一阵风头。

去年,周家村大队差一点就被评选上了。

今年所有社员都铆足了劲干,很有希望评选上。

只有评选为先进大队,公社领导才会帮忙引线买拖拉机,就算是旧的也无妨。

他们大队账户上还有余钱,加上今年秋收过后,有能力购买一辆拖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