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到达海市(2/1)

这天晚上两个孩子都没有走,与小毅、南熹两两挤在一张小床上睡了一夜。

这大热天,六个人睡在一个包厢里,哪怕有风扇吹着那感觉也好不到哪儿去。

可孩子们并不这么觉得。

几个人叽叽咕咕,一直到半夜沈玉瑶彻底睡着前还听见他们的笑声。

如果是平时,大人们肯定要管一管。

可这不是休假嘛,让他们玩就是了,难得有如此开心的时候。

从京城到海市要坐四十多个小时,也就是说要在火车上住两宿,一直到第三天的上午才下火车。

下车的时候几个孩子已经没有了最初的兴奋,神情里带出了几丝疲倦。

可一个个依然很激动,强打着精神四下里张望着,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特别是明月、明晨姐弟俩。

他们是忽然出现在火车上的,并没有经历京市上车时人挤人的场面。

此刻站在车厢下,看着后面车厢那鱼贯而出的,一群一群的人,全都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他们根本不知道,原来这火车上竟然能够坐下如此多的人!

因为之前沈玉瑶拘着,没有让他们来回走动的原因,他们还以为所有的车厢都跟他们坐的那节一样,都是包厢呢。

根本对别的车厢是什么样子的没有概念。

沈玉瑶带着南熹站在原处等待,让小毅带着明月和明晨往前面车厢去走一走,看一看。

如今的乘客都在下车,车厢都空出来了,反倒能看得比较清楚了。

有小毅带着,也不会出什么事。

几人又等了一会儿,程立言才补票回来。

虽然他们出站肯定是走军人通道,也没人会特意检查车票。但以夫妻俩的性格,谁也不愿意占国家的便宜。

所以一下车程立言就去补票台前专门给姐弟俩补了这一路的车票。

问为什么不在车上补?

没法解释呗。

程立言补完票回来的时候并非他一个人,身边还跟着一个穿着军装的年轻人。

这是本地会议中心的人过来接他们了。

双方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后几人就一起离了车站。

沈玉瑶他们带的行李不多,就两个行李袋,里面随意装了点东西打打马虎,其他重要的都在空间里装着呢。

加之又走的军人通道,所以别看他们出站晚,可实际上走到停车场的时候,也没有用去多少时间。

来接站的人早早就知道他们是全家人一起来的,所以特意开了辆七座的车过来,倒也勉强都挤进去了。

车子一路向东,穿过整个繁华的市区,将他们带到了位于市郊的军区招待所。

沈玉瑶上次来海市已经是十几年前了。

十年时间,海市其实变化并没有很大。

加之上次来她和师父为了了解行情,可是跑遍了海市所有的百货大楼,商业中心。

甚至为了找到合适的布料,还穿了不少小巷子。

将海市也算是走了个大半。

这些尘封的记忆沈玉瑶原本以为自己都已经忘得差不多了。

可看到这些熟悉的街景后,又全都涌上了心头。

她不禁隔着车窗给孩子们轻声的介绍起来。

之前来接他们的那个年轻人在前面听着也不禁笑道:“嫂子对海市很熟悉啊,以前来过?”

“嗯,以前出差来过。都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儿了。”沈玉瑶说。

“哟,那时间是不短了,海市这些年的变化还是不小的。正好这次出来,也可以带着孩子们四处多转转。”

听他说到带着孩子们多转转,程立言心里一动。

问:“小孙,你在本地熟,能不能帮我打听一下哪儿有车出租没有?

咱开会的地方离市区太远了,你嫂子带着孩子们坐公交也不方便。

要是有车出租我们想租一辆,用段时间临走的时候还,费用该多少是多少,我们自己付。”

听他这么讲小孙连忙道:“首长,我们会议是有保障用车的。”

程立言摆了摆手:“公车私用不行。再说会议用车保障的是与会人员,与家属没关系。

你帮我打听打听,如果有的话告诉我一声。”

小孙连忙答应下来。

部队的招待所一般情况下,条件都不错。

几人到后,除了程立言本身就有的房间外,一共又开了三间房。

明月南熹一间,小毅明晨一间,沈玉瑶不耐烦去和孩子们挤,自己单独要了一间。

程立言不和他们住。

因为会议的保密程度,他甚至不能和他们住在同一个楼层。

沈玉瑶觉得这样也好,至少出来进去的不用同那些不太相熟的人打招呼。

另外也不用生活在别人的注目之下。

到招待所的时候已经差不多十一点了,程立言先去会议组报到去了。

沈玉瑶带着孩子们各自回了房间。

她没打算带着孩子们去餐厅吃饭。

今天是会议报到的时间,餐厅里肯定挤满了来参加会议的人,她不想去凑那个热闹。

于是在几个孩子都收拾完毕后,她把几人召集到自己房间,先一起吃了些阿娘投喂的食物,然后就带着小家伙们从招待所出去,打算在周围随便逛逛。

今天实在是太累,一个个也没什么精神,沈玉瑶不准备带他们去姑姑家里。

她打算休息一天,然后到晚上的时候给姑姑打个电话,顺便约一下明天上门的时间。

沈玉瑶带着几个孩子在周围逛了逛。

部队招待所在部队院里,虽然是在比较外围的地方,可周围的环境和外面还是不同的。

这样的地方是小毅和南熹自幼生长的环境,倒不觉得新鲜。

可对于从来没有进过部队大院的明月姐弟俩,就处处都透着新奇。

原本就是没有目的的带着孩子们闲逛,看两人好奇,沈玉瑶就拣着外人能走的地方带着他们看一看。

结果走着走着,忽然身后传来了一个有点迟疑的声音:“沈阿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