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大侄子,你怀疑四叔?(1/1)
朱雄英的眼睛,一直在观察朱棣。
通过微表情来判断,朱棣并没有说谎。
“看来四叔是真的不知道。”
朱雄英笑了。
“皇太孙殿下。
这密信,怎么会在你的手里?”
朱棣不是傻子,朱雄英如此看重这件事情,必然说明这其中还有其他事情。
“四叔,我也不瞒着你。
实话实说,科举即将开始。
但是咱们这京城之中,出现了不少的北元探子,企图搞破坏。
我大明边境的守军众多。
而这些北元探子却能出现在京城。
你不觉得这件事情很可疑吗?”
朱雄英笑着开口。
“嘶···皇太孙殿下。
您的意思是,这个房耀祖,和这件事情有关?
他不仅鱼肉百姓,还和北元有所勾结?”
朱棣的脑子,转的不是一般的快。
朱雄英仅仅几句话,他便是想明白了其中的关键。
“我的确有这个怀疑。”
朱雄英笑着开口。
甚至还有后面的一句话没有说出来。
朱雄英甚至怀疑,这件事情和朱棣有关。
说起来,朱雄英对自己这个四叔,始终还是不那么放心的。
毕竟作为一个穿越者。
对于自己这个四叔在历史上做过的事情,那可是太熟悉了。
“嘶··皇太孙殿下。
你···你该不会是怀疑你四叔吧?”
朱棣瞪眼。
“嘿嘿,四叔啊。
我可没那么说。
我这不就要是叫你来了解一下情况吗?
四叔你可别多想。”
朱雄英笑了,心说真不愧是朱棣。
在老朱的所有皇子中来说。
除了朱标之外,就属朱棣的心思最为活泛。
所以,朱雄英必须要当面看看自己这个四叔的反应。
“皇太孙殿下!
这件事情让我来处理吧!
你放心!
我保证把这事情处理好!
日后,绝不会再有任何一个北元的混蛋从北平进入咱们大明!”
朱棣赶紧开口表态。
他不傻,他自然明白朱雄英的心思。
“不用,我已经派人去处理这件事情了。
四叔啊,你不用紧张。
既然你和这件事情没关系,那就继续去训练部队吧。
明年开春,我大明军队说不定就要和北元决战了!”
朱雄英笑着开口,没有再多说什么。
“嘶····这····是!”
朱棣抱拳拱手,默默的退了出去。
“看来四叔还真是不知道这件事情。”
朱雄英皱眉。
从朱棣刚才的表情来看,不像是装的。
这也让朱雄英心中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
若是这件事情有朱棣参与在其中。
那这事情可就大条了。
到时候,恐怕影响的,不仅仅是科举。
甚至连朝廷的战略,都要相应的作出调整。
入夜,锦衣卫配合着幽冥卫,在全城展开行动。
分散在各处的北元探子,有不少在惊恐中直接被抓了起来。
有些反应迅速的,也被当场格杀。
并没有引起任何的恐慌。
“隐刃,这是白天收到的密信。
昌平知县房耀祖,嫌疑不小。
你们暗卫,着重调查一下。”
朱雄英直接将密信递给了隐刃。
“皇太孙殿下您想要调查的,恐怕不是这个什么房耀祖吧?”
隐忍的语气,显得很是轻松。
“嗯?”
朱雄英一愣,没想到这个隐刃竟然说出这么一番话。
“皇太孙殿下。
皇上让我和您说。
这件事情,和四王爷无关。”
隐刃认真的开口。
“嘶···这是爷爷让你说的?”
朱雄英一愣,没想到老朱竟然连这都知道。
“若不是皇上应允,我哪敢说这么多?”
隐刃笑着开口。
“那就好,那就好啊。
既然如此,你们继续办案吧。
这个房耀祖,一定要重点调查。
就算他没和北元势力勾结,也不能留!”
朱雄英认真的开口。
“皇太孙殿下放心吧。
我们暗卫办事,不会出差错的。”
隐刃自信的开口。
翌日,朱雄英亲自来到锦衣卫大牢。
大牢中,人满为患。
嘶吼声,惨叫声不绝于耳。
“皇太孙殿下,这里的环境太恶劣了。
要不然的话,您先出去。
有什么事情我和您汇报?”
常升嗅了嗅口气中的血腥味,如此开口。
“不必,我又不是什么毛头小子。
这种环境不算什么。”
朱雄英笑着开口。
“是。”
常升不再多说什么。
对于朱雄英的性格,他已经足够了解。
知道自己再多说也没有什么用。
“若兰,情况如何?”
朱雄英来到地牢的最深处,幽若兰正在亲自审讯一个北元探子。
“呼···皇太孙殿下。
这些人什么都不知道。
应该是还有大鱼在外面。”
幽若兰有些苦恼的开口。
事实上,他们已经调查了好多天。
已经基本上确定了这次北元探子的领头者。
但是抓回来才发现,他们的判断是错的。
“有点能耐啊。
竟然能逃得过你们的眼睛。”
朱雄英有些诧异的开口。
“皇太孙殿下放心。
我们一定能把人带回来。
我已经把人全都撒出去了。”
幽若兰认真的开口。
“知道了。
实在找不到就算了。
全力保证科举的安全。
只要科举能顺利举办,暂时放过这家伙也无所谓。”
朱雄英笑着开口。
对于现在的大明朝来说。
只要不出现什么太大的变故。
北元已经是败局已定。
暗地里的动作再多,也无法影响真正的战局。
绝对的实力才是硬道理。
“皇太孙殿下放心!
没有人能在我们幽冥卫的手中逃脱。”
幽若兰似乎是觉得面子上挂不住,依旧如此开口。
“好,有情况直接和我汇报。”
朱雄英笑着离开。
事实上,只要把大部分的北元探子控制起来或者直接干掉。
他们就无法大面积的影响科举。
抓住他们的头,不过也是为了揪出内鬼。
毕竟作为这些北元探子的头,知道的事情应该更多才对。
惨叫声,此起彼伏。
能来这里的,那绝对都是罪大恶极之人。
对此,朱雄英也没有什么恻隐之心。
临近科举,应天府迎来了最热闹的时候。
街道上,商贩们不遗余力的叫卖。
想要从各地举子手中,赚到银子。
官府也在加紧布置各处考场,一副国泰民安的景象。
“皇太孙殿下。”
朱雄英身着便装行走在大街上,突然被一个小商贩拦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