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过完这个夏天(1/1)

市井弄堂,有人搬出竹椅、板凳乘风纳凉。

大多摇着扇子,穿着也不雅观,趿拉着拖鞋,大裤头、光膀子不在少数。

扯起嗓门聚在一块高谈阔论,嬉笑怒骂。

更有一些,会毫无顾忌端起饭碗,东家逛西家瞧。

等最后返回家,碗里满满当当再也塞不下多余的东西。

孩童笑着闹着,大人吵着嚷着。

奇怪的是,你感觉不到嘈杂,只会觉得热闹而温馨。

顾思泽已经很久,没有尝到这样的人情味。

前世,他买回这栋房子的时候,很多人已经不在身边。

惋惜的是,房子买了没多久,他还没来得及改造,这片区域就突然面临拆迁。

顾思泽选择回迁以后,这片区域再也没有热闹过。

街角的修车摊,桥头的烧饼铺,拐角第二家的理发店,甚至那几口石井,从此再也见不着。

分离很久的人,最后的结局,只落得在某天偶遇的时候,一句有空来家玩之类的客套生疏。

依赖时间去忘记的人,终是经不起,再次的偶然相见。

顾思泽看着地上自己的影子。

不知怎的,他抬起头。

有些破旧的老式搪瓷灯罩,两只蛾子正围着灯泡你追我赶,上下翻飞。

天黑了,他,可以回家了。

……

顾思泽打开电视的时候,新闻联播已经结束。

他连天气预报都没有赶上。

算起来,这长久以来的习惯,也变得愈加难以坚持。

过几天又要找苏月瑶借笔记抄录学习。

顾思泽也不知道,她是如何坚持下来的。

没有手机和电脑,晚间的生活有些枯燥乏味。

无事可做的顾思泽,只好利用煤炉最后的热量烧了锅热水,打算先去洗漱。

他有个习惯,洗澡的时候会将换下来的衣服一起洗了,省时省力不拖沓。

洗完澡,顾思泽将衣服在前院走廊晾晒完,顺手掐了两朵栀子花。

他将花浸在水里,用搪瓷碗盛着,打算拿回房间摆在窗台。

花嘛,不摘下来细细欣赏,凋谢了未免太过浪费。

经过二楼。

顾思泽发现妹妹不知道从哪找的纸条,在选定房间的门上,贴上了【顾思贤的房间】。

真是机智。

这丫头竟然早早做好标记。

家里就四口人,有什么好争的,小孩子的幼稚。

这几年吃穿住用不缺,妹妹也与顾思泽记忆里的干瘪丫头,有了极大的不同。

然而在他的印象里,顾思贤始终还是那个见到父母争吵,会吓得哇哇大哭的小丫头。

每次都会掉着眼泪,不知所措地到处找哥哥。

然后,顾思泽会捂着她的耳朵躲进房间,给她唱歌讲故事,直到小丫头哭累了睡着。

前世,妹妹一个人周旋在父母之间,想必也是受尽委屈。

顾思泽没来由的,觉得自己终是亏欠妹妹许多。

想到前世父母剑拔弩张的糟糕关系,他也是黯然叹息。

如今,应该算是成功救赎了吧。

……

关于这栋房子,顾思泽最满意的就是三楼的空间。

除了分隔成两个房间之外,还有一个不到三十平方的露台。

观月,听雨,种花,赏雪……

顾思泽心想,自己重生后,总该能提前享受到退休生活了吧。

将搪瓷碗盛着的栀子花,放在窗台摆好。

天蓝色的窗帘,飘然荡起。

轻柔的夜风,携着栀子花的香味,散在房间的每一处角落。

顾思泽从书桌的抽屉,将剩余不多的钱,数也没数一股脑塞进书包,还补充了两包红塔山香烟。

身上没钱没烟,他不踏实。

他前世因病早早戒了烟,重生后,也没有复吸的想法。

烟可以不抽,但不能没有。

烟搭桥,酒铺路,人情世故离不开这玩意。

顾思泽私底下见着抽烟的老师,哪怕是校领导,他都敢上前递根烟,闲聊打招呼。

诚然,这样的举止,也引来颇多调侃。

其中不乏背地里的奚落和讥诮。

只是,顾思泽不在乎。

卧室布置得简单,一张书桌配书柜,外加实木单人床,再无其他。

过完这个夏天,顾思泽自己都不知道,每次回来会呆上多久。

因此,并不打算过多装饰,还是留给妹妹以后去折腾。

唯一的抽屉上锁后,将钥匙放进床底下的铁盒子里藏好。

顾思泽没有写日记的习惯,他打开风扇,翻起文选白皮书,再次温故而知新。

临近9点30分。

顾思泽在露台上摆上一张竹床,找出提前准备好的蚊帐罩上。

今天清晨,天还没大亮,他4点就偷摸着出门。

要不是因为长相周正,加上随身有钥匙证明。

顾思泽差点被打扫卫生的保洁师傅,给联手逮起来。

没辙。

这几年人们的安全意识太强,巷子里稍微陌生些的面孔,都会被拦住盘上几句。

皎洁月光,将地面照得亮堂。

顾思泽钻进蚊帐,掖好纱帐的四角边缘,防止蚊虫乱钻。

夜风拂过,他躺在竹床上,顿时感觉暑气全消,连风扇都显得有点多余。

不知过了多久,巷弄不再喧哗。

漫天星光,啾啾虫鸣,迤逦,悠邈。

夜如水,昏沉入梦。

……

顾思泽是伴着生物钟,闻着栀子花的香味醒来的。

睡在露台唯一的缺点,有时运气不好,会被突如其来的雨水淋醒。

今天又是一个晴朗天气,顾思泽再次幸运得睡到自然醒。

少年人精力旺盛,起床的时候,总是会斗志昂扬地面对一切。

顾思泽活动拉伸着身体,借此转移注意力,许久才缓缓消停。

他起床洗漱用的时间很短,推车出门的时候,才5点30分不到。

自从过上殷实的生活,顾思泽从不在家吃早饭。

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读初中起,他都是很早起床,每天在外不重样地吃,风雨无阻。

顾思泽有着成绩保底,也没人说他吃喝玩乐,虚度光阴。

这时期的餐饮小吃,讲究真材实料,没有掺杂任何科技和狠活,相当实在。

重活一世,顾思泽想得通透,该享受就享受,该偷懒就偷懒。

钱挣了就是用来花,追求的就是自由洒脱,没必要委屈自己。

追求进步,不妨碍享受人生嘛。

今天是9号,周六,不休息。

这年月,所有的企事业单位,学校都一样,每周固定礼拜天休息。

顾思泽要去的地方是老城区的灯笼巷,那有一家名声很响的汤圆店。

曲杨的很多街道巷弄都是有着各自的历史来历。

灯笼巷最早以巷子里有家百年灯笼老店闻名,其内不乏书店、茶馆、杂货铺之类熙熙攘攘的繁闹之地。

临着的小吃街叫白云街,两旁都是平房民居,近年也是成了闻名遐迩的美食一条街。

80年代岁月变迁后,灯笼巷改造新建了电影院,旅社,澡堂,百货公司,副食品大楼等建筑。

每逢节假日人潮拥挤,热闹非凡。

顾思泽穿街过巷紧赶慢赶,等到了汤圆店的时候,门口早就排起长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