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0章 太监之争(1/1)

“你这脾气还真有点看破凡尘的佛性,怎么要不给你剃度一下,老衲收你为锁门弟子,传你佛法?”姚广孝呵呵调侃起来。

“算了吧,你那破门,有家宝帮你关就行了,不缺我。”林川笑着站起身来,准备离开。

“国柱爷,在朝为官,如履薄冰,老衲也没什么能帮你的,只能每天为你多诵一段经文,求佛祖保佑你了。”以姚广孝的地位与繁忙程度,能给他念经已经是运气来了。

“我谢谢你,你还不如搞点银子把菜钱结一结。”林川挥手道别,踏着马路上的积雪,赶着马车,往回赶路。

老和尚和师父吃得太素,都没有什么油水,林川估计到家门口就得饿肚子了,还是要跟奥雅整点宵夜才行。

但林川还没到门口,就见到了一辆皇家的马车停在那里,身披厚棉披风的老公公,刘金宝就站在马车后,手里盘着一个袖炉,缓缓来回踱步,脚下的积雪都被他踩成冰了,真怕他给摔倒了。

“刘公公,您怎么来了?”林川赶忙下车上前打起了招呼,“这外面天凉,来来来,我们移步进去坐坐。”

“不坐了,不坐了,奴才是带着皇上口谕而来的。”刘金宝公公跟林川也算旧相识,过去关系就好,但因为是宦臣,要注意分寸,两人间多为点到为止,相处融洽。

“皇上有交代?”林川甩了甩袖子,想寻块干净点的地跪着接旨。

“国柱爷别客气了,只是口谕,奴才站着说,您也站着听吧。”刘金宝就是如此贴心,林川其实也是这个意思。

“皇上有令,恰逢瓦剌特使巴噶木即日到京面圣,特召右国柱方渊回朝负责接待,彰显我朝国威。国柱爷,巴噶木大人还有6天就要到京了,我们也赶快出发吧,不然要是耽误了日子,可就要担罪责。”这才是刘金宝过方府而不入的原因,他就没打算在这歇息一晚。

“金宝公公,我知道你很急,但请先别急,我就不明白了,送个信而已,干嘛您老人家亲自过来?”林川也是好奇,像这种事情,随便找个公公不都能干,刘金宝公公今年已经快70岁了,还要奋斗在跑腿的一线,着实和他的身份有些不对称。

“唉,家家有本难念经,您想听,奴才想说,可是时候不等人,国柱爷还是快快安排一下,随奴才即刻启程,奴才在路上再跟你多唠叨几句。”

刘金宝敢情就是专门跑出来诉苦的,林川也是快快回府里跟奥雅交代了一番,行李什么的都没带,就这么出门了。主要林川有次元空间,吃得喝的穿的用的应有尽有,京师也有属于方渊的府邸,真不缺什么,所以才能洒脱的出门。

刘金宝公公打算连夜赶往渡口,明早天亮以前就能登上前往京师的大船,快的话,5天就能到达京师。

这次出门,刘金宝公公只带了两个跟随自己多年的小太监,一个赶马,一个服侍在身侧,作为传皇帝口谕的掌印公公,属实寒酸了一些。

但这样出行,刘金宝公公心里踏实,马车上烤着火笼,行进中,他还专门给林川泡了一杯热茶。

“国柱爷,尝尝老奴的手艺如何?”刘金宝过去可都只伺候万岁爷,太子爷,最多捎带上好圣孙,像这样给一位大臣泡茶,还是头一回。

“香,金宝公公不论是水温还是茶叶分量,掌握得真是炉火纯青,晚辈佩服佩服。”林川绝非恭维,刘金宝这一手泡茶的功夫,他说大明第二,真没人敢说第一。

“老奴15岁进燕王府当差,不像郑公有领兵远洋之能,除了伺候人啥也不会。承蒙万岁爷看得起一直带在身边,深感圣恩。”刘金宝这话说得竟有几分凄凉之感。

“金宝公公,你我也不算是外人了,现在的紫禁城很乱吗?”林川直接开口问询。

“唉,东厂势大,人心散了,谁都想学刘安的百战奇谋,谁还想学老奴这一手端茶递水的功夫?”刘金宝唏嘘不已,见林川的杯子空了,又给他满上了新茶。

在刘金宝公公娓娓道来下,现在的东厂在紫禁城简直就像现代男团一样受欢迎,只要没有鸡儿的宦官,不论品级年龄,都想调职进入东厂。他们有属于自己别样的黑色朝服,有别于其他的公公,穿上那一身黑皮,一个个跟锦衣卫一样神气。

最重要的是,刘安真的得宠,每日都有单独面圣的机会,汇报天南地北的情报。刘安昔日在伺候谷王朱橞时,就极善于收集各方阵营的情报,现在位列东厂厂公更是如鱼得水,不少官员与恶吏,都是通过刘安的调查锒铛入狱,为朱棣巩固政权功不可没。

正所谓人比人气死人,刘金宝公公现在是越来越失势,刘安就是越来越得势,待在宫里四周全是眼线,就连蹲茅坑都会有人记录,索性眼不见心不烦,刘金宝公公抢了一个送信的差事,跑出来跟林川诉诉苦。

“现在啊,满朝文武百官怕东厂胜于怕锦衣卫,萧何此人虽秉公执法,但还有一些规矩,至少会给大家留一点脸面,如果是不伤大雅的小错,措辞也很谨慎,避免惹恼圣怒,滥杀无辜。

可刘安就不一样了,他是稍有不顺眼的官吏,处心积虑挖黑料也要铲除异己。万岁爷还很吃这一套,弄得现在多少官员寻着法子给刘安送礼投靠,阉党,可不是说没宝贝的才算阉党咯。”

刘金宝公公之所以什么都敢跟林川说,是很明白,这朝野上下,夏原吉都有可能去跟刘安告密,但林川是绝对不屑于这玩意的,毕竟当初就是林川把他给嘎啦!

“自古宦官干政,都是败国之相,万岁爷这都看不懂吗?”林川记忆里,朱棣也不是这种糊涂的昏君。

“说到这,老奴也不得不佩服刘安的手段,都说结党营私,他确实在结党,却并未谋取私利,皇上的赏赐,他也很乐于赏给下人,每次三餐与公公们同食,也不饮酒,确实堪称我辈典范。”刘金宝讨厌归讨厌,但对于刘安的职业操守还是认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