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8章 因利而聚(1/1)

听到内务府竟然给玉隐准备了这么多嫁妆,一群人眼中都带着诧异。

只可惜这话都已经放出去了,她也不能收回,甄嬛见状便要从玉娆手里拿回单子。

这些东西给出去,她永寿宫的私库都得减一半。

玉娆眼睁睁看着这些东西给玉隐,心中妒忌无比。

剪秋看着三姐妹各有心思,当即笑道。

“这内务府本来是准备两箱,可皇上和皇后娘娘,念及玉隐姑娘陪伴菀贵妃多年,所以便加了两箱。”

“娘娘看一下这单子可还有什么问题。”

“要是没问题,奴婢就回禀内务府一声。”

甄嬛看着那单子,心里在滴血,却不得不挤出笑脸回应道。

“多谢皇上和皇后的关怀。”

“这单子本宫看了,没问题,就按照这上面的办吧。”

等送走剪秋,甄嬛整个人都蔫儿了。

她的钱财就这样没有了,可是当着玉隐的面,她还得做出一副长姐大度端庄的模样。

甄父甄母还等着她解释,玉娆为何会变成禧贵人。

甄嬛也只能无奈说出了缘由。

听完她的话,甄父一脸懊恼,甄母则抱着玉娆一脸伤感。

这后宫有多险恶,她们深有体会。

且不说当初甄嬛在宫中如何得宠,还不是被赶去甘露寺吃苦三年才回来,所以不想让小女儿也遭受这份罪。

“你姐姐当初选秀入宫,与我们分离,我与你父亲心中就时常惦记。”

“如今你又进宫,这万一出事,便是要我和你父亲的性命啊!”

甄母眼眶泛红,看着玉隐和两个女儿相似的脸,心中涌起一阵不满。

从前在府中,她便注意到甄远道对玉隐的关照。

当时只当是孩子小,她也没太在意,如今察觉不对,甄远道还有事情瞒着自己。

看着母亲伤心,甄嬛脸上满是无奈。

想要说些什么,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所幸一旁的甄玉娆还算没有彻底离心,眼瞧着甄母担忧自己的未来,她也是强忍伤心安慰道。

“母亲别担心,皇上如今对我还算不错,让我和姐姐同住永寿宫。”

“只是女儿以后不能时常出宫看望父亲母亲,不能在你们膝下尽孝了。”

甄玉娆说着,悲从中来,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掉。

母女三人抱成一团,伤心不已。

甄远道本也想上前安抚一二,可是瞧着玉隐站在自己身边,一脸期盼的模样,便停下了动作。

只是无奈的摇摇头,嘱咐道。

“嬛儿,你妹妹跟着我们吃了不少苦,如今她入了宫,只怕会被人针对。”

“你这个做姐姐的,就当是替我和你母亲多多照顾她些。”

“我们什么也不求,只求你们几个孩子,能平安无事。”

甄远道的话,将甄嬛架了起来。

不用他说,甄嬛自会护好玉娆。

“父亲这是哪里话,咱们是一家人,玉娆是我亲妹妹,我自然是会护着她的。”

“不过如今父亲和母亲住在客栈,也不是长久之计。”

“皇上已经下令,让人重新修葺甄府。”

“父母也能在京城颐养天年了!”

甄嬛坐在甄母身边笑着说道。

皇上看在她和玉娆的面上,将父母接回来,不必再去宁古塔受苦。

她们一家人总算是可以团聚了。

一旁的甄父闻言,心中感慨万千。

他一心为国,从未贪污受贿,却被同僚构陷。

皇上没有明察,还将他一家老小发配宁古塔。

甄远道如今心中对朝堂已经没了惦记,只想安稳生活。

“皇上能恩准我们进宫探望,这已经是天恩了。”

“哪里还敢奢望在京城中长住啊!”

“能看到你们几个和外孙女都安好。”

“为父是老怀安慰,不求其他了。”

三姐妹听到甄远道的话,各自脸上露出伤怀。

甄嬛当即站出来道。

“既然你们已经回来了,我和玉娆绝不会再让你们回那穷山恶水之地。”

“趁着这次家人团聚,女儿一定想方设法,求皇上彻查当年之事。”

甄玉娆立在一旁,忙拉着甄母的手道。

“女儿也不想父亲母亲再去那苦寒之地。”

见自家女儿如此懂事,甄父甄母一脸欣慰。

......

剪秋送完礼,便赶回桃花坞给宜修禀报。

得知甄家父母对于玉隐的态度,宜修淡然一笑。

“那嫁妆的事情你可说了?”

说起嫁妆礼单,剪秋忙道。

“娘娘您不知道,菀贵妃她们得知这嫁妆有十二箱,那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要不是奴婢搬出皇上来,只怕她们还真想收回去。”

闻言,宜修不紧不慢喝着茶。

“左右都是要进王府的,本宫才不管她们给多少。”

“沛国公给孟静娴的嫁妆也不少,本宫帮她做上侧福晋的位置,也算是给足了她家颜面。”

“便是要让众人都觉得沛国公府是支持本宫的。”

“等玉隐入了果郡王府,甄嬛身边便再没了可用之人。”

“不对,倒是多了个甄玉娆。”

见她茶杯空了,剪秋走上前,为她沏一壶热茶。

“娘娘给孟静娴的贺礼,奴婢已经让人送去了。”

“沛国公夫妇倒是极为客气,想来以后咱们有事也可以让她们去办。”

对于剪秋的话,宜修只是轻笑一声,默默摇摇头。

“剪秋,你要记住,这世上没有心甘情愿帮你的人。”

“只有为了利益帮你的人。”

“本宫与她们不过是各取所需,如今全了她女儿一桩心愿,他们也答应帮本宫在朝堂上开口。”

剪秋站在一旁听着,心疼的看着自家娘娘。

明明就是皇后,却还要隐忍。

“娘娘,奴婢就是心甘情愿的,只要娘娘去哪儿,奴婢就去哪儿。”

宜修闻言,微微一愣。

她与沛国公夫妇不过因利而聚,能有几分真心。

不过她这也是为了弘晖将来打算。

眼见着几个阿哥再过几年就要开府了,皇上又迟迟没有立下太子,宫里不少有阿哥的人都在蠢蠢欲动。

她自然要未雨绸缪,替弘晖安排好。

沛国公两朝老臣,纵然现在的家主在朝中位置不高,好歹能说上话。

更重要的是,她要在朝中安插自己的人,不至于落得个被动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