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张辽的新任务(1/1)

从董恒与张辽结拜为兄弟.

已经过去了几日。

这几日来,董恒一直忙于熟悉新的工作岗位。

在与蔡邕一番商议之后。

董恒的工作,大体就算是定了下来。

主要是,负责皇宫的戍卫。

不过,并不是皇宫的全部,而是其中一部分。

整个大汉皇宫的面积非常大,宫殿也非常多。

而负责守卫皇宫的禁卫有很多。

董恒只是领了其中一支。

只是这一支负责的皇宫的外围地带。

真正内部,则是其他的禁卫负责。

不过,事实上,这也是董恒自己的选择。

按照蔡邕的意思,董恒完全可以不用辛劳,做一个闲散的郎官就行了。

不过,经过上次在蔡邕府里一番交流后。

蔡邕明白董恒志向远大。

自然也不再反对。

董恒心里很清楚,若是浑浑噩噩度日,这日子没几天就到头了。

必须得想办法,掌握些权力。

既然负责守卫皇宫,那自然就能统领一部分禁卫军。

虽然,可能人数不多,但是只要有,就是一个好的开始。

让他意外的是,自己这次统领的禁卫,人数还不少。

竟然有一百多人。

对于一个统兵新人来讲,一百多人也已经不少了。

董恒对自己的新职务,非常满意。

对蔡邕,他还是很感激的。

毕竟,安排他统领这么多禁卫,显然这已经是蔡邕的最大努力了。

实质上,蔡邕虽然名为左中郎将。

但是,这只是一种职务,根本不是派出去打仗的中郎将。

因此,实际上是没多少兵权的。

而且,这些禁卫,都是多年守卫皇宫的老卫士了。

基本上,也不需要董恒过多操心,他们就会把工作做好。

每日里,董恒主要是常规巡视,确保皇宫守卫执勤过程中,没有什么纰漏。

同时,对一些应急情况做一些处理。

若有重大情况,及时上报就行了。

不过,董恒心里清楚。

如今的皇宫守卫,要说没有什么纰漏,那肯定是扯淡。

自董卓入京以来,已经把大部分皇宫禁卫军统领更换为他的人。

目前皇宫,董卓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如入无人之境。

不过,目前的皇宫,也没有想象中,全都换成了董卓的人。

更换的只是一部分领军校尉。

至于底层禁卫,也都是没有变的。

而且,有些关键的位置,董卓目前也没有改变领军校尉。

这也是因为朝堂上的阻力。

虽然,董卓权倾朝野,但是,想要完全说了算。

目前还是不太现实的。

而且,若是董卓全面更换禁军。

那就摆明了谋朝篡位。

到时候,必定群起而攻之。

董卓显然不会这么做。

......

董恒对于自己统领的禁卫,是非常感兴趣的。

随着一段时间的相处,与手下的一群禁卫军,已经混的很熟悉了。

由于,他没有名气。

那些禁卫军并不知道,他们新来的少年郎官,就是权倾朝野相国董卓的儿子。

以为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将官。

于是,全都很喜欢董恒。

当然,这也因为董恒没什么架子,经常与守卫禁军一起吃吃喝喝,完全不像什么大人物。

在禁卫们眼里,像那些出自于世家大族的官员,是绝对不可能把他们这些底层禁卫放在眼里的。

在这段时间里,董恒与张辽也见过了几次面。

自结拜以后,张辽对董恒基本上毫无保留的信任。

有任何情况,都会主动与董恒进行商量。

而董恒也是一样,同样非常信任张辽。

他把自己的一些初步计划,以及后续的发展规划,也都一定程度上透露给了张辽。

当然了,董恒也是有些保留的。

毕竟,自己的有些想法,目前不现实。

有的地方,也难以给张辽解释。

就比如,没办法解释,接下来会发生十八路诸侯联合讨伐董卓的事情。

张辽在知道,董恒准备从董卓的名下独立出来发展,并且想要逐步掌握军队的想法后。

他表示全力支持。

张辽本身就是一个武人,行军打仗就是他最大的优势。

若是,用什么计谋,他虽然会一些,但是总是有些差距的。

而董恒想要掌控军队,张辽非常高兴,这正是他发挥自身优势的时候了。

只是,如今他依然没受到吕布的重用,还是负责押运粮草的小军官。

实质上,手底下,也就只有一支几百人的可信部下。

若是,此时投奔董恒,能起到的作用有限。

更主要的是。

目前,吕布的并州军,一样是董卓的部下。

没有董卓的调令,他也难以到董恒身边。

再说了,董恒现在还没有领兵的职务,难以掌兵。

两人一番商量后,最后决定。

董恒负责想办法,早日获得掌握兵权的职务。

而张辽负责,在并州军里暗地拉拢一部分可信之人。

将他们收归在自己的名下,或是暗地里组成同盟,待机会一到,到时候一同跟随董恒。

同时,张辽将积极的想办法,获取吕布的信任。

争取在并州军中,提升自己的职务和地位。

这样,可以率领更多的军队。

在两人谋划的时候,董恒给张辽列了一个名单。

按照董恒的说法是。

这个秘密名单都是并州军最值得拉拢的武将们。

张辽一看,大吃一惊。

他看到,在董恒给的名单里,有很多自己熟悉的名字。

比如高顺、臧霸、宋宪、魏续、曹性、郝萌、成廉等人。

这都是并州军的勇将。

张辽没想到,董恒对并州军如此的熟悉。

心里不禁暗暗惊叹,看来自己这个结拜的义弟,早就开始谋划起了并州军。

如此可见,其智谋当真是让人惊叹。

董恒在他心里的形象也愈发的高大起来。

对董恒描绘的未来,他有了更大信心。

在暗暗记下了这些人的名字后,张辽决定,自己一定要想办法,把这些人拉拢过来。

......

对于拉拢并州军高层的谋划。

董恒个人是没有太大信心的。

这并不是说,他对张辽没有信心。

而是,目前自己还不足以让更多人效忠。

虽然他是董卓的儿子,但是是私生的。

虽然他也有官职,但是目前还太小。

董卓在自己的核心团体里面,也没有正式的介绍董恒。

相当于说,自己目前根本没有进入到董卓的核心圈子。

就这么一个尴尬的身份,怎么可能能拉拢到人。

更何况。

就算是董卓亲自拉拢,恐怕这些并州军的高层将领,也不会直接投入董卓的西凉军。

当然,这是个假设。

董卓目前也不好大面积的拉拢,毕竟吕布是他的义子。

若是摆明了架空吕布,恐怕吕布当场就得干出“灭爸”的事情来。

不过,不管如何,让张辽放手去干。

有结果自然是好,没有也不是很亏。

董恒很清楚,目前最为重要的是,自己要提升地位,要早日能领军。

否则,做什么都很难。

这天,董恒正在皇宫巡查。

都是常规巡查,基本上没什么情况。

这时。

一个太监鬼鬼祟祟的来到了董恒身边,在东张西望后,暗地递给了董恒一个帕子。

在董恒拿到后,那个太监,悄声道:

“董中郎,太后有请!”

“太后?你说的是何太后?”董恒不由得一惊。

自何太后被废了以后,因为新皇帝刘协的母亲已死。

暂时,还没有什么太后。

显然,这个太监说的太后,就指的是何太后。

“还请中郎,赴长秋宫密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