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生辰宴会(1/1)
六月二十四日,依旧是万里无云的晴天,纪清越请了几个闲汉帮忙把樱桃树连带花盆搬上驴车,然后跟着李三郎一起去参加平遥侯府为小孩举办的生日宴。
出于谨慎,纪清越不仅重新蓄上虬髯,还用青黛粉和米粉给自己化了妆。
大胡子打理不好很容易将人显得邋遢,他花费一番功夫用剪刀细细修理一遍,初生的胡子短短一小截,给两腮和下巴增加一些遮挡,不熟悉他的人大概率是认不出来的。
两人都穿着圆领袍,颜色和花纹都不同,一个靛蓝云雀纹一个绯红祥云纹,佩戴的幞头与其他饰品大差不差,唯一不同的是李二郎腰间挂着的一只荷包,里边装着半片铜鱼符
那是三郎作为官员的身份凭证,每日入宫上值都要带着,不能轻易离身。
兄弟俩都是高挑的身材,十八九岁的李三郎开始显现自身的基因优势,身高已不知不觉间慢慢超过纪清越。
也许是结束艰苦的读书生活,不怎么长肉的身子渐渐鼓起来,李三郎从徒有纤瘦的大骨架长成人高马大的衣架子。
因为做官,气质更加锐利,明明是同一件衣服,间隔几个月再穿上身,已是千差万别。
靛蓝色衬得李三郎更加沉稳,反倒是作为兄长的纪清越一身绯红色显得是那样活泼灿烂,与初见时别无二致。
真好啊!
兄弟俩坐在驴车上一边赶车一边互相夸赞对方。
这项比赛李三郎自然是比不过纪清越,最后李三郎被夸得连连求饶:“阿兄莫要再夸了,再夸下去我怕是要上天摘太阳摘星星了!”
“哈哈哈哈哈!我家三郎自是优秀!”面对脸皮薄的李三郎,纪清越大方放过,转而认真驾车前往通化坊。
等驴车拐入朱雀大街时,行人和车马骤增,拉着一棵树的驴车混在其中变得与众不同,所到之处引来无数人好奇诧异的目光。
经过浇水施肥的樱桃树已经恢复生机,挂满鹌鹑蛋般大小的小樱桃如同一颗颗红宝石,鲜艳欲滴,枝头随着驴车摇晃着前进一晃一晃,时不时落下几颗熟透的樱桃惹得路人哄抢。
进入通化坊的车桥比平日多,登记查问花费不少时间,他们大概都是要参加侯府生辰宴的人,有单独骑马乘轿的,有驾车结伴的,也有一家子组成的车队,可都没有像李三郎和纪清越这样声势浩大,在露天驴车上放着一棵不高不矮的樱桃树,即使远远跟在车后,也会被这样一幕惊吓到。
“小姐,你瞧!”
一辆小巧的马车紧紧跟随车队缓慢驶入通化坊,车队有旗帜警戒开道仪仗守护两侧。
是左仆射大人的旗帜。
陆绿从侍女掀开的竹帘空隙中望向前方,只见前方马车的车顶上突兀地“长”出一顶树冠……?
随着前行,树冠不断抖动,乍的一看只觉得诡异得很。
兔轮一边驾驶马车定睛细看,一边给自家小姐说明情况:“小姐,那棵树……似是一棵樱桃树……!”
同坐在车厢里的虎啸忍不住吐槽:“搬这么大棵树做甚么?买树也不是这般买的呀!”
寻常人买树不是买树苗就是买修剪后的大树,很少这样分毫不差地完整搬运。
随即,树冠跟着车流拐了个弯进入另一条街道,虎啸像是猜到答案,忍不住看向自家小姐,惊呼道:“他们莫不是也要去侯府?!”
……
通化坊的面积在一百零八坊中算是小的,只有八百亩,坊内设有唐代朝廷最高等级的驿站\"都亭驿\",负责国家公文传递、官员接送及贡品运输,故而又有“驿坊”的别称。
其中,平遥侯府占地面积达整个里坊的六分之一,在长安镇这样寸土寸金的地方,府邸比江南富商赵家的宅院还要宽阔。
在长安这样的富贵地,光是有权有势不足以拿到这种面积的宅邸,还得受宠。
等级森严的长安城里,不同阶级之间遵循着不同的规制,突破阶级所在的规制往往是要承担额外风险的。
平遥侯府之所以能够不按常理突破建制,是因为有功。
纪清越和李三郎驾驶驴车进入平遥侯府大门前的小广场,这里是用于停车落客的地方,站在空地上一眼便看到侯府与众不同的大门。
侯府的乌头大门宛如一座气势恢宏的黑色巨阙,庄重威严地屹立于宅院之前。
大门两侧各立着一座高大的石狮,石狮雕刻得极为精细,瞪着铜铃般的大眼俨然一副怒目而睁的神态,威严肃杀之感显现。石狮基座之上刻有精美图案,寓意美好而深远。
两只石狮犹如忠诚的卫士,日夜守护着侯府。
一位衣着华丽妇人与杨瑾瑜错开一小步,并排站在乌头大门之下,迎接参加生辰宴的客人。
两人身边跟随无数仆从,等客人与侯夫人和小公子寒暄几句后便接过礼物,随后带领客人入席。
就像纪清越一眼就看到彻底改头换面的杨瑾瑜,杨瑾瑜也是一眼就注意到那棵与众不同的樱桃树!
车上的两人一人是李三兄,另一人一定是纪阿兄!!
杨瑾瑜不动声色地将手伸入袍子下摆,狠狠掐了一把大腿,这才压抑住内心的激动和眼眶里的泪水,没在这样重要的场合下失态。
纪清越与李三郎顶着众人集聚而来的强烈视线牵着驴车缓缓走向侯府大门,同是参加宴会的其他客人忍不住咋舌,他们都被这样不按常理出牌的礼物吓到了。
“李大人安好!”杨瑾瑜朝李三郎标准地行礼,眼睛却瞥向一旁胡人打扮的纪清越。
纵使纪清越化了妆,可杨瑾瑜还是在他走近之后认了出来,就是纪阿兄!
随后两人先是与侯夫人和杨瑾瑜行礼,然后再介绍起纪清越的身份。
侯夫人看上去很年轻,不同于其他闺阁女子,贵气之中英气十足,待客有礼且处置利落:“承蒙李大人在山单对瑾瑜的照顾,感谢普彦郎君为瑾瑜费心准备礼物!”
几句寒暄后,侯夫人淡定地吩咐总管派人将驴车上的樱桃树搬到杨瑾瑜的院子里,等小公子回去后决定种在哪里。
驴车经由小厮赶到侯府的马厩,而两人在侍女的带领下进入侯府。
步入府内,跟随侍女在回廊中穿行,不久便进入中堂,正是举行宴会的地方。
侯府之中的建筑大抵是以中轴线对称,中轴线之上的中堂虽然仅有一层,朱红色和白色的高墙与灰色的瓦片形成鲜明对比,显得巍峨肃穆。
两侧厢房对称而立,回廊如游龙盘旋,将各建筑串联到一起。
青砖铺地,石阶雕花,廊下悬挂着青铜风铃,清风拂过,叮咚作响,为肃穆增添几分灵动。
回廊之中,亭台错落于荷塘之畔,池水倒映着雕梁画栋,游鱼穿梭于睡莲之间,更有“四合为庭,山水入怀”的精巧设计——假山以湖石堆砌,形态如云似兽,山间凿泉引水,潺潺之声与檐下竹帘轻摇的节奏相和,恍若自然与人工的合鸣。
西域石榴树缀满红果,南诏的紫竹摇曳生姿,波斯进贡的琉璃灯盏置于亭中,只待夜色降临时,光影交错,如坠星汉。
行至中堂,仅一层的建筑远比寻常宅院要高,堂内藻井穹顶如天幕,绘有二十八星宿或祥云瑞兽,中央悬挂着水晶灯,烛火摇曳间,光影在壁画上流转,仿佛壁画中的乐舞神仙亦随之翩跹。
堂内中央的舞者身着霓裳,裙裾如云,和着胡琴琵琶声,轻盈地旋转跳跃。
一些兴致高涨的客人面对美景与没人,坐在席间也忍不住赋诗歌唱。
侯府不似赵宅,不可随意走动,可是仅从侯府呈现出的一角,也能窥探出整个侯府的精致与华丽。
纪清越和李三郎由侍女领入席间,落座后忽然发现这场宴会并没有严格意义上地将男女划分开来,都是在这个宴会厅里一起吃饭,只在中央舞池左右各放置几张金碧辉煌的丝绸屏风,薄如蝉翼的丝绸柔软清透,席间的客人可轻易透过屏风看清舞池里的演奏,甚至能隐约看到另一侧席上的情况。
吃饭的桌子是低矮的局脚食桌,搭配一张矮上半分月牙凳,看得出来是一人一桌的分餐式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