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李良玉 下)(1/1)

贾蓉安静听孙权继续讲。

“一般身为女子遇到这等惨事也无可奈何,偏偏“女将军”不是普通女子,收葬马家全族之后,“女将军”发誓要为未婚夫报仇,在池店镇拉起一支民间队伍哪里有倭寇登陆他们就往哪里抗倭,短短五年队伍壮大到五百人,由于他们使用白杆枪对敌,被称为“白杆军”,去年布政史大人感念其事迹,上报兵部将白杆军收编为福建地方抗倭军。”

孙权神色感慨,眼中透着对那个女将军的敬佩。

贾蓉沉默,女将军?听着像后世明朝末年秦良玉的事迹呢?

果然不管在什么时空都不缺乏巾帼英雄。

“孙大人见过女将军么?”

女人能做到李良玉的程度已经胜过绝大部分男人,贾蓉对李良玉好奇心爆棚,蜀中苗裔?暴龙?

“泉州府屡遭倭寇袭扰,白杆军又发迹在泉州府下官自然见过,那是个一等一的倾国倾城,在咱们福建不少未婚男子做梦都想求取女将军,可惜女将军曾言想娶她除非拿一百个倭寇人头做聘礼。”

贾蓉忍不住调侃:“岂不是堵死你们福建男子汉的路?一百个倭寇人头可不简单。”

孙权叹道:“谁说不是,此言一出大家伙都知道女将军无成家之念,就算有那种色令智昏之辈慑于女将军的威名也不敢强娶,说起来女将军今年该二十有一,年纪不小了。”

二十一岁?

在大夏二十一没成婚算老女人咯。不过二十一岁率领五百多人的队伍抗倭,真真的女中豪杰。

“巾帼不让须眉,若有机会孙大人日后在物资上可多给女将军支持,上报福建都指挥司即可,本侯会打招呼。”

女子带兵总归不容易,虽然民间队伍,贾蓉愿意给予支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福建都指挥司归贾蓉南直隶五军都督府管辖,帮助白杆军就一句话的事。

孙权郑重的表示明白。

一夜无话。

第二天中午贾蓉和孙权回到泉州城,将近一个月忙碌铁打的身子也觉得累,必须好好休息。

“你这一去许多天都不带我,哼。”

房间内,苏小婉和贾蓉躺在床上,越发出落的亭亭玉立的女人挂在贾蓉身上埋怨着。

自来江南后,苏小婉先在苏州娘家呆了一段时间,之后准备去金陵的时候得知贾蓉要来福建,便和苏洵到泉州等他。

贾蓉宠溺的替苏小婉滑落肩头的薄纱整理好搂紧些,有种养成系的愉悦:“穿好,天气越发冷起来,当心风寒。”

苏小婉脸色晕红,她本就不是真生气,而且贾蓉已经赔过罪,又感受到男人的宠溺,心里甜甜的。

“什么时候回金陵,我想姐妹们了。”

贾蓉把玩着女人的头发思考片刻:“过些日子,你兄长没主心骨,军港营造还是要再给他详细规划规划,赶在腊八前回到金陵。”

苏小婉知道正事不能耽误,挪过身子从枕头下取出信件递给贾蓉:“家里来信了,你看看。”

贾蓉仰了仰脖子,看到信封署名是湘云,接过来打开看,洋洋洒洒写了十多页,内容则是关于近期朝堂发生的事。

看完之后贾蓉不禁有些无语。

漠北局势变化都在意料之中,唯独九皇子的表现着实有些......

想想雍乾帝原本的打算,如今九皇子恐怕彻底丢掉了皇位继承权,察合台入侵并不算什么,顶多就没有料敌先机,可丢下漠南仓惶逃到凉州就是没有担当的表现。

察合台明显和阿速勾结,意在策应阿速部令大夏两万大军回援撤出漠北,威胁并不大。

至于湘云提到皇上有意对察合台用兵,很符合雍乾帝的作风。

如今朝堂彻底掌握在雍乾帝手中,新仇旧恨加起来,对察合台用兵势在必行。

站在贾蓉的角度,对察合台用兵完全可行,犯我华夏者虽远必诛,雍乾帝要忍下来倒会让贾蓉小瞧。

苏建接掌三省军政的安排非常妥当,有苏建坐镇不管是漠北还是察合台都不用担心,更不必说牛铁任招讨将军,作为兵部尚书的镇国公能不为儿子谋划?

贾蓉挺佩服雍乾帝在大是大非上的清醒,苏建加镇国公足够稳定漠南局势。

苏小婉凑在贾蓉怀里一起看信。

“夫君,科尔沁公主好不要脸,竟然主动向皇上提出和你联姻,幸好皇上英明。”

女人关注度和男人不一样,苏小婉气呼呼的说。

贾蓉莞尔摸了摸女人头,雍乾帝能同意才怪,一般两国之间联姻选的都是皇子,且是那种不受宠的皇子,他如今的地位,雍乾帝多疑的性子可不敢应允。

“夫君不说话是不是觉得可惜,科尔沁公主长得可不丑。”苏小婉小手握住男人的档把狐疑。

贾蓉翻个白眼,拨开作怪的手道:“玫瑰虽好看,但是有刺,乱想什么。”

娶科尔沁公主背后带来的好处是诱人,也要有命享,贾蓉没有谋朝篡位的想法,自然想平平安安过日子。

苏小婉撇撇嘴:“某人不会是招架不住吧?”

贾蓉翻身和苏小婉对视邪笑道:“那小婉试试能不能招架?”

“咦.....唔....哎呀,你别闹云姐姐还等你回信呢!”苏小婉难以招架男人的气息,夫君哪方面都强,她根本不能承受。

“不急这一会......”

回信是第二天中午送出的,一共三封。

一封写给京城的湘云,主要内容是他对京城局势的判断以及一些体己话。

第二封写给漠南的程强等人,让他们配合牛铁,镇国公府的友谊贾蓉很重视。

第三封则写给苏建,谈了一些对察合台用兵和漠北局势的看法,苏建算自己人,有他在将来太子登基的阻力会小不少。

局势发展到现在太子登基已经没有意外,赵戊构不成威胁,剩下来掌管刑部赵非,太子一系也不是吃素的。其他未成年的皇子还没成长起来。

至于太子什么时候登基,其实无所谓,严格意义上雍乾帝一直在位符合宁国公府的利益。

一朝天子一朝臣,贾蓉和雍乾帝配合的还不错,换个皇上来还真不一定有默契。

站队太子收益更多在下一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