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凯旋春明门(1/1)

翌日。

长孙晟率领的五百人使团离京前往扬州。

将有一支满载华夏商品的船队作为此次出使“中西之地”所用。

另外,商业司还将派遣数支船队同住。

于波斯国都泰西封筹建“西进商行”,作为商业司常驻中西之地商业机构。

以及常驻南西洲的“昆仑商行”。

与华夏商行相互接力。

将“海上丝绸之路”拓展至波斯海湾,赤海,甚至是地中海。

从此。

大周朝廷拥有一陆一海两条连接东、西方的贸易商路。

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之余。

也将促进华夏手工业繁荣,以及制造加工技术的进步。

从而带动华夏文化向上发展,不断升华。

航海司顺利设立。

基本架构确定,相关官员得以任命。

刘焯和宇文术也将前往扬州。

第一舰队将带着上千矿匠,相关采矿、冶炼工具,以及五千战兵进驻南西郡。

于那里的“黄金之地”探明矿脉,开凿矿口。

第二舰队带上农学馆的人员和经验丰富的农人上千人,还有五千战兵,进驻天府盆地。

第三、第四舰队沿着刘焯他们环球航行的海路西行。

抵达华夏岛后,分别前往南、北东洲。

开始对东胜神洲北道、南道实行官方管辖。

此行,两支舰队带去农业人员和中原的作物种子。

还有上千天文地理馆人员,以及一万战兵。

刘焯他们的首次环球航行是为探索先驱。

如今。

四支舰队出发,则是华夏经营海外领地的拓荒先驱。

他们就像文明的种子,亦如华夏文化星星之火。

带着华夏天子宇文衍的殷切期望。

沿着海路,驶向万里之外的远方。

这是一个伟大的开始!

也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

……

后续。

航海司还将组建第五、第六舰队。

从黄海至汉海,前往探索库页岛东北海域及其相关岛屿。

中洲陆地东极与北东洲西极隔着一处海峡。

在极寒的冬天,海水结冰。

海峡之间形成天然的冰桥,将两块大陆连接起来。

殷墟商人一千多年前就是从这处冰桥迁往东洲之地的。

不过。

这里纬度高,气候寒冷,走这条路无疑九死一生。

海水结冰,船亦不能通行。

若是沿纬度低一些的海域航行,一样风险巨大。

因为沧溟宗北部海域气候多变,海况复杂,多风暴,巨浪滔天,难以行船。

对于东北极地远海区域。

宇文衍也不是特别迫切去探索。

以当下风帆大海船的航行能力和探测手段,风险性极高。

哪怕到了后世。

那片区域也是人烟罕至的欠开发之地。

如此一来。

那里根本不用担心有人争抢,只需将其划入华夏版图即可。

宇文衍亲自将远赴海外的几波人员送离京城。

神情看似平静如水。

其实内心已是波涛滚滚,汹涌起伏。

这是华夏首次官方组织走出神州大地的伟大尝试。

足以载入史册的开创之举。

一旦成功打开局面。

必然将华夏民族推向寰宇至尊的无上地位。

惠及子孙后代成千上万年亦不是没可能!

这是华夏民族屹立世界之巅的绝佳历史时机。

拥有后世灵魂记忆的宇文衍,无论如何也不会放过这等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就算困难重重,他也会义无反顾地去做。

哪怕只是将华夏族群散布至世界各地。

那也是文明的火种。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十一月初五。

长安城,春明门外广场。

石台高筑,人山人海,锣鼓喧天。

每当这个时候。

京城百姓就知道,一定是有好事降临。

这次。

当然就是迎接押送高句丽俘虏的李靖,李渊,秦琼一行。

百姓们早就知道了军队大捷,覆灭高句丽的消息。

听说俘虏押送回京了,纷纷赶来看热闹。

在一众中枢大佬的陪同下,大周天子驾临高台。

成千上万的百姓目光熠熠,跪地行礼,口呼“吾皇万岁”。

正值壮年的宇文衍。

就是百姓心目中至高无上的天,是名副其实的仁君。

二十年来。

神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京城更是日新月异,一年一个样。

百姓们最为直观的感受就是生活好起来了。

这种好表现在衣、食、住、行方方面面。

以往,大家用尽身上的力气,也只是勉强活着。

当朝皇帝亲政后。

农商并重,使得国库收入逐年增长。

百姓的生活水平也随着水涨船高,这才体会到什么是生活。

“乡亲们平身!”

面对百姓,宇文衍总是用“乡亲”来称呼。

大家倍受感动,似乎一下子距离就近了许多。

觉得眼前的皇帝既是威风凛凛,皇气冲天,霸气无双的天子。

又是有血有肉,勤政爱民的凡人。

像天上的太阳一样耀眼,又似家人一般亲切。

高高在上之余,又让人感受浓浓的温暖。

数千人目露崇敬,齐声高呼的场面何其震撼!

随行的文武百官也受感染,举拳应和起来。

一时间,场面热烈非凡。

一炷香的功夫后。

宽阔平坦的“长洛官道”出现三道身影。

马蹄飞扬的声音清晰传入众人耳中。

“来了,来了,快看,那是李靖将军。”

“好威风啊!”

“唐国公李渊,当真一表人才。”

“咦,还有一位是谁?”

“这你都不知道?”

“山东历城秦琼,陛下钦点的未来之星。”

“听说此子出身寒门,如今一步登天,真是祖坟冒青烟了。”

“陛下看重的人,肯定有其过人之处。”

“纵横沙场秋点兵,亮甲神驹凯旋来,男子汉当如是也!”

……

官道两侧。

百姓们看着一马当先的三位将军议论纷纷。

李靖,李渊,秦琼纵马急驰。

远远便看到皇帝已经走下高台,向着他们挥手。

“末将参见陛下!”

一身戎装的三人飞身下马,单膝跪地行礼。

“哈哈,好威风的药师,叔德,叔宝。”

“快快平身!”

宇文衍畅怀笑,伸手将三人一一扶起。

而后,给了个大大的熊抱。

“谢陛下!”

万众瞩目下,皇帝的亲近之举势必增加他们的威望。

“咦,火器营刘将军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