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精神失常(1/1)

回想起那时为了凑人数的确强征了不少八九岁至十多岁的孩子入伍。

没想到这官吏的弟弟便是其中之一,只是面对众多孩童面孔,根本记不起具体是谁。

“哎哟喂呀……太疼了,救命啊,老爷快帮帮我。”

孙夫人在地上痛苦地打滚,血染红脚下的皑皑白雪。

孙雨桐立刻把头低下,然后悄悄往人群里缩。

可那官吏早就盯上了孙雨桐,一脚将孙夫人踢开后,从人群中抓出了他,冷笑说道:“这不是曾经兵部侍郎孙大人吗?怎么今日却像只惊弓之鸟,四处躲藏?拿出点昔日统领军队时的样子来啊!连十来岁孩子都不放过的人渣!若不是你,我的弟弟何至于小小年纪就被残忍杀害!”

提及死去的亲人,这名官吏双眼泛起泪光,对孙雨桐恨之入骨。

身旁同事见状,担心这样下去可能会闹出人命,虽然他们目前都是押送流放途中,但毕竟对方曾是朝廷官员,若是在路上将其致死也难以交代。

“好了卢烨荣,下手别太重,真打死了到了西南也不好办。”

有人劝阻起来。

卢烨荣啐了一口唾沫在地上,抹去眼泪,哪怕将眼前之人打死,也挽回不了弟弟的生命。

“加快速度前进,不想挨冻受饿的话就给我快点!”

剩余几名负责押解的官吏大声催促着继续赶路。

周家一直密切关注着孙家那边的状况,看到孙雨桐被官差打得狼狈不堪,梁思昭心中暗自发笑,觉得那是咎由自取。

紧接着,他脸上闪过一抹得意的笑。

“父亲,您还好吗?”

梁安宇,梁思昭之子,今年大约十七八岁。

以前在京城里是个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这一路上屡遭官差鞭笞,总算变得稍微收敛了一点。

见父亲脸上阴沉中带着微笑,他便走近父亲身边,希望能听些能让自家少吃些苦头的法子。

“知元啊,你来得正好,为父正想找你谈谈。这次遭遇流放抄家,我周府只不过是无辜受害者,这几天为父思考了一些事情。”

梁思昭缩了缩脖子想抵御寒冷,无奈北方的寒风过于凛冽,脖子还是冷得要命。

“爹,您究竟发现了些什么?我又冷又饿啊。”

梁安宇颤抖着说。

“我想明白了皇上如此处置我们背后的缘由,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说着,梁思昭望向不远处正受难的孙家人。

听见这话,梁安宇顿时提不起兴趣来;对于他来说,比起皇帝那不可捉摸的心思,一个热乎乎的大包子更加吸引人。

察觉到儿子心不在焉的态度,梁思昭只感到头疼不已。

毕竟他是家中老父,妻妾儿女众多,而梁安宇作为他的小儿子从小备受宠爱,现在面对困境却帮不上忙。

想到这里,如果当初不是因为受到凌家连累,他的幺儿也不会沦落到这般田地!

鉴于小儿子难以依靠,梁思昭转而寻求长子的帮助。

梁安妄显然比弟弟稳重得多,“父亲,我们真是冤枉极了,在朝堂上和凌氏原本就势不两立。按理说,皇上对付他们家时,不该把咱也牵扯进来吧?”

听到这里,梁思昭满意地点头:“不错,你能明白就好。正因我们是对手关系,才迫使皇上下决心牺牲我们家族,这也是最近我才意识到的道理。”

“您的意思是……”梁安妄急切追问。

“哼,凌氏依仗军功妄图在边境称雄,却不料因此触怒天威。不过考虑到他们战功赫赫,尤其五位虎将全部陨落战场,陛下若再赶尽杀绝恐怕会引来非议,于是利用我周府来做挡箭牌——唯有帮助朝廷根除隐患之后,将来我们才能重新崛起。”

梁思昭坚定地讲道。

“但父亲,谕令明确禁止我们再次入京呀……”梁安妄大感振奋但也随即显得泄气起来。

“这算什么难题呢?历史上多少高官贵胄遭到流徙,又有几个真的永远不能返回京城?你看那孙家境况也不佳,去跟对方联络一下,提议双方共同铲除凌氏这块障碍,这样一来咱们两家或许就有机会复归帝都了!”

随着谈话深入,梁思昭语气越来越充满希望,仿佛美好的未来近在眼前。

“父亲,孙家也并非善类,我们真的要与他们联手吗?”

梁安妄略感迟疑,他可不愿未来立下的功劳被孙家夺走。

梁思昭挥手回应:“谁说我们要与孙家分享功绩了?你放心,事情结束时我会确保孙家无法抢占我们的成就。”

见父如此胸有成竹地承诺,梁安妄方才放下心来。

无论如何,他们都必须彻底解决凌家这一障碍,为圣上拔去这块心头之患。

这样一来,将来周家便能高枕无忧。

而凌声笙对此完全不知情。

今晚在结束了训练后,她喝了些姜茶便打算好好歇息一番。

这样的大雪之夜,在温暖如春的马车厢里入睡实在是一种享受。

近来通过食用特殊药品以及每天长途跋涉的经历让她的体格显著变好。

再加上如今加强了体能训练,希望能够使自己变得更为强大,这样才能更好地守护家人。

今日范阳又被这位姑娘所震撼。

没想到凌声笙居然有了组建保护队的想法!

目睹她于皑皑白雪间挥舞长刀那流畅的动作,范阳低头看着手中之剑,心中暗自揣测自己是否能够撑过其十招。

因加入了体育活动的缘故,大家睡得异常香甜。

尤其是凌老太太、姚夫人及林姨娘这三代女眷,之前整晚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情况竟然得到了明显改善。

次日当她们听到响动之时,发现凌声笙竟又带领着一众人在做晨练!

姚氏和林氏立即整理装扮加入其中。

鉴于凌老太年纪已高,虽未获准参加集体运动,但她也并未闲下来——既然大家都在进行晨间锻炼,老人家就开始着手烹饪早餐。

虽然年迈但动作依旧利索,当年亦曾追随凌老爷子上战场杀敌。

另一边,程府一大早再次听到凌氏一家人在操练的声音。

有人嘟囔抱怨对方是不是太过空闲了以至于精神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