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四海飞龙(1/1)

福王的船上,尽管条件所限,但厨子们早已练就了在各种环境下为福王精心准备三餐的本领。

首先呈上来的是一道清蒸鲈鱼,那鱼肉细嫩如脂,汤汁清澈见底。

上面点缀着几片嫩绿的葱花和姜丝,散发着诱人香气,让人不禁垂涎欲滴。

接着,一盘名为“四海飞龙”的佳肴被端了上来。

所谓飞龙,乃是花尾榛鸡,在北方素有“天上龙肉,地上驴肉”的美誉。

这道菜制作工艺极为复杂,需要慢火细炖数小时,方能成汤,直到那肉质变得酥软,入口即化。

汤中有红、白、绿、黑四种颜色,寓意着飞龙翱翔四海,气势非凡。

刚开始朱由崧对这道菜还很是抗拒,毕竟花尾榛鸡可是保护动物。

然而厨子们天天换着花样为他做菜,日子久了,他也就慢慢习惯了。

正当朱由崧吃得津津有味之际,潞王朱常淓突然闯入。

他大剌剌地一屁股坐下,肥胖的身躯重重地压在椅子上,发出“嘎吱”一声响。

“大侄,为叔有事和你商量。”

朱由崧还以为是什么正事,便放下筷子,准备洗耳恭听。

谁知道,潞王竟然直接拿起他才放下的筷子,伸进飞龙汤中搅拌起来。

随后,夹起一块鸡肉,咬一口后马上吐出来。

“这北地野鸡肉有什么好吃?要论名菜,那还得看我开封。”

潞王扔下筷子,神情回味,看来是忘不了曾经在卫辉酒池肉林的生活。

朱由崧看着那原本四色分明的汤现在全混在一起,心中有些恼怒。

他稍稍挪后,靠着椅背,尽量远离潞王。

“所以王叔特地来坏我午饭?”

“怎么可能,我要借钱,四万两银。”

潞王态度倒不像借钱,反而像是来讨债的。

“王叔,我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不说个一二可拿不出来。”

朱由崧自然不愿意借,但他也好奇潞王为什么需要钱。

“士兵开拔当然要先发钱啊?史可法的调令你没收到?”潞王反问道。

“他史可法算什么东西?还敢指挥本王。”朱由崧可不觉得自己有错。

“糊涂啊,天下勤王军队兵马何止数十万,王师一到,闯贼自然灰飞烟灭。

你现在不出兵,等京师之围解决,皇帝必然治罪于你,糊涂啊。”

看着潞王七情上面的样子,朱由崧就觉得好笑。

朱由崧却不以为然,心道:‘糊涂的是你才对,崇祯皇帝这时候尸体都凉透了,还能怪罪他?’

但是潞王倒是提醒他一件事。

现在大明还没亡,在大家知道崇祯身死的消息前。大明天家之威,依然震慑着南京六部。

这就是独属于他朱由崧的机会。

“皇帝本就不喜我福王一脉,理他作甚,倒是王叔你所图似乎不小。”朱由崧觉得潞王很可疑。

潞王有点心虚,眼神闪烁不定:“我能有什么坏心思,等平定闯贼后,肯定要重新分封,到时候按功劳大小肯定会有封赏。

王叔不会忘了你功劳,等皇帝惩罚你,我定然保你一遭。”

“不劳烦,区区几万两银子,你也有二十条船,不会拿不出吧?”

“都是些古玩珠宝,现银真没多少,而且我不是看你福王府富甲天下嘛。”

朱由崧无语,刚被闯贼撵出来的,现在潞王也想来吃大户。

“一个王府护卫月俸二两,起码要预一留一,还有安家费什么的,没有几万两,这兵肯定喊不动。”潞王觉得这投资一本万利。

如果没有战事,士兵能折半发俸就算良心,有些狠心的卫所直接半年发一个月军饷,有饭吃都算不错。

战时不一样,有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就算砸锅卖铁也要让军队先动起来。

“不借,要现银我可以跟你换,就看你有什么可卖。”

朱由崧也有自己的打算,与其把钱拿来做人情,倒不如增强自身实力。

潞王愁得头发都白了,没想到这个侄子已经俗不可耐,俗到只能谈钱。

可惜了潞王一脉几代人收藏的古董名画,这次肯定要被放血一波。

“换就换,你想要什么,先说明六如居士的画我绝不卖,你死心吧。”

朱由崧却是哭笑不得,六如居士就是唐寅,唐伯虎。

虽然才死了一百多年,但是已经成为收藏家心头肉,轻易不愿割舍。

都什么时候,还满脑子想着唐寅的仕女图,等哪天被拉去东北行牵羊礼,天天与浣纱女厮混也行。

果然是商女不知亡国恨,大明王朝旨意这些朱姓藩王,也难怪回天无力。

“我要军装,火铳、火药、盔甲,什么都行。”

“啊?你要那些破铜烂铁?行,一言为定,我马上派人过来商谈。”

潞王太惊喜,这些军需用品对他而言毫无价值,他脸上露出得意笑容,仿佛占了天大便宜。

眼下都要到南京,到时候都要马放南山,到时候军队肯定要收编。

等明年平定动乱,朝廷还会在新封地安排当地卫所拱卫王府,何须他一个朱明亲王操心。

潞王临走前不屑地撇了朱由崧方向一嘴,心道:‘庶出子果然就是下等人,德不配位啊,连基本的王族生存之道都不懂。

早知道朱由崧喜欢这些庸俗之物,他肯定要搬空整座开封城?’

而朱由崧却很开心,乱世人命虽然不值钱,但是能为汉人多保留一点血脉也好。

而且等崇祯帝陨消息传开,谁都会知道接下来必然是乱世。

“田成,这事你亲自去办,本王只有一个要求,多多益益善。”

田成本来也想提醒朱由崧这些东西多了也没用,等到南京后肯定要上缴,甚至会惹来弹劾。

但是朱由崧看来胸有成竹,又想起他早上称呼自己大伴一说。

难道福王殿下打算兵谏?

说起来,这大明江山什么时候开始乱的?

不正是从光宗一脉开始?

要是当初由他们老福王朱常洵登宝位,早就四海平定,万国来朝,怎会落得如此下场。

日月昭明,神宗万历年间是大明国力巅峰,田成生在那个光辉岁月。

他没有亲眼见过神宗皇帝,想必是孙类其祖吧。

田成整理好衣冠,昂首阔步执行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