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国战将起,林渊出走十七城!(1/1)

第五章,国战将起,林渊出走十七城!

大魏王朝。

朝议会。

魏巍大殿之中,百官以文武为分,站为两派。

上朝,原本是一件荣耀之事。

可是此刻的王宫大臣们却不敢言语,恐惊帝心。

帝位之上,如今的大魏帝王面如渊水一般没有涟漪。

但是他的眼神,却死死的锁定着大殿之上的一具棺材。

里面躺着的,是魏帝第七子,边胜王的尸体!

“诸卿平日里不是话很多吗?”

“为何今日却噤若寒蝉,不出言语?”

魏帝声音平静,但在场的王公大臣们却是知道。

魏帝怒了,他的声音底色之中充斥着风雨欲来之怒!

这时,一名老者从首位之中走了出来。

“陛下!”

“大夏毁约,其为失义失信!”

“且大魏边胜王战死,此为国仇!”

“吾以死谏!发兵攻夏!为帝子复仇!”

此人,乃是大魏文官之首,丞相宋文渊!

有了宋丞相发言,文官之列的吏部,户部,礼部等官员纷纷出列!

“吾等以死谏!”

“求陛下发兵,攻杀大夏,为帝子复仇!”

文官们义愤填膺,颇有一副要亲自征战,为国复仇的摸样。

不多时,有一白发老翁自武官队列走出。

值得注意的是,此人腰间配剑,地位显赫无比。

“陛下,老臣请战!”

“愿为帝子复仇!”

此人,乃大魏武将之首,大魏三大上柱国之一,凌武!

其人虽然老迈,但是在朝廷上的官员却无人胆敢轻视。

十年前,大魏与大夏决战于塞外。

两边兵力总和达到五十万!

最终的结果却是,凌武全歼大夏军队,重创大夏!

逼迫大夏签订“塞外之盟”条约!

让大夏割让五十城!凯旋回朝!

因此,当武将之首凌武请命之后。

在场的武将们沸腾了!

自古,王朝争霸,武将为先,摧城拔寨,肝胆赴死,以求无上殊荣!

“吾等愿同凌将军攻杀大夏!”

从古至今,文与武,便是相互制衡。

但是如今的大魏朝堂之上。

文官也好,武将也罢。

此刻在国辱面前,却是出奇的保持了一致!

他们要攻打大夏!

“善!”

魏帝眼神阴翳,他令司礼监大太监拿来三军虎符。

旋即站起身来!

“听朕诏令!”

闻此,百官跪匐!

高站在帝位之上,掌握着这片天下巅峰权利之一的魏帝,朗声道:

“今,大夏背信弃义,毁王朝之约,害吾大魏十万将士枉死,至吾大魏边胜王战死!”

“其国可耻!其君可耻!”

“朕以魏帝名号发布诏令!”

“命上柱国凌武挂帅,率大魏甲士五十万!出征大夏!”

“不雪国耻,誓不回环!”

帝诏一落。

百官皆是朗声道:“誓雪国耻!为国复仇!”

这一日。

建国数百年的大魏王朝,极力的运转了起来。

一封国战之书,也越过万里边关,传播天下!

......

大夏王朝。

此时的大夏王朝,刚刚完成一场权利交接的仪式。

在如今的朝堂之上。

百官同样没有任何的喜悦可言。

一朝天子一朝臣,他们身边一些亲密的大臣,或是被陷害暗杀,或是告老还乡、

可以说,如今的朝堂之上,人心惶惶,谁也不知道,刚刚继位的夏帝会看谁不顺眼突然下手。

年轻的夏帝,看着魏使承上来的国战书,只觉的脊背冷汗直流。

他没有想到,原本与大魏订下的秘密协议,竟然被边关小城的林渊所迫!

如今,更是直接导致两国即将开战!

“魏使,此事尚有商量余地。”

夏帝略有些慌乱的说道:

“朕可向魏帝保证,缉拿首犯林渊,并且赔偿大魏金银财宝。”

“此事可否就此作罢?”

魏使眯起眼睛,眼神之中尽是轻蔑的嘲弄,与狂傲之气。

自古使者多傲,多荣!

使者不怕死,死是一件能够被千古传颂的事情!

只见魏使环顾了大夏群臣一周之后,高昂头颅道:

“夏帝或许是没明白本使者前来之意!”

接着,他几乎是一字一停顿的说道:

“国战必开!吾仅是奉魏帝之诏,特来告知!”

随后,魏使一挥衣袖,仰天大笑就要离去!

“大胆!竟敢冲撞陛下!”

“御林军何在?将其拿下!斩首!”

很快,一队御林军将魏使缉拿,拉了下去。

而朝堂之上,却陷入了久久的寂静!

北境,有三大王朝盘踞。

大魏,大夏,大楚。

其中,大楚王朝羸弱,常年称臣于大夏和大魏、

因此,北境之争,其实就是夏,魏,两大王朝之间的战争、

但在场的大夏官员却心里无比清楚。

“若是起战,大夏定然不敌大魏!”

毕竟,十年前,大魏上柱国凌武坑杀大夏二十万大军的事情,犹言在耳。

年轻的夏帝,不过才二十八岁,如今却是有些措手不及。

在文官之首站立着的一名老者,微微摇了摇头叹息一声,还是走了出来。

“陛下!微臣有些拙见。”

夏帝看到老者走出,大喜道:

“王首辅,有何话要说?”

王奇微,大夏内阁首辅,八十岁的年龄,侍奉三代君主!

忠心耿耿!

“以臣拙见,可让大将军王昌整备军队,御敌于国门之外。”

“此外,缉拿首犯林渊,且以重金收买大魏重要官员,力求魏帝收起国战之心!”

夏帝颔首,旋即道:

“甚好!此事,还望王首辅全权负责!”

散朝之后,大夏百官皆是眉头紧锁,因为他们知道,年轻的夏帝心智不成熟,难以与魏帝对抗。

接下来大夏要面对的,将是一场命运之战!

......

风雪城。

林渊与诸葛亮站在城头,铮铮寒风刮起积雪,更添几分寒意。

“主公,大魏已发国战书昭告天下。”

“相信最多半月,大魏的前锋部队就会达到风雪城。”

诸葛亮忧心忡忡的说道。

如今,虽然是冬季,大魏的行军和攻城都会受到影响。

但是奈不住大魏的军队众多。

若是龟缩于此,且没有后备补给,将会十分凶险。

林渊握了握拳头,他知道,接下来的一切行为,都极为关键。

一步错,将会万劫不复。

“孔明,我决定走访十七城,相信会有破局之法。”

林渊说出了心中的真实想法。

先前,大夏割让边关十八城,其城之主必然心生不满,只是碍于夏帝之威,并不敢表现出来。

但是现如今,林渊要去搏一搏。

若是得到剩余十七城的帮助,便是多了分自保把握。

诸葛亮赞同林渊的想法,接着道:

“当今大夏子民,皆知夏帝丧权辱国,委曲求全割地求和。”

“其已先失大义!”

“在此基础之上,联合另外十七城的把握也是极大。”

说着,孔明似是突然想到了什么一般,双目凌厉道:

“欲要联合十七城,必先拿下颍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