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大结局(1/1)
1989年,港岛。
娄晓娥的“凤凰集团”,也已经发展成了一个商业帝国。
她的主业,是地产和远洋贸易。
靠着黄智超提前给出的,内地城市发展的规划图,她总能先人一步,在那些未来的黄金地段,以极低的价格拿地。
从深圳到上海,从浦东到珠海。
“凤凰集团”的楼盘,开到哪里,就火到哪里。
“娄小姐的眼光,真是毒辣。”这是港岛地产界,对她最多的评价。
娄晓娥只是笑笑。
她知道,自己的眼光,来自于那个男人。
那个男人,不仅给了她一个家,给了她几个可爱的孩子,更给了她一片,可以自由翱翔的天空。
这一天,娄晓娥和李默,进行了一次秘密会面。
地点,是在维多利亚港的一艘豪华游艇上。
“李总,别来无恙。”娄晓娥亲自为他倒上一杯红酒。
“娄总客气了。”李默接过酒杯。
两人碰了一下杯,没有多余的寒暄。
“领导有新的指示。”李默开门见山。
他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
“领导认为,互联网的时代,即将到来。他决定,成立一家新的公司,专门从事这方面的业务。”
娄晓娥接过文件,看到了新公司的名字。
“盘古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领导的意思是,由‘凤凰集团’出面控股,‘金三角投资’在背后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李默解释道,“这家公司,不以上市盈利为目的。它的核心任务,有两个。”
“第一,建立我们自己的,中文搜索引擎。”
“第二,开发一款,能连接所有人的,即时通讯软件。”
娄晓娥看着文件上,那两个陌生的名词,陷入了沉思。
她虽然不懂技术,但她无条件地相信黄智超的判断。
“我需要做什么?”
“招人。”李默说道,“领导给了我一份名单。上面的人,大部分都在美国。你要做的,就是不惜一切代价,把他们挖回来。”
“用什么名义?”
“就用‘爱国华侨,回国创业’的名义。”李默的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告诉他们,我们有花不完的钱,有最自由的研究环境,只有一个要求。”
“做出,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互联网产品。”
……
与此同时。
何雨水和倩倩,也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
何雨水没有经商。
她遵从自己的兴趣,在黄智超的资助下,成立了“晨星教育基金会”。
这些年,她走遍了中国的山山水水。
用基金会的钱,在那些最贫困的地区,建立了一所又一所的希望小学。
她给那些失学的孩子,带去了书本和知识,也带去了改变命运的,希望。
她很少回谷勐,也很少去港岛。
但每当她看到孩子们,拿到新书包时,脸上露出的笑容。
她就觉得,自己找到了人生的意义。
她知道,黄智超在用他的方式,改变世界。
而她,也在用自己的方式,为他的世界,增添一抹温暖的亮色。
倩倩,则成了谷勐的“内务总管”。
她细心、温柔,又有原则。
她管理着黄智超名下所有的慈善、医疗和福利机构。
从伤残士兵的抚恤金,到阵亡将士家属的赡养问题。
从谷勐的全民免费医疗体系,到所有孩子的十二年义务教育。
每一笔钱,每一个项目,都由她亲手过问。
她用女性的细腻和坚韧,为这座钢铁城市,注入了最柔软的,人性光辉。
她是所有谷勐士兵和民众心中,最值得尊敬的,“倩姐”。
她们三个女人,和她们的孩子。
连同傻柱兄妹。
构成了黄智超在这个世界上,最深的,也是最温暖的羁绊。
她们是他盔甲之下,唯一的软肋。
也是他征伐天下时,心中永恒的,归宿。
时间,是最高效的催化剂。
它能让沧海变成桑田,也能让昔日的蓝图,化为坚实的钢铁与混凝土。
九十年代,是属于黄智超和他的帝国的时代。
当世界格局风云变幻,旧的秩序在崩塌,新的秩序在建立时,他早已驾驶着自己的巨轮,航行在最正确的航道上。
“盘古网络”成立了。
总部设在刚刚兴起的深圳。
娄晓娥亲自挂帅,李默的团队在背后提供了无尽的财力和技术支持。
他们用数倍于硅谷同行的薪水,和“为中国人打造自己的互联网”这一宏大愿景,从美国挖回了一批顶尖的华人工程师。
这些人,带着最前沿的技术和理念,一头扎进了“盘古”的实验室。
两年后。
当大部分中国人还不知道互联网为何物时。
“盘古搜索”和即时通讯软件“天涯”,正式上线。
“盘古搜索”界面简洁,响应迅速,对中文语境的理解,远远超过了当时所有的国外搜索引擎。
“天涯”则凭借免费、便捷、以及与“盘古”账号的深度绑定,迅速积累了第一批用户。
黄智超的战略很简单。
在别人还没看懂市场的时候,他就已经用资本和技术,筑起了最高的壁垒。
他要做的,不是跟随,而是定义。
定义中国互联网的入口,定义中国人的社交方式。
与此同时,“金三角投资”的触手,伸向了更广阔的领域。
李默遵循着黄智超的电报指示,在韩国半导体产业最脆弱的时候,以救世主的姿态入场,控股了数家核心企业,掌握了内存芯片的定价权。
他在欧洲,成立了“普罗米修斯”风险投资公司,专门扶持那些具有潜力,但缺乏资金的小型科技公司。
很多年后,人们才发现,那些叱咤风云的欧洲科技巨头背后,几乎都有“普罗米修斯”的影子。
黄智超的名字,依然隐藏在幕后。
但“黄先生”这个代号,已经成为全球资本圈里,一个禁忌般的存在。
没人知道他究竟有多少钱。
只知道,他的每一次出手,都能引起一场行业地震。
他就像一个幽灵,悄无声息地,将自己的股份,植入到全球经济的命脉之中。
……
谷勐。
这座曾经的钢铁堡垒,已经变成了一座真正的未来之城。
“火花”工业园里,国产的“昆仑”系列航空发动机,已经开始小批量列装“利剑”师的最新款战机。
“硅谷”计划中,福格尔博士和钱总工,带领着数千名科研人员,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虽然离顶尖的光刻机还有距离,但他们已经能够生产出满足绝大部分工业和军事需求的高端芯片。
谷勐的工业体系,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
从最基础的矿石开采,到最尖端的芯片制造。
它不再需要依赖任何人。
它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强大的,科技王国。
“秩序”系列导弹,也完成了更新换代。
最新的“秩序-3”型,采用了固态燃料,具备了全球快速响应能力。它的弹头,可以搭载常规武器,也可以……搭载核武器。
这是阿虎和他的团队,耗费十年心血的杰作。
也是黄智超手中,最沉默,也最具备威慑力的,王牌。
有了这张牌,他才能安稳地坐在牌桌上,和世界上最顶级的玩家,平等对话。
……
2001年,美国。
一场震惊世界的恐怖袭击,让两座摩天大楼轰然倒塌。
全球经济,再次陷入动荡。
美国的战略重心,被迫转向反恐战争。
黄智超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机会。
他让李默,再次举起了收割的镰刀。
同时,他通过一条特殊的渠道,向北京传递了一份情报。
一份关于,袭击者背后组织的,详细情报。
这份情报,比cIA掌握的,还要精准,还要全面。
北京方面,利用这份情报,在国际反恐合作中,占据了主动地位,赢得了宝贵的发展机遇。
作为回报,北京也默许了“谷勐”在东南亚地区,近乎于“太上皇”的地位。
双方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心照不宣的默契。
互不干涉,但互相支持。
……
2008年,北京奥运会。
黄智超,第一次以“着名爱国华侨”、“盘古网络董事局名誉主席”的身份,出现在了公众视野中。
他坐在开幕式的贵宾席上,身边是娄晓娥,是何雨水,是倩倩。
他们的孩子,也已经长大成人。
大儿子黄援朝,继承了李默的衣钵,成为了“金三角投资”新一代的掌舵人。
二儿子黄卫国,则跟在阿虎身边,成了一名沉默寡言,但眼神锐利的军人。
女儿黄安澜,在何雨水的熏陶下,成了一名走遍世界的,公益律师。
傻柱和何雨水也来了。
傻柱穿着一身崭新的中山装,激动得满脸通红。他看着鸟巢里,那盛大辉煌的景象,眼眶湿润。
“值了……这辈子,值了……”他喃喃自语。
黄智超看着场馆中央,那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心中百感交集。
他从一个四合院里的受气包,走到今天。
他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他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这个国家的,历史进程。
他不再是那个只想着报复和生存的少年。
他拥有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沉重的责任。
开幕式结束后,他带着家人,悄然离开了北京。
他没有惊动任何人。
……
岁月流转,如白驹过隙。
黄智超逐渐淡出了所有的商业活动。
他把庞大的商业帝国,交给了自己的孩子们,和那些忠心耿耿的下属。
他自己,则回到了谷勐。
回到了这个由他一手创造的,世外桃源。
他不再是那个杀伐果断的军阀,也不是那个搅动风云的资本巨鳄。
他成了一个普通的,甚至有些懒散的,居家男人。
他会花一个上午的时间,陪着娄晓娥,在别墅的花园里,修剪花草。
他会跟着倩倩,去谷勐的福利院,给孩子们讲故事。
他会和何雨水视频通话,听她讲述在非洲建立学校的,点点滴滴。
他也会在傻柱来谷勐“视察”女婿的时候,亲自下厨,做一桌地道的北京菜。
傻柱的厨艺,早就被他比了下去。
每次傻柱吃着他做的菜,都会吹胡子瞪眼。
“你小子,干啥啥都行,连做饭都不给哥留条活路!”
黄智超只是笑。
这种平静而温暖的生活,是他前半生,用血与火,换来的。
他格外珍惜。
……
一个晴朗的午后。
黄智超和娄晓娥,并肩坐在一座山顶的悬崖边。
这里,可以俯瞰整个谷勐特区。
远处,是拔地而起的城市天际线。
更远处,是“铁砧”山谷里,冒着白色蒸汽的烟囱,和“硅谷”计划里,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巨大厂房。
一条高铁,如银色的巨龙,穿城而过,连接着远方的港口。
天空中,几架“利剑”师的最新型战机,呼啸而过,拉出几道白色的尾迹。
“真像做梦一样。”娄晓娥靠在他的肩膀上,轻声说。
“是啊。”黄智超握住她的手,“一场,醒了就不愿意再睡过去的,梦。”
“你后悔过吗?”娄晓娥问。
“后悔什么?”
“后悔……做了这么多事,杀了这么多人,手上沾了这么多血。”
黄智超沉默了片刻。
他看着眼前的这个世界,这个属于他的世界。
“我不后悔。”
他的声音,平静而坚定。
“如果重来一次,我还是会这么选。”
“因为我知道,有些东西,你不去争,不去抢,甚至不去杀戮,就永远得不到。”
“比如,尊严。”
“比如,公平。”
“比如,让我们像现在这样,安安稳稳坐在这里,看风景的,权力。”
娄晓娥把头,更深地埋进他的怀里。
她知道,这个男人,永远是那个,为了保护自己珍视的一切,可以化身为魔的,黄智超。
……
又过了很多年。
黄智超已经白发苍苍。
他的孩子们,已经完全接管了他的帝国,并且把它带向了新的高度。
“盘古”成了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公司。
“金三角投资”成了世界金融秩序的制定者之一。
谷勐,则成了全球科技创新的,新圣地。
这一天,是他的生日。
所有的家人,都从世界各地赶了回来。
四合院里,傻柱的孙子,娄晓娥的孩子,倩倩的孩子,甚至连已经成为大学教授的何晓当,都带着家人来了。
三代同堂,其乐融融。
晚宴上,黄智超没有说太多话。
他只是微笑着,看着眼前的每一个人。
看着他们幸福的笑脸。
他想起了很多年前,那个阴暗的,拥挤的,充满了算计和恶意的,四合院。
又看了看眼前这个,充满了阳光、欢笑和亲情的,新“四合院”。
他举起酒杯。
“我这辈子,没白活。”
说完,他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窗外,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满了整个山谷。
一个时代,缓缓落幕。
而一个新的,属于他们的,黄金时代,才刚刚开始。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