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生命信仰的力量(1/1)

“这群小子,是铁打的胚子。”钱总工看着那群挥汗如雨的孩子,浑浊的眼睛里是藏不住的欣慰,

“比我想象的,要更能吃苦。特别是那个叫阿虎的,脑子灵光,手也稳,天生就是跟机器打交道的料。”

“那就把您肚子里的东西,全都掏给他们。”黄智超接过烟,却没有点燃,只是在指间慢慢转动。

“我要他们,在三年之内,能独立撑起一条生产线。”

“三年?”钱总工大吃一惊,“主席,这……这太快了。工业人才的培养,没有十年八年的沉淀,根本……”

“我们没有十年。”

黄智超打断了他,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

他指着那座正在喷吐着金色铁水的电弧炉,炉火的光芒映在他的瞳孔深处。

“段老说,我在用魔鬼的果实,做一笔肮脏的交易。”

“他没说错。”

黄智超的声音很低,仿佛在对自己说。

“所以,我必须争分夺秒。”

“用这些肮脏交易换来的时间,种下最干净的种子。”

他的目光,落在了阿虎身上。

那个少年,正全神贯注地用卡尺测量一个刚刚车好的零件,脸上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纯粹的满足和骄傲。

“我要他们这一代,还有他们的下一代,再也不需要知道‘天使’是什么味道。”

黄智超的声音顿了顿,带着一种浸入骨髓的疲惫,和一种刺破黑暗的坚定。

“他们只需要知道,钢铁是什么味道。”

钱总工彻底沉默了。

他看着黄智超年轻的侧脸,在熊熊炉火的映照下,明暗不定,仿佛一半是地狱,一半是天堂。

他明白了。

黄智超正在做的,是一场用自己的灵魂做赌注的豪赌。

他用自己的双手,毫不犹豫地伸进最黑暗的泥潭里,只为了捞起这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火种。

他背负起所有的罪恶,只为了让这些孩子们,能有一个干净的、挺直腰杆的未来。

“我明白了。”

钱总工猛地掐灭了烟头,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转身大步流星地走向那群少年。

“都给我听好了!今晚加课!谁他娘的学不会安全守则,明天就别想碰机器!”

老人的吼声,如洪钟大吕,传遍了整个厂房。

黄智超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笑意,转身离开。

他走出厂房,身后是震耳欲聋的工业轰鸣,和少年们被点燃的、嘹亮高亢的应答声。

他抬头,望向金三角的夜空。

今夜,无星。

但在这片黑暗的土地上,他亲手点燃的炉火,比天上任何星光,都要明亮。

李默的身影,如鬼魅般从阴影中出现。

“主席,都安排好了。”他递过来一份新的电文,语气里带着一丝压抑的兴奋。

“莫斯科方面,同意了我们的‘技术交流’方案。第一批‘农业专家’,和他们的‘农具’,三天后抵达。”

“另外,‘鳄鱼’阮文,也收到了他的‘货款’。他传话过来,说下次有烟花放,还找他。他给八折。”

黄智超接过电文,看都没看就揣进了口袋。

“通知下去。”

他的声音,穿透了山谷的夜风,冰冷而清晰。

“成立‘谷勐第二炮兵司令部’。”

“司令,我兼任。”

“副司令,就让福格尔博士来当。”

三天后。

夜。

伸手不见五指。

整个谷勐特区,仿佛被一块巨大的黑布蒙住,连一丝月光都吝于泄露。

“铁砧”山谷的入口处,气氛却凝重得能拧出水。

李默站在一处临时搭建的哨塔上,手里的望远镜镜片,已经被夜里的湿气濡湿。

他毫不在意。

他的眼睛,死死盯着远处唯一一条通往外界的、蜿蜒曲折的山路。

“报告!‘眼睛’回报,目标车队已通过三号哨卡。”

“距离我们,还有十五公里。”

耳机里传来沙沙的电流声,和压抑的汇报声。

“命令所有单位,静默。”

李默的声音很低,像林间的风。

“任何一点火光,任何一声异响,我不管他是谁,当场击毙。”

“是!”

命令传达下去。

山谷两侧的山脊上,数百名“黑森林”的精锐士兵,像一块块冰冷的石头,融入了黑暗。

他们的枪口,对准了山路上的每一个角落。

今晚,他们等的不是敌人。

他们等的,是格鲁乌送来的“农具”。

是黄智超用一个女上校和一堆西方民用技术,换来的,苏维埃的钢铁獠牙。

这笔交易,见不得光。

美国人知道了,会暴怒。

泰国人知道了,会恐慌。

所以,一切都必须在最深的黑暗中完成。

黄智超就站在李默身边。

他没有拿望远镜,只是静静地看着远方的黑暗。

仿佛他的眼睛,能穿透一切。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空气中的湿气越来越重,几乎能闻到泥土的腥味。

终于。

远方的山坳里,亮起了两点微弱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黄光。

车队来了。

没有开大灯。

引擎声被刻意压到了最低。

十几辆沉重的苏制军用卡车,像一群在夜间迁徙的巨兽,悄无声息地滑入了山谷。

带队的,是那个高大如熊的苏联专家组长,伊万。

他已经接到了莫斯科的最新指令。

他不再是破坏者。

他是合作者。

是为谷勐特区输送“友谊”的使者。

车队在指定的空地上停稳。

伊万从第一辆车的驾驶室里跳下来,径直走到黄智超面前。

他脱下帽子,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只是脸上再也没有了之前的热情,只剩下公事公办的严肃。

“黄主席,按照约定,第一批‘农业援助物资’,全数送达。”

“辛苦了,伊万同志。”

黄智超点了点头。

“开箱。”

他只说了两个字。

没有欢迎仪式,没有客套寒暄。

“黑森林”的士兵们涌了上来,用粗大的撬棍,暴力地破开第一个用油布和木箱密封的箱子。

“刺啦——!”

木屑飞溅。

一股浓烈的、混杂着机油和硝烟的味道,瞬间弥漫开来。

探照灯的光束,在这一刻猛然打亮!

箱子里,没有拖拉机,也没有收割机。

静静躺着的,是一排排墨绿色的、充满了暴力美学的发射管。

它们被整齐地固定在钢架上,像一排等待被唤醒的巨龙的牙齿。

BM-21“冰雹”多管火箭炮。

四十根发射管,静静地对着夜空。

在场的,无论是黄智超麾下的老兵,还是新兵,看到这东西的一瞬间,全都屏住了呼吸。

他们中的很多人,在越南的战场上,亲眼见过这东西发威。

那是死神的镰刀。

那是能在一瞬间,将一个山头从地图上抹去的,来自地狱的咆哮。

“我的天……”

一个老兵下意识地喃喃自语。

他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清晰可闻。

伊万的脸上,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傲慢。

这是苏维埃的力量。

“继续。”

黄智超的声音,打破了这片死寂。

第二个箱子被打开。

是配套的122毫米火箭弹,弹头尖锐,弹身粗壮,像一根根准备播撒死亡的铁矛。

第三个箱子。

第四个箱子。

T-62主战坦克的“L-2G”红外夜视仪。

“石勒喀河”自行高炮的火控雷达部件。

每一件,都代表着苏军现役装备中,最成熟、最可靠的杀戮技术。

方振武也赶到了现场。

他这个“利剑”特种部队的指挥官,看到这些大家伙时,眼睛都直了。

他走到一座火箭炮发射架前,伸出手,像抚摸情人一样,抚摸着那冰冷的钢铁。

“主席……”他的声音有些发颤,“有了这玩意儿,泰国人要是再敢来,我能让他们的边境哨所,连一块完整的砖头都剩不下!”

黄智超没有说话。

他走到伊万面前。

“伊万同志,我的‘回礼’,也准备好了。”

他拍了拍手。

另一队士兵,开过来几辆卡车。

车上,是同样密封好的箱子。

当着伊万的面,箱子被打开。

里面,是崭新的德国西门子程控交换机,是散发着金属光泽的瑞士柴油发动机核心部件。

这些东西,在西方世界或许只是昂贵的商品。

但在苏联人眼里,它们是比黄金更珍贵的,能让整个国家的工业体系,向前迈进一大步的“圣物”。

伊万的呼吸,明显变得急促。

他身后的几名“农业专家”,眼神里也全是贪婪和狂热。

“合作愉快,黄主席。”

伊万这一次的声音,真诚了许多。

“合作愉快。”

黄智超看着那些墨绿色的钢铁巨兽,又看了看远处正在接受训练的“青年团”营地。

他知道,自己又一次出卖了灵魂。

但他不在乎。

新武器的到来,像一块巨石,投进了谷勐特区这潭深水。

消息,终究是藏不住的。

虽然普通士兵只知道来了一批“新家伙”,但那些中高层军官,尤其是段希文麾下的那些国民党残军老将,却嗅到了一丝不同的味道。

议事大厅里。

一场小型的军事会议,正在进行。

气氛,有些诡异。

“主席,这批‘苏俄货’,靠得住吗?”

一个独臂的老团长,他是原来93师的老人,性格耿直。

“我们用惯了美国人的东西,M16,105榴弹炮,简单可靠。那‘苏俄货’,傻大黑粗,听说毛病还多。”

他的话,代表了相当一部分老派军官的心声。

他们骨子里,对红色苏维埃充满了不信任和敌意。

“是啊,主席。”另一个营长也附和道,“听说那玩意儿,打一轮就得换地方,不然人家炮弹就找上门了。哪有我们的榴弹炮打得稳,打得准。”

方振武坐在一旁,听得直皱眉,但他没说话。

他知道,这种疑虑,靠嘴巴是说不通的。

军队里,只认一样东西。

实力。

黄智超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等所有人都说完了,他才缓缓站起身。

“说完了?”

他扫视全场。

“既然大家对新来的‘犁’,和我们原来的‘锄头’,哪个更好用,有不同意见。”

他走到巨大的沙盘前,拿起一根指挥棒。

“那就拉出去,比一比。”

他将指挥棒,重重点在沙盘上的一座无名高地上。

“三天后,举行‘铁犁’军事演习。”

“一方,由独臂龙团长指挥,你带一个加强炮兵营,装备我们最好的美式105毫米榴弹炮。”

“另一方,方振武指挥,你带一个新兵营,装备我们新到的‘苏俄货’。”

他抬起头,目光如炬。

“目标,三号高地。”

“规则很简单。”

“谁能以最快的速度,把那座山头给我削平,谁就是赢家。”

“赢家,通令嘉奖。输家,全员去给我挖一个月厕所。”

这个决定,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独臂龙团长更是涨红了脸。

让他一个战功赫赫的老团长,去跟方振武这个后起之秀,指挥一群新兵蛋子比试?

这简直是羞辱!

“主席!这不公平!他们用的是新炮,我们……”

“战争,从来就没有公平可言。”

黄智超冷冷地打断他。

“战场上,敌人不会因为你的武器旧,就对你手下留情。”

“要么,证明你的‘锄头’比我的‘犁’更好用。”

“要么,就给我学会怎么用好这把‘犁’。”

“散会!”

黄智超说完,转身就走,没有留给任何人反驳的余地。

三天后。

三号高地,演习场。

山谷里,人头攒动。

几乎所有特区的军官,都到场了。

段希文也来了,他站在一处高地上,神情复杂地看着这一切。

演习场被分成了两半。

左边,是独臂龙团长的榴弹炮阵地。

十几门105毫米榴弹炮擦得锃亮,炮手们动作娴熟,精神抖擞,显然是想挣回面子。

右边,则是方振武的阵地。

四辆搭载着BM-21火箭炮的卡车,静静地停在那里。

操作火箭炮的,都是一群刚摸炮没两天的新兵,脸上还带着一丝紧张和茫然。

两边一对比,高下立判。

很多人都在摇头,觉得方振武这边输定了。

“演习开始!”

随着信号弹升空。

独臂龙团长立刻拔出指挥刀,怒吼一声。

“开炮!”

“轰!轰!轰!”

榴弹炮阵地瞬间被硝烟笼罩。

炮弹带着呼啸声,精准地落在数公里外的三号高地上。

爆炸声此起彼伏,泥土和碎石被炸得冲天而起。

观察哨很快传来报告。

“报告!榴弹炮覆盖精准,目标区域被有效压制!”

独臂龙团长的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他回头看了一眼方振武的方向,眼神里充满了不屑。

而方振武的阵地,却迟迟没有动静。

他正拿着一个奇怪的仪器,和几个新兵在紧张地计算着什么。

“搞什么名堂?怎么还不开炮?”

“不会是吓傻了吧?”

围观的军官们议论纷纷。

足足过了五分钟。

在榴弹炮已经打完三轮齐射后,方振武才终于放下了手里的仪器。

他拿起对讲机,用一种近乎平静的语气,下达了命令。

“‘龙王’准备。”

“坐标XXXX,XXXX。”

“一次性,全数发射。”

“放!”

命令下达的瞬间。

没有惊天动地的巨响。

只听到一阵奇异的、如同布匹被撕裂的“咻咻”声。

紧接着,所有人都看到了他们永生难忘的一幕。

四辆火箭炮车上,一百六十根发射管,在短短十几秒内,喷吐出一百六十道炽热的火龙!

火箭弹拖着长长的尾焰,像一群被激怒的黄蜂,遮天蔽日,呼啸着扑向三号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