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五六章 方仙道(1/1)
自秦国攻灭诸国,一统天下之后,诸子百家的境况多有变化,连墨家、农家那些大家尚且自顾不暇、自身难保,何况他们这些小家?
神仙家、方术家……在百家中不为显耀,最为鼎盛之时,也就诸国还在的岁月,也就稷下学宫还在的岁月。
诸子百家可以任意论道其中。
只要稷下学宫还在,他们的道理就可依存不灭,就可有弟子不住的传承,就可源远流长的流传下去!
稷下学宫还在的时候,神仙家的日子相当不错。
依靠着诸国王族贵胄,还有另外许多对神仙家道理感兴趣的贵人,是以,衣食起居、内外用度不为缺少。
非如此,单靠神仙家自身之力,难以在诸子百家中占据一席之地,也难以获取足够的钱粮财货资材去做一些要事!
诸如出海寻找仙山之地。
诸如下南海寻找天池之地。
诸如前往塞外长白不咸之地。
……
还有精进修行的资材。
还有招揽弟子所需。
……
种种大小事,单靠神仙家自身之力,太弱了,根本就难以做到,必须有外力相助!
数百年来,燕地、齐地的公卿贵胄对于神仙家还是比较友善的,一些钱财所用,不为费力。
是以,日子可以过的很舒坦。
前去一些妙地,也能够有所得,对那些大人也能有所交代。
神仙!
成神成仙,长生不老。
谁不向往呢?
那些黔首庶民也就罢了,他们一个个的连吃都吃不饱,穿也穿不暖,也就不用多言那般事了。
对于那些诸侯王、显耀贵族而言,就不一样了。
越是年岁大,越是地位高,越是希望可以长生,越是愿意为长生之事出钱出力。
神仙家也就有了根基。
还是可以预见的长久根基。
……
奈何。
自秦国一天下之后,日子就变了,就不太一样了。
稷下学宫没了,诸国也灭了,一个个诸侯王没了,一些显耀的贵人尽管还在,碍于存亡之机,他们对于长生的兴趣也大大减弱。
这些年来,神仙家的日子过得相当苦!
不过,对比农家、墨家的结局,还是可以接受了。
连那些不可一世的大家都几近沦亡了,神仙家大体上没有什么损失,还有什么不能接受的呢?
惜哉。
虽可接受,又不能真正接受!
诸国不在了,燕齐的贵人目下对神仙家的传承又没有太大兴趣,再这样下去,神仙家的传承就要出问题了。
当然,相对而言,神仙家还好一些。
另外一些炼丹家、祝由家……他们的日子更惨一些,方术家也是一样,同样不咋地。
因传承之故,因道理之故,同炼丹家、祝由家那些小家多有相连,甚至于还得了他们的不少传承。
不知不觉,也算半个方术家?
半个炼丹家?
偏偏自己又是神仙家的人!
……
思忖诸般,思虑种种,若然继续待在燕地、齐地……或可传承无碍,其余就难了。
如此境地,若是不改,只有那个结果了。
改变?
如何改?
树挪地,死!
人!
不一定了。
人挪地,要前往何处?
先前,之所以待在燕地、齐地,是因为这里有诸子百家,还有稷下学宫,还有临近海域,还有许许多多的贵人。
更有临淄那般诸夏一等一的大城。
眼下。
诸子百家凋零。
稷下学宫没了。
对他们传承感兴趣的贵人们越来越少了。
诚如这般。
如何变化?
似乎不难。
只要再寻找一处百家兴盛之地、对他们传承感兴趣的地方就好了,诸夏间是否有那样的地方?
有!
不难猜!
就在关中!
就在咸阳!
多年前,阴阳家乘坐无与伦比的巨舟蜃楼前往海域,寻找仙山之地,听闻找到了。
还为嬴政炼成了长生不老丹。
说是那样说,具体不知道,也轮不到自己关心。
可。
关中,自己是要前往的。
“卢兄!”
“关中之地,非我等熟悉之所,你……,你这般决定,太突然了一些。”
“秦国尊崇法道,其余百家皆弱之。”
“儒家,尚未离开齐鲁的时候,何其名大力大,现在呢?”
“一朝离开小圣贤庄,在关中之地,多受束缚,去岁,儒家还陷入莫大的危险之中,许多儒家弟子还因此死了。”
“就连儒家掌门伏念都入咸阳国狱之中。”
“儒家都那般,何况我等?”
“卢兄,三思也!”
“……”
韩终缓步行之,不太赞成卢敖前往关中为事,实在是秦国太危险了,关中更是陌生。
他们这些神仙家之人前往那里可以做些什么?
在咸阳没有什么根基,也没有什么贵人可以依靠,贸然前往,太危险了。
一个不小心,说不定性命都要有碍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哈哈,却有那般危险,不过……我想还是有一点点机会的。”
“我如今多年长,余生不为多,前去关中,也没有什么太担心的。”
“何况,关中之地不一样。”
“马小友,你等觉得呢?”
卢敖颔首。
韩终所言的那些,自己都有考虑到。
危险是有的。
机会,也是存在的。
神仙之说,长生不老之事,那些身居高位的人,肯定会有一些感兴趣的,如此,就会有立足之地。
神仙家传承数百年来,真正的传承更是直达上古,没有一点点真本领,早就已经被其它小家击溃了。
还有一点。
自己年岁已经大了。
待在齐地做不了太多事了,眼看着神仙家的后辈没有前路,身为前辈……也当为他们找一找出路。
再说了,在关中之地,只要自己不做一些有违秦法的事情,应该不至于身死。
故而,机会就大了一点。
这次随行的马小友三人,便是神仙家的后辈,在齐地的日子不太好过,他们也是一样。
马小友的资质很不错,对神仙家的一些手段很精通,祝由家、方术家的手段也是一样。
自己对其有很高的期望。
倘若在关中能够立足,自己相信马小友他们将来的日子不会差。
“关中!”
“却是机会。”
持火把,一语而应。
“机会,是不错。”
“卢兄,关于此事,你可有请教过宋前辈他们?”
“他们也算神仙家之人,如今修行不俗,也在为神仙家、方术家、祝由家等家的前途着想。”
韩终再道。
宋前辈。
——宋毋忌!
是方术家的高人,也是炼丹家的高人。
多年来,齐鲁之地的一些贵人多有前往请丹,还有百家之人请其炼丹,多有所成。
就是地宫所出的一株株天材地宝,宋前辈都有亲自出手炼过!
“宋前辈!”
“正伯侨前辈!”
“……”
“他们这些年的动静,我也知道,因百家凋零,他们正准备将神仙家、方术家、炼丹家、祝由家、阴阳家的一些人……统合一处。”
“准备立下一处崭新的传承,似乎是——方仙道!”
“糅合诸家的长处,自成一道!”
“宋前辈,我没有请教过。”
“去岁,曾机缘见过正伯侨前辈,我与之提及此事,他没有反对,也没有支持,只是让我顺着心意去做。”
卢敖点点头,又摇摇头。
方仙道!
因方仙道的存在,神仙家的日子更不好过了,一些神仙家的同道有言可以并入其中。
人多了,好办事。
人多了,力量就大了。
道理自己是明白的。
对于神仙家融入方仙道,自己也没有太大的反对,宋前辈他们也没有强力为之。
只是。
无论是神仙家,还是方仙道,只是待在齐鲁之地,待在燕齐之地,其实……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
一如已经加入方仙道的一些同道,实则,和先前的日子相比,没有什么变化。
就是方仙道内部,也没有明显的划分。
也许,以后会有变化。
以自己的年岁,不一定可以看到。
倘若自己先行前往关中,开辟一处上佳之地,那么,神仙家的弟子就能有好处。
方仙道内的一些人,也能受益。
于自己,亦是莫大好处。
倘若得了一些好东西,延年益寿也是不难。
直接进入方仙道,得了好东西……又该如何?
这笔账还是不难算的。
“正伯侨前辈!”
“前辈既然没有反对,其实也算支持的。”
“关中!”
“这些年来,关中之名早早有闻,却一次都没有去过。”
韩终诧异。
正伯侨前辈是炼丹家的高人,也算半个阴阳家弟子,当年曾受过阴阳家智者一脉邹衍大师的教导。
齐鲁之地,还是名声不弱的。
那位前辈没有反对卢兄去关中?
已经可见心思了。
自己!
卢兄所言之事太突然了一些,自己没有想好,不着急,待此次地宫出去之后再说。
“地宫!”
“定然是一处神妙之地,上一次前来这里,没有所得。”
“这些年来,我学了一些堪舆、星象之道,或许能够看出一二!”
“神仙家的弟子,博览一些,总是无错的,马小友,你等也要牢记这一点。”
“……”
前往关中,主意已定。
卢敖不准备有改。
前来阳谷这里的地宫,也非心血来潮,而是为了做一些准备,以为关中之行更加顺畅一些。
“前辈教导,铭记在心!”
随行的马姓男子三人一礼。
“地宫!”
“的确奇异,若是上古所留,那就相当于在诸夏间存在数千年了。”
“单单如此,也没有什么,数千年岁月,无论地宫,还是陵寝之地,地下的东西太多太多。”
“这样的地宫一下子出现好多,非一处两处,就有些奇怪了。”
亦是没有在关中的事情上停留,韩终收敛心神,扬了扬火把,看向脚下、四周。
顺而看了一眼身后。
刚才从入口进来的几个人,也在扬起火把,在地宫内缓缓走动着,彼此也在言谈,声音不为大。
不知是什么人?
庶民百姓?
不太可能,那些人对地宫没啥兴趣。
百家之人?游侠之人?游逛的贵人?
不清楚!
“只是出现一处地宫,并不稀奇。”
“一下子出现许多地宫,从我所得的消息来看,当年这处地宫出现的时候,诸夏其它地方,也有一处处地宫出现。”
“内部布局、陈列、宝物……都大同小异。”
“都有天材地宝,都有玄功妙法,都有机关密室,似乎……一模一样,也就所处不一样。”
“于此事,我曾问询堪舆家的一位前辈。”
“那位前辈所言,他猜测是有一位实力通天的强者,或是一群实力不弱的人,在上古岁月,一下子修建许多地宫。”
“而后,布下一处无与伦比的阵势。”
“此阵势囊括山川地脉,隐匿诸夏各处,又以特殊法子契入阵眼,此阵眼非寻常之物,也非寻常之力。”
“而是天星风水,而是星斗万象。”
“只有那样的手段才能妙法通选,只要云霄星辰有异样,便会阵眼异动,引得一体阵势的所有地宫出现动静。”
“也只有那般法子,才能够出现许多地宫一起现世的场面。”
“……”
“只不过,那般手段……非寻常人可以做到,大可能是一群人所为,以祭祀的手段为之!”
“那位堪舆家的前辈都不会。”
“堪舆家的前辈还有言,倘若一切如其猜测,那么,诸夏间出现的一处处地宫,或许不是宝藏之地。”
“或许不是最珍贵的地方!”
“或许只是寻常之地!”
“上古之时,一群实力、手段不俗的人,为何要花费大力气布下那样的阵势?”
“只是为了留下那些地宫?”
“只是为了留下一些天材地宝?玄功妙法?”
“这个理由有些行不通!”
“堪舆家的前辈所言,布下那般手段,寻常修行的人难以参与,起码也得是玄关以上的存在。”
“也只有那样强大的力量,祭祀昊天,通达虚灵,星斗摇光,云河浩瀚,……,方可天人一体。”
“方可有那样的地宫阵势出现。”
“一株株天材地宝,对那些人不算什么,就如一位豪富之人,花费极大的代价,只为了留下十金?百金之物?”
“不可能!”
“玄功妙法?”
“也不足。”
“从地宫流出去的那些修行之法,不为十分珍贵,有百家之人习练之,难度很大,偏向于炼体一道,勉强适合玄关层次修行。”
“是以,为了留下那些修行之法?”
“也不足够!”
“故而大可能明证那一处处地宫只是表象,在莫大的阵势之下,定然还有更深的秘密!”
“具体是什么秘密?就难猜了!”
“……”
卢敖轻轻揉了揉眼睛,在此间晦暗之地,纵有火把,也难以看的很远,环顾四周,地宫难以窥得全貌。
当初来这里的时候,地宫之人,密密麻麻,一只只火把的光芒辉映一处,整个地宫宛若白昼。
相隔很远,都能一窥大貌。
现在,唯有寥寥之光了,若非不远处后来的那些人也有火把之光弥漫,整个地宫就更加昏沉幽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