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五百二十四章 徐达发现汗廷(1/1)
徐达深深看了一眼宋晟,你丫的还真是不给蓝玉一点面子啊,他最烦的就是顾正臣,你还说这番话……
果然,蓝玉恼怒,指着舆图喊道:“你告诉我,这种山河口袋,处处都是破绽,如何能守得住?还有,蓟州镇丢了之后,一旦元军东进,迂回至北平、通州,多少百姓会遭难?”
宋晟皱了皱眉头,蓝玉的嗓门有些大,思索了下,回道:“镇国公敢这样做,必然有他的把握。”
蓝玉哼了声,甩袖道:“把握?他就是冒险、激进,是以身犯险!他死不死无所谓,可不要害了那么多百姓,更不应害了山河破碎,生灵涂炭!”
徐达起身,给了宋晟一个眼神,语气平和:“有没有顾正臣的消息不打紧,西路军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趁着汗廷空虚,将其一网打尽。等打完仗,再慢慢派人探查北平的事也不迟。”
当下对蓟遵战场的诸多猜测都不能得到证实,多说无益。
蓝玉憋了一肚子火气。
皇帝也是,打元廷主力干嘛不用自己,非要让自己来偏军。话说回来,皇帝让自己给顾正臣打下手,自己也不答应……
指挥使魏平走入军帐,言道:“斥候有发现。”
“让他进来。”
徐达沉稳。
王守田走入帐内,行礼之后,肃然道:“魏国公,在西面二十里外,我们好像发现了汗廷所在。”
蓝玉凝眸,一双眼锐利:“这里是帅帐,你身为斥候,如何能说出好像这种话?军情一旦报错,你担得起责任?”
王守田不敢与蓝玉直视,赶忙回道:“因为营地灯火连绵出去十余里远,除汗廷之外,卑职不知这附近哪个部落能有如此多人口。”
徐达看向魏平:“去,将钱竹汀等人喊来。”
很快,向子期、钱竹汀、韩靖之三人进入军帐,听闻斥候消息之后,钱竹汀等人也愣住了,拿出舆图仔细看着。
钱竹汀摇头认为不太可能。
韩靖之也认为这会还没到捕鱼儿海。
向子期思索了下,在与王守田确定没看错之后,对徐达道:“魏国公,按照情报,汗廷设在捕鱼儿海东北八十里的位置,以兀儿失温河为东屏障。沈砚之等人以使臣身份前往,也证实过这一点。”
“可眼下这批人出现在了捕鱼儿海西北方向,东西差着一百余里,甚至一百五十里,出现这种情况,只有一种可能。”
徐达将目光投向舆图,沉声道:“你是说,汗廷在迁移?”
宋晟眼神一亮,突然变得兴奋起来:“若是如此的话,那就说明镇国公打了胜仗,买的里八剌已经败走捕鱼儿海,这才急匆匆下令汗廷搬家!”
蓝玉对此并不认可,板着脸:“都督佥事是不是太过乐观了,买的里八剌带去关内的兵力,没有三十万,也有二十万,用一个破绽百出的口袋阵想困住如此多骑兵,怕也只能被动防守,想要将其打败,谈何容易?”
宋晟不太喜欢蓝玉的咄咄逼人,回道:“永昌侯认为,汗廷之人为何迁移?”
蓝玉沉声:“其一,兴许斥候探查有误,当进一步确认情报。其二,兴许是曹国公出辽东之后惊动了马孟山守军,守军溃逃之后将消息告知汗廷,汗廷之人以为曹国公正欲进攻捕鱼儿海,这才不得不避其锋芒,选择迁移。”
宋晟没有反驳。
蓝玉说的也有可能,李文忠打起仗来很愣,很猛,认准了的,追几百里、上千里都有可能,就是从马孟山一路追到捕鱼儿海,也符合李文忠的狂人本色……
徐达沉思了下,言道:“魏指挥使,你亲自带人走一趟,确定下是不是汗廷之人在这里。宋都督佥事,命令全军解除休息,准备战斗。”
魏平、宋晟领命。
一个时辰后,魏平带人返回,提着一人丢到了帅帐之中,对徐达道:“魏国公,抓了个舌头。”
乌兰骇然,裤裆立马湿了。
娘的,之前刚解决了一半被人抓了,憋了一路,竟然在这里没忍住……
我就是出来撒个尿,是随地了一些,但也不至于这么惨吧。
魏国公?
徐达!
这个杀星竟然出现在了这里!
徐达已经五十五了,鬓角白了许多,但多年沙场征战凝聚的精气神还在,不怒自威的气势依旧让小小的军卒难以承受,尤其是草原之上,徐达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杀星。
“别杀我,我说,我都说。”
乌兰惧怕。
徐达淡然一笑,平静地说:“倒是识时务,说吧,你们的汗廷不是在捕鱼儿海,为何来到了此处?”
乌兰摇头:“我,我也不清楚。”
“你说什么?”
魏平厉声呵斥。
乌兰吓得一哆嗦,赶忙回道:“前几日,有马孟山、古北口的军士逃回汗廷,说遭遇了明军主力骑兵袭击,损失极是惨重,主将都战死了。兴许就是这个缘故,才迁移的。”
蓝玉凝眸:“所以说,西面二十里外,当真是留守在汗廷的全部人马?”
乌兰重重点头:“是,都迁移了。不,不,还有一支军队,留守在了兀儿失温河,以防备明军袭击,你们,你们怎么从西面来了……”
徐达哈哈笑了起来。
明白了,怪不得王守田、魏平探查如此顺利,这些人连个防备都没有,感情是他们的防备全都放在了身后,压根就没想过明军会出现在西面。
这也正常,商队走在捕鱼儿海南面,使臣前往汗廷的路是由南向北,加上兀儿失温河的缘故,明军要出现也必然出现在汗廷的东面。
另外,古北口、马孟山这些可都是在东面,明军要袭击汗廷,不管走哪条路,都必然是北上,在兀儿失温河东面想办法过河,然后才是作战……
敌人在身后,不在身前,加上兵力有限,所以这群人疏忽了西面的防备。
当然,最主要的是,没有人会相信,大明的骑兵可以悄无声息地,经过一个又一个部落而不被察觉,深入到捕鱼儿海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