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五百一十一章 在草原筑城(1/1)
顾正臣靠在椅子里,手中盘弄着一枚铜钱,将目光投向了一直不说话的北平知府方必寿,问道:“方知府,你认为这件事,能不能办?”
方必寿多少有些错愕。
这是镇国公与三布政使之间的商议,自己能来旁听已经不错了,哪里有自己说话的地方。
可顾正臣问了,朱瑛等人又看着,方必寿只好硬着头皮起身,言道:“下官认为,要做成此事,怕极是困难。一来,夏收在即,百姓不情愿服徭役的心思很重。二来,朝廷不给钱粮,百姓只有付出,没有所得,怨言颇重。”
“当然,下官更想知,朝廷与镇国公欲下如此大手笔,征调百万百姓服徭役,到底打算如何用,用在何处,单纯的大军北伐,用不着这么多百姓做事吧?”
百万之巨,对三布政使司来说,绝对可以说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件,顾正臣不可能拍脑袋,随意做出这个决定。在这背后,一定有朱元璋的支持。
朱元璋支持的,必然是着眼长远的事。
就看这事,值不值得办。
顾正臣招了招手。
李景隆将舆图挂了出来,顾正臣指着舆图言道:“我之前说过,朝廷要控制草原,而控制草原就需要改变游牧习性,将游牧改为驻牧……”
稳定是治理的前提。
为何古代一直重农抑商,从根本上来说,不是朝廷害怕商人赚钱,也不是害怕商人溜达,而是害怕商人带着百姓一起溜达,今天你还在洛阳,明天就要带人下扬州了,朝廷找人办事的时候人不在,那怎么行?
流动人口的管理是一个十分棘手的事,别说古代了,就是后世为了这件事,那也是劳民伤财,还弄出了一些暂住证之类的东西,隔几个月还需要打电话问问你搬家没搬家……
那还是有联网有数据可查,古代你换个地方,这可不好查,翻找册子都要找半天。
商人的流动性,说到底也就那么几个地方,古代商人不可能天南地北到处跑,主要跑几条路线,相对固定,按照其商引追查起来,也不是太难。
可游牧的蒙古人——路线可就不固定了,流动起来,那是真流浪啊。
哪里水草丰满就往哪里跑,遇到更强大的部落,还可能逃命般地朝山多的地方跑。
就连元廷的汗帐,那都是说换地就换地,没个固定的居所,怎么管,怎么治理?
稳定的居所,固定的区域,这才是治理草原的前提,大明不能学习元廷那般,松散的治理方式,也就是各部落首领来当官,元廷控制官,官控制部落……
这样一来,不管部落怎么迁移,总不能不告知首领去哪里了吧……
说到底,元廷内治很松散,汗廷强大时,下面顺从,可一旦汗廷衰落,不等弱不禁风,下面已经听话了。
这与大明也不一样,大明皇室不行时,不管皇帝是去抢人妻去了,还是干木匠去了,总之,上面不行的时候,下面整体上还是顺从,直至大部分人活不下去的地步,才会造反……
“适合长期驻牧的地方相当多,只要将这些人安置在一片区域内,设置衙署,一步步让其习惯并遵从大明的法制,并让草原上的孩子,一律修习大明的学问,草原便会长期在朝廷手中……”
王兴宗对指点舆图的顾正臣问:“这与征用一百万百姓服徭役有什么关系,迁移部落至驻牧之地应该是军队的事吧?”
顾正臣点头:“是啊,迁移蒙古各部落是军队的事,但军队要驻扎在那里,就必须有城,而建城,没有人做不成。”
“建城?”
王兴宗有些不安:“镇国公,你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草原之上要建一座城,那要耗费多少人力?”
方克勤也不理解。
草原不适合建城,实在是因为缺乏建城材料。草原广袤之地,虽然有不少树,可就是将方圆十里的树都砍了,也未必能修出一座像样的城出来,毕竟草原上的树,多数不够粗壮,不够高大挺拔……
朱瑛疑惑:“即便是造个栅栏城,那也不需要百万之巨的百姓当劳力吧?”
顾正臣摇了摇头。
方必寿凝眸,向前一步,言道:“镇国公想要打造的,恐怕不是简单的栅栏城,而是一座真正的城池吧?”
顾正臣抬手,打了个响指:“三位布政使,你们是不是太过保守了,还是说,不太了解格物学院的力量与做派?这一次是控制草原,既然要控制,那就控制个彻底,建造城池,建立衙署,这样才能为后续官员入驻,治理草原打下基础。”
朱瑛暼了一眼方必寿,对顾正臣问道:“草原上建城,你怎么想的?知不知道,当年为了营造哈拉和林,蒙古人耗费了数十年,动用了大批数十万的军民。”
“纳哈出的新泰州,还是占了周围有山的便宜,可即便如此,也让十几万人忙碌了前后十几年!你打算用百万百姓,去草原上打造城池,这简直是痴心妄想!”
服徭役,说白了就是下苦力。
没任何好处,百姓本就不满,你还让他们去弄城,打算去多久,人家日子还过不过,三个行省的家家户户还过不过日子?
顾正臣笑道:“朱布政使不必如此悲观,事实上,我要的只是一座城,有城墙就够了,至于里面有没有房屋,未来要不要建造房屋,都可以慢慢来。但将士需要城墙,用来阻挡可能存在的骑兵冲击。”
朱瑛坚持自己的观点:“那短时间内不可能做到。”
顾正臣紧握着一枚铜钱,平静地说:“所以,我需要人手,只要将建城所需要的石灰运过去,我有把握,寒冬来临之前,会有不下十座城池在草原之上拔地而起!”
方克勤似乎明白了顾正臣的意思:“你是说,打造一个混凝土城池?”
王兴宗、朱瑛恍然。
这两人虽然没亲眼看到过混凝土的制造过程,但去金陵的时候,还是见过格物学院的混凝土建筑,知道那东西寻常刀剑不能伤,而且建造的速度,确实有些快……
可回到最初的问题上来,百万徭役,没有钱粮,任谁也不可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