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四百九十八章 顾正臣:我怕啊(1/1)

蓟州镇,三屯营。

长兴侯耿炳文坐在滦河边,看着缓缓流淌的河水出神。

噗通——

石子打出水花。

耿炳文回头看去,赶忙起身行礼:“镇国公。”

顾正臣拉着耿炳文,一起坐在了河边,手中掂着几枚石子,问道:“伤势如何了?”

耿炳文老脸沉稳,指了指北面:“一点小伤,不碍事。宋国公、燕王有消息了吗?”

顾正臣丢出一枚石子:“还没消息送来,但我相信他们不会有问题。眼下最棘手的,还是俘虏安置问题,而这个问题,还需要等朝廷裁决。”

耿炳文有些郁闷:“这些问题,事前就没个应对,还需要等陛下安排?另外,我记得你全权负责三行省军政、民政,这个主意你拿不得?”

顾正臣侧头看向耿炳文,无奈地笑道:“这个主意可以拿,但我怕啊。”

“怕什么?”

耿炳文疑惑。

这世上还有你顾正臣怕的事?

顾正臣带着几分故作轻松,一只手拿着三枚石子,一个接一个抛起,接住一个抛出一个:“文官倒顾,说我顾正臣勾结商人,有财权,说我是格物学院堂长,门生无数,说我是水师左都督,手握兵权——”

“还有一堆水师出来的侯爵、伯爵,更成了我顾正臣的帮手。你说,若是这十几万俘虏,我亲手去安置,去安排,若是半路跑了几百个、几千个人,最终对不上号了。”

“一旦有那么一两个蒙古人出现在我府邸周围,你猜,会不会有朝一日,他们会说我顾正臣蓄养了一批元朝残兵当死士?”

耿炳文深吸了一口气。

这个,确实可能发生。

文官似乎对顾正臣,有着一种天然的仇视。

虽然格物学院出身的官员开始增多,占据要位,但他们在人数上还有限,比如温祥卿、开济、薛祥、詹徽等,这些可都不是格物学院出来的人,他们对顾正臣,看似友好,实则也就那样。

比如开济,并不怎么得罪顾正臣,可倒顾案时,他也没为顾正臣奔走疾呼。

还有詹徽,他算是有骨气了,不怕得罪人,还经常找人麻烦,可结果呢,倒顾案那么汹涌,他是怎么做的?

是回京之后开始发难。

他回京之前聋了还是瞎了?

没有。

他是督察院一把手,他知道京师发生的一切。

但是,他隐忍不发,直至回京之后,装不下去了才开始有所动作。

说到底,没什么文官与顾正臣真正走得很近,就连韩宜可那家伙都置身事外,可想而知,顾正臣多不受文官待见。

现在,顾正臣是不需要担心什么,甚至可以肯定,他的国公爵位也稳如泰山,不可撼动,任何文官也动不了他,但是——李善长当年也是国公啊,该惩罚的时候不一样惩罚?

对付国公,不一定非要削爵,可以将你丢到一处不起眼的地方自生自灭,也可以停了俸禄。

而这些,在未来都是可能发生的。

耿炳文叹了口气:“说到底,还是你树大招风,这十几年来,你的风头可是盖过了魏国公、曹国公等人,妹妹又嫁入了东宫,你又是个出挑的,深得皇帝、太子信任,门生——确实也多,大家都害怕你顾正臣会成为权臣。”

两枚石子落回掌心,顾正臣言道:“所以啊,我能直接安置俘虏,但我不敢,现在想想,便宜行事,未必占有便宜,说不得日后会付出更大代价。现在每一步,还是小心点为好。”

耿炳文知道顾正臣的难处。

很多人都知道,要动顾正臣,只能通过当今皇帝,等朱元璋百年之后,朱标继位,谁也约束不了顾正臣。

以朱标与顾正臣的交情、关系,没人能压制顾正臣。

这也意味着,顾正臣后面的日子,必然还会起风波。

他也预料到了,所以在蓟遵战场结束之后,便谨小慎微起来。

耿炳文看向北山:“可是镇国公,北伐的事耽误不得啊,牺牲了这么多,耗费了如此多人力、物力,如今好不容易占尽优势,咱们需要尽快动起来才是。”

顾正臣站起身,将石子丢到河里:“在我看来,蓟遵战场慢不得,征服草原快不得,等吧。”

耿炳文叹了口气:“到底说你思虑周全,明哲保身好,还是说你错失时机、贻误战机好?朝廷如何谋划草原,我并不知全貌,确实也不好反驳你。只是我还是希望你认真考虑下,至少,先准备征调百姓,安排后勤事宜。”

顾正臣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说到底,还是要不要便宜行事的问题,越过朝廷临机决断,这一会爽歪歪了,效率也提上来了,北伐稳步推进。

可事后呢?

这个举动会留下多少影响?

三行省的民力啊,没有朝廷旨意,就便宜行事,各地奉命而动之后,官员怎么看?

万一有个人跳出来说,顾正臣他民心在野,振臂一呼,就有百万百姓追随,这事如何解释?

告诉他们便宜行事,有旨意?

他们还会跟一句,万一顾正臣伪造圣旨,地方毫不怀疑,百姓盲目信从……

自从句容百姓被人打枪使之后,顾正臣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便宜行事的旨意可以接,但如果情况不紧急,有时间去请示,不应该肆意用。

至少有些事上,先让领导表个态,发个话,这样一来,自己也能少点压力,日后官员也不好拿捏这些事对自己发难。

顾正臣不是怕那些官员,也不是怕斗争,而是觉得,少点风波恶,总归能免几个家破人亡。

时间会证明一切,不妨让这些人活得长久一些。

顾正臣虽然不打算过早行动,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动作,至少,山东布政使方克勤、河南布政使王兴宗已经带人抵达北平了,身为河北巡抚使,召集三布政使司的官员开个会,总没什么不妥……

朱棡、林山南并没有在金陵停留多久,四月十八日便回到了三屯营,交给了顾正臣朝廷安置俘虏与征调百姓服徭役的公文,还带了二十口不知道装了什么东西的神秘箱子……

这些东西,才是征发徭役的底气。

顾正臣看过之后,当即安排赵海楼、朱煜等人照办,并从三屯营回到遵化,为的是,见一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