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城破(1/1)

一把重弓缓缓抬起,搭箭,拉满,弓弦绷紧......

魏颐拉满弓箭,面色冰冷,黑眸深寂。

身侧,迟郁看清他的动作,疑惑的顺着箭尖对准的方向抬头望去。

那张百转千回记挂在心头的面容,猝不及防的出现。

迟郁呼吸陡然一滞。

竟然是......盛昭宁!

耳边,破空声响起。

寒锋闪烁,箭矢离弦而出——

“不要!”迟郁瞪大了眼睛,惊慌大喊。

利箭直朝城墙上方射去。

寒芒闪映在盛昭宁的瞳孔之中,飞速朝她射来。

盛昭宁看清他眼底的凛然杀气,捏紧拳头。

魏颐若要杀她,她绝无还手之力。

盛昭宁双目紧闭,等待刺入心脏的剧痛。

利箭声破空而过,擦过耳际。

一缕墨发随风落下。

耳边,血丝渗出。

迟郁脸色惨白。那支利箭直钉入盛昭宁身后墙上,再偏一寸,便可取她性命。

他没想到,盛昭宁居然真的活着。

当年,她突然消失,音讯全无。

所有人都在说她已被秘密处死,迟郁执着不肯相信,如同疯了一般翻遍整个凉州去寻她的踪迹。

全都,一无所获。

他甚至去求魏承钧,得到的,却也是她已跌入洛川,身死无踪的消息。

迟郁近乎被那种绝望压垮。

为什么,他都已经准备要娶她了。

只差一点,他就要娶到她了!

却还是逃不过上天捉弄。

铺天盖地的昏寂重重砸了下来,快要将他湮没。

迟郁不知道这几年是如何度过的,浑浑噩噩,仿佛天地都陷入一片灰暗。

却没想到,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他竟然会再次见到她。

而二人,却早已分属在不同的阵营当中。

盛昭宁耳边极为缓慢的,察觉到一阵刺痛。

鲜血顺着耳廓无声流淌。

她重心不稳的后退一步,唇色一点一点变得苍白。

魏颐放下弓箭,黑眸深如浓墨。

这一箭是愤怒,也是警告。

两年来,他无数次的从那一刀的噩梦中惊醒。

每每醒来,心底都填满恨意。

他蛰伏两载,一切忍辱只为今日。

如今京城已是势在必得,盛昭宁若是识相的话,就乖乖臣服,不要再做无谓的挣扎。

否则,他不敢保证手中的刀剑会不会伤了她。

“攻城!”魏颐道。

战旗挥动,大军高喊着朝城门攻打而去。

十二卫咬牙死守,城墙上方万箭齐发,几轮过后,弓箭很快就见了底。

“箭不够了!”

“快来人,城门要顶不住了!”

“援军呢,援军在哪!”

城门口厮杀声叫喊声不断传来。

盛昭宁望着摇摇欲坠的城门,伸手扶住冰冷的墙面,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城门,要失守了。

届时,皇宫将是最后一道防线。

魏珩还在宫内。

她撑起全身的力气,脚步凌乱的走下城墙。

来时乘的快马还停在城墙下,她重新爬上马背,转身朝宫中而去。

京城此时已彻底陷入纷乱中。

车马在道路上横冲,百姓惊慌着大喊,四处逃避着。

小孩站在路边无措大哭,摊贩货物散落一地。

盛昭宁咬牙拽紧缰绳,躲避着路上流民,径直回到皇宫。

宫中情形也已混乱不堪。

宫女太监卷着珠宝向宫门外涌出,一道惊震的雷声劈下,盛昭宁刚至宫门,却见远处,城门口火光冲天。

——城,破了。

眼前阵阵漆黑,盛昭宁眸色赤红,用尽全力吼道:“关门!”

留守在皇宫最后的禁卫关紧宫门。

可谁都知道,面对魏承钧的几万精锐,就连城门都抵挡不住。

何况这扇薄薄的宫门,不过是负隅顽抗。

大雨,倾盆落下。

狭长的宫道上,骏马驰骋。

“太子殿下在哪!”

盛昭宁拦住一个慌乱奔逃的太监问道。

小太监惊颤着抬头,看清是盛昭宁后,慌慌忙忙道:“太子在陛下寝殿!”

她没有片刻耽搁,直朝皇帝寝殿而去。

殿外早已不见人影,盛昭宁翻身下马,跑向殿内。

木门推开,屋内情景顿时呈现在眼前。

朝中几位忠心的老臣都不曾离去,此刻正守在皇帝身边。

皇帝坐在桌前,撑着最后一丝意识将继位诏书和玉玺交到魏珩手上。

听见动静,魏帝抬目望来,见到盛昭宁,目光动了动。

“盛少卿。”他闷咳了两声,唤她道。

盛昭宁抬步走去,看了一眼魏珩,四目相对的瞬间,酸涩之感瞬间蔓延。

她走到魏帝面前,深深俯身道:“陛下。”

皇帝缠绵病榻许久,身体早已亏空,此刻眼底混浊,嘴唇惨白,俨然一副大限将至的模样。

他喘着粗气,强撑着抬起头,看向盛昭宁道:“带太子走,皇宫东侧有一条密道,你们逃出去,向南走,到渝州带援兵回来,皇城就还有一线生机。”

魏珩眼底已爬满了血丝。

他抬眸过来,看向盛昭宁道:“昭宁,你和首辅大人从密道出宫,带着玉玺,快走!”

魏珩将玉玺和诏书一并交给盛昭宁。

他语气急切,却如同第一次见面时看了她许久,神色庄重认真。

这或许,将是最后一次相见。

他不能和盛昭宁一起走。若皇城被攻破,却寻不到他的踪迹的话,还会有源源不断的追兵追击过来,势必会连累到盛昭宁。

何况,父皇还留在宫内,他怎可弃之不顾。

而盛昭宁显然也已猜到了他心中所想。

她眼底微红,拿着玉玺的手微微颤抖,“殿下,如今城门即将攻破,镇北王的人马自北面攻来,只有南下去往渝州带兵回来,才能救驾。”

援兵迟迟未到,盛昭宁已有猜测。

所有的线索终于在这一刻串联起来。

兵部,已被镇北王掌控。

魏承钧一路南下,却未惊动京城分毫,只能说明各州传到兵部的消息尽被拦截。

与此同时,又从兵部传出假的消息,准许镇北王入京。

所以,他才能悄无声息的挥师南下。

即便有人发觉异常,可只要兵部在镇北王的掌握下,便能轻而易举的得到各州兵力部署图与其薄弱之处,攻城将不费吹灰之力。

军报被层层拦截,即便传回京城落入兵部之手,依旧呈不到皇帝面前。

眼下,镇北王兵临城下的消息很有可能都没有传出京城。

所谓的援军,也绝不会来。

只有拿着玉玺,由魏珩亲自南去,才能整合南边各州势力,回击京城。

魏帝看着魏珩,眼角模糊。

“珩儿,大局为重。为父留在这里,魏承钧在拿到玉玺之前,不会对我动手。你和昭宁尽快南下,京城便还有希望。”

魏承时此刻不是以皇帝的身份在和他说话。

只是一个父亲。

他骗了魏珩。

以魏承钧和他的仇怨,就算将来魏承钧背负来位不正的骂名,也绝不会放过他。

所幸,这些事情,魏珩一概不知。

只要他逃离出京,便还有生的机会。

哪怕重回京城的机会渺茫,只要魏珩还能活着,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