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6章 景山(1/1)

京城初春的风,裹挟着塞外的寒意和景山特有的、若有似无的腐朽气息,刮过景山东麓那株虬枝盘结、被锁链锁住的老槐树,枯枝在风中发出呜咽般的声响,如同前明那个绝望帝王的最后叹息,至今仍缠绕着这片不祥之地。

甲申年间,李自成围攻京师,崇祯皇帝召集太监王承恩,命其带领内监侍卫护送自己突围,他们先是试图从东华门冲出,却遭遇大顺军阻击,侍卫溃散,转而奔向朝阳门,守城的兵部尚书朱纯臣闭门不纳,再转向安定门,门闸被内监锁死,无法打开

随后崇祯皇帝返回宫中,此时大顺军已经攻破京师外城,崇祯皇帝杀袁妃并公主,取王承恩及韩登贵大帽衣靴着之,手持三眼铳,随太监数百,欲出齐化、崇文二门不得,奔走至正阳门,欲夺门而出,被守城太监疑为奸细,施炮向内,崇祯皇帝被其所阻,只能又一次返回宫中。

此事当时正在京师的传教士汤若望也亲眼目睹:“皇帝意欲穿过耶稣会址旁的城门,奔至南城,可是太监们堵塞他的去路,令他不得通过。这位不幸的君主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被迫重新回到了紫禁城内,在那里听候命运对他的最后裁决。”

夜子时,崇祯皇帝见无处可逃,身边只剩王承恩一人,于是易袍履与王承恩走万岁山,至经帽局附近,于此老槐树下自缢而死。

清军入关之后,为笼络人心,将此槐树称为“罪槐”,用铁链锁住,并规定清室皇族成员路过此地都要下马步行,以示对崇祯皇帝的遵奉、试图借此坐实清军“奉旨入关平寇”的借口,顺治十二年,又将万岁山改名为景山。

如今这棵被锁链锁住的罪槐之下,一身石青色常服的康熙皇帝负手而立,背影显得异常单薄。他瘦了许多,曾经意气风发的年轻帝王,此刻眼窝深陷,颧骨凸出,面色是一种长期缺乏睡眠的蜡黄。

南方北伐的汹汹舆论兴起之后,如同无形的绞索,日夜勒紧他的心神,让他连躲在佛堂之中吃斋念佛都没法安心,整日里噩梦不断,要不就是梦见溃兵如潮、尸山血海,要么就是又梦到当年那场刺杀案,只是自己没有当年那么幸运,成了一具冰冷的尸体。

这些噩梦让康熙皇帝每晚都在梦中惊厥,但不管是黄教、中土佛教,还是白莲教的经文,都无法让他安睡一刻,好在招入京中的白莲教法师懂丹药之学,贡上仙丹,康熙皇帝服下之后,才能沉沉睡去,得一夕安寝。

脚步声自身后传来,沉稳而带着军人的力度。康熙没有回头,只是望着那株象征着前朝覆灭的老槐,声音干涩沙哑,仿佛被这山风抽干了水分:“安亲王来了。”

“奴才岳乐,叩见皇上......”安亲王岳乐穿着整齐的玄色亲王服,利落地甩袖打千行礼,他抬头看到康熙皇帝那憔悴得几乎脱形的侧脸,心中猛地一沉。

“安亲王不必拘礼,起来说话吧......”康熙皇帝缓缓转过身,朝着一旁的侍卫和内侍示意了一下,周围的内侍和侍卫纷纷退走,隔开一段老远的距离,康熙皇帝转头看向岳乐,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带着一种近乎病态的焦虑,死死盯住岳乐,似乎深吸了一口气,才艰难地吐出那个日夜折磨他的问题:“安亲王,朕招你前来,你应该也猜到了朕想询问些什么,京中百官宗室,没人比你更懂兵事,你也是最早和红营接触的宗室统帅,朕想问你......山东......守得住吗?”

岳乐站起身来,身形挺拔如松,他没有立刻回答,目光坦然地迎着皇帝那灼人的视线。煤山的风,吹动他花白的鬓角,片刻之后,他没有给出准确的答案,语气却很坚定:“皇上,战场瞬息万变,事前谁也不敢说稳胜稳赢,是胜是败,都得打起来才清楚。”

“但奴才看了姚启圣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密奏,细察过他报来的山东防务方略,层层后撤,诱敌深入,坚壁德州,袭扰粮道……此策,已是当下局面所能谋之最优解,纵使奴才亲自去山东布置,恐怕也不会比姚启圣做得更好。”

康熙眼中的焦虑并未完全消散,反而因岳乐的肯定而更添了一层复杂的意味:“姚启圣此人颇有才干,此事朕是知道的,当年他在赣州就做得不错,雩都一战也让红营贼寇吃过不小的亏,只是......此人不像周培公那般纯良忠义,心中只有自己而没有君父国家,当初安徽之役便临阵脱逃,故而朕并非不相信他的能力,而是不相信他的忠心!此番红营贼寇北伐山东,姚启圣会不会......”

“请皇上放心,奴才敢向皇上担保,安徽之役姚启圣会逃,但山东之役,姚启圣必然拼尽全力!”岳乐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洞悉人心的力量,“姚启圣,是个聪明人,聪明人,最懂得审时度势,也最懂得……何处是绝路!他在安徽临阵脱逃,是因为他并非一军主帅、局面不在其掌控之中,而兵败之势已不可避免,纵使其费尽心力、用尽一切办法,也没法扭转大局,故而选择以自保为上,弃庐州逃去江北。”

“于此番山东之役,以姚启圣的性子,他若是像在安徽之役中一般,自觉毫无把握,早已效仿安徽故智弃城而走,断不会留在山东,苦心孤诣布下此局!”岳乐顿了顿,稍稍观察了一下康熙皇帝的表情,继续说道:“皇上,一支军队即便是屡战屡败,尚能有意志坚定之人追随,可若是一味避战、逃来逃去,兵卒将官必然会对主将信心丧尽,人心尽失之后,必然是军兵大散,若是没了军队在手,以姚启圣临阵脱逃的前科,他的脑袋还能保住?”

“姚启圣是个聪明人,他很清楚这一点,他当年在赣州主事,搞封锁线迁民屠村,也办过不少恶事,更没法在红营那边求一条活路,除了抓紧手里的兵马,他没有退路......”岳乐的话斩钉截铁:“奴才敢断言,此番山东之役,姚启圣必然会血战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