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为有暗香来(1/1)

金樽清酒、玉盘珍馐。

酒酣饭饱推杯换盏过后,二人已是勾肩搭背,熟稔的好似亲兄弟。

“武兄可知前几日从京城来了个色艺双绝的小娘子?”沈逸飞一脸佞笑。

武柒摇摇头道:“我远在凤安,岂知此事?”

“那你便有所不知了,这小娘子单在藏龙卧虎的京城便已夺得花魁。”

武柒抿了口琼浆顺势问道:“若非年老色衰、无人眷顾,似她一般的红人也肯离京?”

“非也非也,李小娘子还是个未梳拢的。”沈逸飞神神秘秘道:“这里头还有秘闻一桩,据说是那齐王殿下强占不成,恼羞成怒这才动了点手段。”

“齐王?可是那朝堂之上摄政的王爷?”

见武柒搞错重点,沈逸飞干了口闷酒愤愤道:“此粗莽之徒摘不下的高岭之花,我非要把在手中好好亵玩一番!”

“京城来的花魁也管不到赤城。”他继续道:“武兄你来的正好,暗香楼办了个群芳争艳会,重选花魁,有不少本地娘子等着杀杀他的威风。

单论繁华赤城不逊京城,盖因有赤霞门坐镇,也吸引了不少世家大族于此置办产业。

再说那暗香楼,规模、姑娘皆不输与京城的青楼,亦是本地最大的销金窟。

“如此盛会,今晚武兄可得与我一道品花赏卉才是。”

“好说,好说,沈兄相邀,我岂有不从之理?”二人相视一笑,酒盅碰撞又饮下不少。

……

待到酒醒时分,圆月已上柳梢。

远远瞧见这金字招牌,但见灯红酒绿处,烛火流光溢彩,使人目眩神迷。

又听得耳边靡靡之音,弹唱声婉转悠扬,叫人蚀骨销魂。

“几位爷,里头请!”门房小厮点头哈腰,卖力邀客。

沈逸飞身后不知何时站着一名如影随形的侍卫。

一进门便有那莺莺燕燕围了上来,见二人相貌非凡、仪表堂堂,皆是柔情似水,极力卖弄风情。

沈逸飞自是轻车熟路,摆摆手屏退这些庸脂俗粉,带着武柒落位二楼雅座。

此处视野开阔,不甚喧闹,台上台下的风光一览无余。

仅凭这一个位置,暗香楼便要收去白银整整千两,叫姑娘打茶围的钱还得另算。

“打赏李娘子的钱倒不成问题,可若要吟诗作对,还望武兄相助。”沈逸飞忽闪着眼,恳求道。

“这有何难?承蒙沈兄信任,待会就看我的吧!”武柒拍拍胸脯打起保票,若是原身亲至,恐怕还真得抓瞎。

“穿越异世无灵丹妙药,亦无功法秘籍,武道不成便罢,当个文抄公还不是信手拈来?”武柒抿了口香茗,暗暗道。

“有武兄这句话,我心安矣。”沈逸飞指着四周花枝招展的姑娘:“武兄若看上哪位姑娘,尽管提!花销都算在我头上。”

二人闲聊之际,楼中也已布置好舞台,只听一声清脆锣响,争奇斗艳的好戏便算开场了。

楼上楼下宾客如云、人满为患,此时这青楼雅座竟也能透出一个雅来。

率先登台的姑娘名为蝶花仙,只见她一袭粉衣舞得长袖飘飘,有如天际铺洒的云霞。

忽而有落英缤纷,激起漫天花雨又好似彩蝶翩翩游戏花间。腰肢柔软似柳枝,几个俯仰之姿便能瞧出其舞技精湛。

一曲终了人影停歇,方能瞧清那张容貌清丽的俏脸。

此女便是上一届的花魁,台下的老品花客们自然认得纷纷拍手叫好。

唱票的小厮声彻全场,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他逐一报道:“天字号三桌,赏花篮一对。玄字号五桌,赏花签六枚……”

这争花榜,斗的是倌人才艺,比的是金主财力:一枚花签白银百两,一提花篮价值千两。

还有个不成文的规矩,赏也得讲究成双成对,否则一概不收。

这般花销着实令武柒咋舌,饶是如此,有的是肯花钱博美人一笑的冤大头。

“各位爷可还有要打赏的?”左右无人赏票,小厮问道。若是无人作答,便要请出下一位姑娘。

逐次登场的有:声如黄鹂柳翠儿,歌喉曼妙;剑舞如风阮青玉,英姿飒爽;弹唱双绝宋潇潇,技艺高超……

“一般,我看也就那柳翠儿的歌喉有几分可取之处。”沈逸飞低声点评道。

武柒更是连打几个哈欠:“沈兄高见……”

实非武柒不懂欣赏,他见过的场面远比这小小青楼宏大,每年中秋、春节、元宵晚会献艺的舞娘、歌者更是优中选优。

这些倌人自是色艺双全却也并不稀奇,此番争榜不过是露个脸混资历,走个过场罢了。

若还有金主花大价钱打水漂的,可就是真爱了。

“大轴登场,李妙瑛李娘子!”报幕小厮一声锣响,惊走武柒的瞌睡虫。

瞧着楼上楼下,个个抻长了脖子、瞪圆了双眼,似要一窥京城花魁风采。

先是女乐拨弄琵琶三两声,曲调未成却见几丝柔情蜜意,而后钟磬和鸣、管弦齐奏。

人未见曲先成,吊足了胃口。

忽有一风姿绰约、身段窈窕的倩影登台,一身羽衣翩跹,步步踩莲。

流苏挽起青丝,其间又有细碎晶石点缀,闪烁着熠熠火彩。几只珠玉步摇,随着舞步一动一晃。

一方薄纱遮面,露出美目连连,不见容貌更显风情万种。

舞姿曼妙动人,未见昔日洛水神女风华,亦觉所谓“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当如是。

有诗云: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一曲舞罢,轻纱落下,露出那妖异美貌,绝代芳华。

满座寂寂然,看客们神魂颠倒,一时竟忘了呼吸,如置身仙境里,往日愁绪化作云烟消散。

待那惊艳娘子拨开珠玉垂帘悄然退场,方才缓过神来。

有一衣锦着绣的公子哥起身赞道:“真是:舞袖惊春色,桃花羞玉颜!”

“我张某混迹烟花柳巷数载,今日一窥娘子风貌,方知流年枉然。”他长叹一声,面露惋惜:“我捐花篮两双,助娘子拔得头筹!”

“我捐花篮一对!虽无诗词歌赋,听说娘子好狸奴,我另有狮猫相赠。”

“我从京城来,追随娘子至此,我送花篮五双!另有诗句呕血相赠,还请娘子听我一言!”

一时间众星捧月,溢美之词滔滔不绝,记票的小厮们个个手忙脚乱。

花魁之名已无悬念,所谓争奇斗艳不过是替李娘子造势的盛会,也不知骗了多少冤大头。

众人竞相献媚,只为能讨得娘子欢心,近身一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