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1章 十万铁骑即可横扫南洋!(1/1)
杨良瑶随后向李瑛禀报了这次航行的成果,具体到在爪哇国的所见所闻,风土人情,地方人口,他都专门记载了下来,甚至还画了地图。
“呵呵……不错,杨卿果然是个心细之人,没有让朕失望!”
李瑛随口夸了一句,又问道:“这爪哇国有多少人口?”
杨良瑶把这个表现的机会让给了贾耽:“舅舅,你常年往返于两地,对爪哇国不说了如指掌,也是耳熟能详,这个问题还是你来回答陛下吧?”
“好。”
贾耽答应一声,拱手低头:“回陛下的话,根据臣所知,这爪哇国大概有两百多万人,国都叫做伽斯城,国王是苏哈托七世,拥有大约五万人的军队。”
李瑛有些诧异:“哦……这爪哇国的人口这么少?居然没有渤海、新罗的人口多,朕看这片国家的地图足够广袤,为何人口这么少?”
李瑛虽然没有去过爪哇国,但却知道这个国家位于后世的印尼群岛,按理说这个处于热带的国家应该有很多人口才对。
贾耽随后做了解释,其实爪哇岛上有很多国家,而汉人所说的爪哇国正式名字叫做社婆国,是爪哇岛上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
除了这个社婆国之外,爪哇岛上还有室利佛逝、甘陀利、堕婆登、婆利等几十个大小不一的国家。
这些国家之中除了社婆国之外,室利佛逝、甘陀利等国家的人口也超过了一百多万,而一个名叫那罗沙的国家只有不到一万的人口,面积还不如京兆府辽阔。
“这爪哇列国岛屿遍布,据臣所知,这些岛屿全部加起来恐怕能有上千个。
对于我们汉人来说,很难区分爪哇岛上的这些国家,因此统一称为爪哇国,其实爪哇岛并不是真正的国家名字。”
谈论起爪哇岛的风土人情,贾耽滔滔不绝,如数家珍,看的出来他对这片土地非常熟悉。
唐朝的资料对爪哇国的记载并不多,李瑛潜意识中一直以为爪哇国就是印尼群岛统一之后的国家,现在看来是自己摆了乌龙。
但有一点李瑛却知道,那就是自己穿越前的印尼远不止一千多个岛屿,而是一万七千五百多个大小不一的岛屿,号称“万岛之国”。
这是李瑛穿越之前印尼政府公布的官方数据,现在的爪哇国只是印尼的一部分,贾耽说爪哇国有一千多个岛屿其实也没错。
“那么,这爪哇岛上从来没有出现过大一统的国家吗?”
李瑛饶有兴致的向贾耽请教。
贾耽答道:“根据臣的了解,在这片土地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统一的国家,而且爪哇人不尚武,不喜欢战争,更喜欢做生意。”
“好啊!”
李瑛捻着抚须微笑,开门见山的说道,“朕也不瞒你们,朕之所以组建航海船队,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将爪哇列国纳入咱们大唐的版图,让他们接受汉人文化的熏陶。”
贾耽拱手道:“根据臣的观察,爪哇军队的甲胄、兵器比我们大唐落后了不少,如果陛下派遣十万大军登陆,臣相信用不了一年就能平定爪哇列国。”
“等灭了吐蕃、渤海、南诏等国家之后,我们大唐的军队就会踏上爪哇国的土地!”
李瑛霍然起身,招呼杨良瑶、贾耽跟着自己来到墙上的“世界地图”前驻足。
“朕的计划是灭了吐蕃、南诏之后,派遣一支十万人到二十万的队伍从南诏向南进攻……”
按照李瑛的计划,先把青藏高原上的吐蕃灭了,彻底消灭这个对大唐威胁最大的国家。
然后再平定占据了中国云南,以及越南西部、缅甸、老挝部分地区的南诏国。
目前的中南半岛除了南诏国之外再也没有强敌,大部分都是城邦制的小国,派出十万人的军队基本上就可以横扫整个地区。
到那时候,后世的越南、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等中南半岛的国家,将会被完全纳入大唐的版图之中。
当然,占领这片地区容易,想要驯化他们却是一项持之以恒的百年大业,要不断地把中国的文化传播过去,让中南半岛的土着慢慢的接受汉唐文化,才能逐步将他们融合。
等彻底平定了中南半岛之后,唐军就可以通过陆地进入苏门答腊岛、继而再登上爪哇岛,将后世的印尼群岛纳入中国版图。
而且,如果以后世的广州作为起点,距离印尼首都雅加达只有3700公里,而从广州到东北的哈尔滨也有3300公里。
从广州扬帆出海,顺风航行的话,只需要六七天左右的时间就能抵达爪哇国,民间的商业来往已经十分频繁。
作为一个穿越者,李瑛的梦想就是开疆拓土,尽自己所能的扩张版图。
而且李瑛也相信,征服中南半岛和印尼群岛的小国绝对比爬到青藏高原上灭亡吐蕃容易。
这时候的吐蕃已经是拥有四五百万人口的大国,再加上雄踞高原的地理条件,一直以来都是他攻打别的国家,很少有国家能爬到高原上打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历史上,直到元朝时期,吐蕃才第一次被外地的势力征服,而现在李瑛将这个时间提前了五百年。
有时候李瑛都有点纳闷,自己麾下的将士是怎么做到的,大唐的健儿们是怎么距离灭亡吐蕃只剩下一步之遥了?
只能说这是天意,要怪只能怪吐蕃赞普尺带丹朱玩脱了!
他本想趁着大唐内乱把四川、陇右收入掌中,却低估了唐军的实力,让吐蕃陷入了战争的泥潭,不断的失血,最终被李光弼打蛇随棍上,咬着吐蕃人的尾巴反攻进了青藏高原。
这时候的大唐与历史上的大唐不同的地方在于现在的大唐正处在巅峰时期,远远不是历史上经历了八年“安史之乱”的国力可比,吐蕃人根本占不到任何便宜!
历史上的唐朝在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后,国力已经羸弱不堪,所以吐蕃人才予取予求,将陇右、河西一带悉数收入囊中。
但现在的唐军正值巅峰,两场内战也就是进行了一场热身赛而已,所以有足够的实力反攻到高原上,像极了一场足球赛某队猛攻不成,随后就被对面打死。
李瑛认为,将来灭亡吐蕃的时候,功劳最大的肯定是自己。
作为皇帝的自己知人善任,对李光弼绝对信任,并坚定不移的支持他反攻吐蕃的计划,才能缔造这场千秋伟业!
可以说,李瑛开疆拓土的梦想必须建立在灭亡吐蕃的基础上,只要吐蕃这个国家还存在,那李瑛的雄心壮志就是空谈!
吐蕃人雄踞高原,骑在大唐的头顶,唐军只要敢对外用兵,别说远征中南半岛、爪哇岛,哪怕是出兵新罗半岛,吐蕃人都会从高原上下来骚扰大唐。
可以说吐蕃不灭,大唐根本没有开疆拓土的机会!
而现在,李瑛已经看到了灭亡吐蕃的曙光,只要灭了吐蕃这个最强的对手,那么自己治下的大唐将会以秋风扫落叶的速度席卷整个南亚。
李瑛把自己的计划大致的对杨、贾二人说了一遍,概括起来就是通过中南半岛发动军事战争,一步步的扫平爪哇列国,等这些小国臣服之后,再通过广州作为通商口岸,辐射两地的商贸往来。
“在接下来的两年内,你们甥舅二人继续往来爪哇、暹罗、吕宋等地,绘制地图,了解各国风土人情,掌握这些小国的人口与军事,为我们大唐平定南洋做好准备。”
李瑛最后拍着杨良瑶的肩膀,鼓舞他继续努力。
杨良瑶与贾耽一起施礼:“臣愿为大唐的繁荣强盛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李瑛又道:“你们航海局的衙门设在了金陵,回京的时候多有不便,朕现在就给吏部降旨,让他在京城给你们航海局安排一座公廨,供你们衙门的人员办公起居。”
“多谢陛下!”
杨良瑶弯腰谢恩,又道:“臣这趟从爪哇岛回来,给陛下运回了一船的特产,目前正在丹凤门外,还请陛下派人去接纳。”
李瑛喜出望外:“哦……杨卿给朕带回礼物来了?哈哈……朕倒要看看都有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