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0章 这世上又多了两个小寡妇(1/1)
完韦熏儿与张娴的叙述,五位大臣俱都对李俨的死因没有异议,认同李俨死于服毒自尽。
自古以来,在政治斗争中失败寻了短见的储君多如牛毛,说起来没什么稀奇的,唯一让人遗憾的是李俨太年轻了,刚刚到了而立之年便凋谢了。
虽然张娴稍微有些疑点,但综合来看,这属于太子的含恨报复,张娴不具备作案动机与条件。
“既然诸位爱卿都认同太子服毒,那就结案吧!”
李瑛做了最后的总结,“不过,这终究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故此我们要对外宣称太子死于急症。”
太子不仅仅是皇帝的儿子,更是整个国家的储君,所以李瑛不能单独处理儿子的丧事,还应该让大臣们了解真相,与他们共同商量后事。
诸位大臣纷纷赞同:“事已至此,也只能这样了!”
礼部尚书东方睿拱手施礼:“启奏陛下,太子生前虽有不妥之处,但终归是年幼缺少阅历。
还望陛下念其本性纯良,效仿高宗追谥‘孝敬皇帝’之事,给太子追谥帝号,让其安然长眠!”
东方悦话音刚落,裴宽与李适之当即表示赞同。
“东方尚书所言极是,望陛下追谥太子帝号,以抚皇后之心!”
杜希望与颜杲卿自然也不会反对,毕竟前面有唐高宗李治追谥太子李弘为孝敬皇帝,并以天子礼仪厚葬的先例。
“东方爱卿所言有理!”
难得东方睿能够站出来为死去的李俨争取利益,李瑛也不能再说什么,当下爽快的答应了下来。
“传朕旨意,追谥太子李俨为恭慜皇帝,由礼部以天子之礼葬于细柳原。”
东方睿弯腰施礼:“臣遵旨!”
“多谢东方尚书为太子进言,臣妾在这里拜谢了!”
韦熏儿与张娴一起施礼拜谢东方睿,对于从前刁难他女儿的事情生出了一丝惭愧。
东方睿赶忙还礼:“韦良娣、张良媛言重了,臣只是尽一个礼部尚书的责任。”
但韦、张二人还是执意施礼拜谢:“无论如何我们都要谢谢东方尚书,是你为太子争取到了帝号,我们一家绝不会忘记你的恩德。”
李瑛接着道:“太子既薨,膝下仅有一子李念,朕已经传旨将其册封为莒王,仍旧住在这座府邸,由韦氏将其抚养成人。”
众臣尽皆称善,自然无人反对。
李瑛的目光最后落在张娴的身上:“虽然张氏在太子之死中有错,但念其无心之过,膝下还有一女,今赦免其罪,令其住在莒王府将女儿抚养成人。”
“谢陛下宽恕臣妾过失!”
张娴跪地谢恩,泪如决堤。
既为自己死里逃生而庆幸,又为丈夫赌气自尽而自责,更为下辈子守寡而悲伤……
自己才十八岁的年龄,这辈子只能守活寡了吗?
韦熏儿比自己还好一点,毕竟她有个被封为亲王的儿子,将来也有地方养老,不至于无家可归。
而自己只有一个女儿,注定这辈子只能住在莒王府,过一辈子寄人篱下,遭受白眼的生活,那日子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
“唉……朕先回宫了!”
李瑛回头望了依旧坐在椅子上的“儿子”一眼,鼻子有些发酸,随后转身离开。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作为父亲,自己能做的也就这些了……
很快,大批礼部的官吏与差役赶到,在太子府贴起了挽联,布置起灵堂,吹奏起了哀乐……
一口价值不菲的金丝楠木棺材运进太子府,由专门的入殓师为太子整理了仪容,换上崭新的龙袍,然后装进了棺材之中。
韦熏儿与张娴俱都穿上了缟素,带着一岁出头的李念为太子守灵。
用不了多久,这位太子的一帮弟弟也会来到现场为兄长守灵,毕竟这个年代讲究长兄如父,更何况李俨又被追谥为“恭慜皇帝”。
不仅仅是李健、李仰、李备等一帮亲兄弟要来给大哥守灵,就连李亨、李琰、李瑶等亲王家里的堂弟也要来为他守灵。
太子薨了的消息很快在长安城传的沸沸扬扬,简直就像是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惹得满城议论纷纷。
杀人不过头点地,纵算李俨有百般过错,他也以生命作为代价为自己画上了句号,更何况他只不过是个十六岁的少年。
市井坊间不再有骂声响起,早晨在天街上骂过太子的人更是惴惴不安,唯恐官差找上门来,弄不好将会是杀头的大罪!
太子府内哀乐声声,恸哭声络绎不绝。
住在十王宅的众王妃作为婶娘,纷纷来到太子府瞻仰太子的遗容,不管是惺惺作态也好,发自肺腑也罢,俱都哭的梨花带雨,伤心欲绝。
“唉……太子好端端的怎么就得了急症呢?真是太让人心痛了!”
“这孩子打小就忠厚老实,待人谦逊,年纪轻轻就走了,真是太可惜了!”
“皇后此刻还在病榻上,若是让他知道太子薨了,真不知道能不能承受的住打击啊?”
王妃们在惋惜的同时议论纷纷,既为李俨英年早逝可惜,更揪心病榻上的薛皇后,唯独没人同情守了寡的韦熏儿与张娴。
“唉……有句话怎么说的?娶妻当娶贤,可惜太子没有娶到好媳妇,否则也不会沦落到这个样子!”
“是啊,东方氏多好的一个媳妇,如果当初好好过日子,也不会发生现在的事情,唉……算了、算了,不说了!”
韦熏儿面如死灰的听着流言蜚语,一身缟素的抱着儿子跪在灵堂上,与对面的张娴无语凝噎。
谁又能怪谁?
一场算计到头来成了空,还害了太子的性命,自己守了寡,也让儿女们成了没有父亲的孤儿。
李瑛离开之后,四位宰相也相继离开。
既然要按照皇帝的礼仪为太子出殡,明天就得辍朝,所以众人得先回皇城安排一下手头上的事情。
虽然李瑛下了命令,公开的告示要宣称太子死于急症,但在现场目睹李俨死状的人实在太多,小范围内的传播根本无法控制,住在十王宅的人很快就知道了李俨死亡的真相。
但知道归知道,却也没人敢在公开场合说李俨是服毒自尽,俱都揣着明白装糊涂,把李俨的死因说成是急症猝死。
消息传到一院之隔的滕王府,得知太子服毒自尽,东方悦忍不住潸然泪下。
“是我害了太子,当初我应该克制自己的情绪,不应该当着陛下与皇后的面指责他,太子的死我难辞其咎……”
李仰竭力安慰:“爱妃不必自责,你与太子和离并非他想不开的原因,大郎失去太子的权力才是他自杀的关键。
孤相信父皇将他逐出东宫,削去议政的权力并非因为你们关系不睦,而是因为他自己在政治上犯了错误。”
东方悦抹泪道:“终归与他夫妻一场,我必须去祭奠一下他的遗躯。”
李仰点头:“我作为弟弟也要去为太子守灵,咱们一起去。”
夫妻二人脱下昨天的婚服,俱都换上黑色外衫,一起来到隔壁太子府祭奠李俨的亡魂。
韦熏儿看到东方悦便气不打一处来,但又碍于东方睿坐镇太子府主持葬礼,也只能把火憋在心里,对东方悦装作视而不见。
很快,李亨的儿子李俶、李琮的儿子李信、李琚的儿子李衍等十几个太子的堂兄弟纷纷赶到,按照礼部的指点换上缟素为太子守灵。
李瑛返回大明宫之后,下令将所有嫔妃以及越王李健召到含象殿,面色凝重的向他们下达了太子去世的消息。
“就在两个时辰之前,太子在家中服毒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