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8章 朕要搞私房钱!(1/1)
对于杨玉环的条件,李瑛爽快的答应了下来。
“朕准了你的请求,如果你能给朕生个儿子,朕便把你晋升为昭仪,如果生的是女儿,朕便晋升你为婕妤。”
李瑛目前的嫔妃只有十五人,在崔星彩晋升贤妃、杜芳菲晋升德妃之后,仅有沈珍珠、阿史那乌苏、公孙氏、章仇明月四人为嫔,如果杨玉环真能给自己生下一个儿子,理应将她晋级。
无论从美貌,还是资历上来说,剩下的江采萍、徐桃、柳绿、王阙等人都要排在杨玉环后面,就算是论资排辈也应该轮到她的头上。
更何况杨玉环为了进宫出家做了两年的道士,也算是为自己吃了苦,李瑛自然更加不忍心拒绝。
“多谢陛下!”
杨玉环高兴的搂着李瑛的脖颈送上一个香吻,“陛下今晚住在淑景殿可好?”
“不好。”
李瑛拒绝了杨玉环的这个请求,“今天是除夕,朕准备在大明宫延英殿举办家宴,所有的嫔妃都要参加。
晚宴举办完了之后,朕要去兴庆宫陪伴皇后。
她病的不轻,不能参加家宴已经让她很失落,朕不能让她一个人独自过除夕。”
杨玉环点头:“陛下理应陪伴皇后,是臣妾疏忽了。”
顿了一顿,又问道:“臣妾适才听说陛下在早朝上宣布将杜昭容晋升为德妃了?”
“不错!”
李瑛点头:“杜氏为朕生了三个儿子,他的父亲又为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朕理应将她晋升为妃。”
杨玉环一脸羡慕的道:“杜妃的运气真好,有个文武双全的父亲,真是让人羡慕。”
听了杨玉环的话,李瑛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提醒杨玉环道:“甄氏啊,明年就是新年了,你也该去安业坊看看你的父亲了……”
“唔……”
杨玉环顿时有些脸红,说起来自己上次出宫探望甄士良夫妻还是秋天的事情,“臣妾谨遵陛下吩咐!”
李瑛压低声音提醒杨玉环道:“等你将来的地位越显赫,盯着你的眼睛就越多,一定要把表面文章做的完美一些,免得被人起了疑心。”
“陛下教训的是,是臣妾这段日子疏忽了。”
杨玉环连忙点头认错。
自从杨玉环进宫之后,李瑛便让吉小庆把甄士良夫妻弄到了长安,将他册封为子爵,赏赐了一座位于安业坊的二进四合院,名义上让甄士良夫妻在长安养老,实则怕他在故乡泄露了秘密。
为了监视甄士良夫妻的举动,吉小庆以赏赐奴婢的名义派到了甄家两个仆人两个婢女,其实都是眼线。
甄士良似乎也知道有人担心“甄环”的身份暴露,来到长安之后便深居简出,没事就在家里练习书法字画,极少与人往来。
自从甄士良夫妻进京之后,杨玉环总共出宫去看了他们两次,夏天一次,秋天一次。
李瑛对此也能理解,毕竟甄氏夫妻对杨玉环既没有生育之恩,也没有养育之恩,彼此只是共同生活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想让杨玉环拿着这老两口当做亲生父母有些不太现实。
“过年了,朕给你们每个人准备了二百两银子、五十匹绢、一百匹布的年货,稍后内侍省就会派人送来,你可以带着礼物去给你的父母送年货。”
李瑛拍了拍杨玉环的肩膀,随后走出淑景殿,钻进马车赶往大明宫。
“一大堆杂七杂八的事情等着朕处理呢,今天花的可是朕自己的钱,必须精打细算。”
李瑛坐在温暖舒适的马车里,心中暗自嘀咕一声。
虽然新春佳节是个喜庆的日子,但李瑛这位大唐皇帝却要出点血。
过年了,给后宫的嫔妃们发点年货,让她们回娘家的时候能够挺直腰杆,这是必不可少的吧?
大过年的,作为皇帝是不是也应该给兄弟姐们发点年货?
要知道李瑛可是有二十多个已经成家的兄弟姐妹,就算每家发二百两银子的年货,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那太子李俨、越王李健都已经成家立业,过年是不是也要赏赐点东西?
还有太极宫里的一帮老女人,这里面既有李隆基的嫔妃、也有李旦的嫔妃,甚至还有李显的嫔妃,大过年的,是不是也要表示下孝道?
过年倒是不用给大臣们发年货,但吉小庆、马三宝、黎敬仁这帮内侍是不是也要给个红包,毕竟他们是靠着主子吃饭的家奴,与大臣们性质不同。
过年了,十二个儿子、七个女儿,甚至还有一大帮侄子侄女要来给自己磕头拜年,是不是得掏压岁钱?
杜芳菲晋升为德妃,赏赐给二百两黄金,另外加上几百匹布帛,这是最起码的吧?
这般粗略的一估算,林林总总的加起来没有五万贯也有四万贯,差不多相当于两个上县全年的赋税总和。
最让李瑛蛋疼的是这笔钱户部不会出,因为这是皇帝的私事,没有理由让国库掏钱。
那这笔钱从哪里来?
只能是从皇帝的内帑出!
李瑛发现国库倒是盆满钵溢了,但自己的内帑几乎没什么增长,还是靠着剿灭突厥的时候积攒的三百万贯在压箱底。
至于剿灭安史叛军、清佛运动获得的收入全都进了国库,自己这个大唐皇帝愣是没有捞到一个铜板。
“我了个大草,要不是过年,朕都没有发现这件事!”
李瑛双目微闭,忍不住在心底吐槽了一句。
大臣们有俸禄、有职田、有食邑、有赏赐,自己这个皇帝却什么都没有,你说亏不亏?
当然,如果李瑛想要跟户部要钱,户部也不敢不给,但那样却有些不够理直气壮,李瑛也不屑为之。
如果各地的官员、将军有很多趋炎附势之徒,每年都争先恐后的给皇帝送礼的话,那样皇帝的内帑就不会缺钱。
但现在的大唐政治清明,各地的官员都是两袖清风、为人正直之辈,在过去的这几年内几乎没人给李瑛送礼,这也导致内帑光出不进,逐渐的坐吃山空。
“这不行啊!”
李瑛捻着胡子喃喃自语,“必须得想办法搞点私房钱充实下内帑。”
这一刻,李瑛有些后悔没有秘密查办少林寺,当初要是把少林寺的三百八十万贯吃进内帑,那就够自己挥霍个七八年了。
李瑛现在有些理解李隆基为什么重用李林甫了,因为他能给李隆基搞钱,就算李隆基每年中饱私囊个三五百万贯,李林甫也一定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就算将来有人骂李隆基贪财,想必李林甫也会站出来替李隆基挡刀,背下骂名。
“看来我也得栽培几个李林甫式的人物帮助朕搞私房钱,否则等我这三百万私房钱花完了,还能跑去跟户部伸手要钱,让人背后说闲话?”
李瑛猛地揪下一根胡须,心中暗自下定决心。
“看来还得重用杨国忠,过了年就把他提拔到能搞钱的部门去任职,这家伙治国不行,搞钱估计是一把好手。”
一炷香的功夫之后,马车抵达了内侍省。
马三宝正带着数百名小太监在分配年货,按照名单一份份分开,上面标着太子府年货、越王府年货、忠王府年货、鄂王府年货等字样……
“参见陛下。”
看到皇帝到来,马三宝急忙拿着账簿上前参拜,随后请示道:“奴婢给太子府准备了五百两银子、一百匹绢、三百匹帛、五百斤羊肉,一百坛美酒,陛下以为如何?”
“太多了!”
李瑛直接否决,“这逆子差点把皇后给气死了,给他二百两银子即可,其他年货全部减半。”
“奴婢遵命!”
马三宝急忙在手里的账簿上做好记录。
要不说这差事不好干,皇帝可以少给太子赏赐,但自己这个奴婢哪有这么大的胆子做主?
“越王府三百两银子、八十匹绢、两百匹帛、三百斤羊肉、五十坛美酒。”
马三宝继续禀报其他亲王的赏赐,征求陛下的意见。
“二郎的就这样吧!”
李瑛坐在椅子上闭目聆听,对于亲王们的年货挨个把关,并着重强调了对昔日的好兄弟李瑶的赏赐。
“给鄂王多送点年货,给他发一千两银子,两百匹绢、三百匹帛,让他知道朕没有忘了他这个兄弟!”
马三宝飞快的做好记录:“奴婢记下了!”
李瑛又道:“给李琚的儿子按照亲王标准发年货,虽然他犯了错被判了监刑,但朕不能忘记兄弟之间的昔日情义。”
马三宝连连点头,一边记录一边恭维:“陛下真是宅心仁厚,奴婢相信李琚的家眷收到年货后一定会感激涕零。”
李瑛整整用了一个半时辰,才把重要的年货给分配完毕,剩下的那些不太重要的就让马三宝自己做主,最后把名单呈报给自己即可。
“没办法,现在花的是朕自己的钱,不精打细算怎么能行?”
李瑛活动了下筋骨,准备前往兴庆宫长庆殿去探望卧病在床的薛皇后,让她安心养病,不要胡思乱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