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3章 抢皇后,我们杜氏当仁不让!(1/1)
人只要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有攀比之心。
这天下最大的门阀自然是陇右李氏,因为他家是皇帝。
但除了李氏之外,河东薛氏、河东裴氏、京兆杜氏、京兆韦氏近百年以来都在暗戳戳的竞争第二的位置。
这四大门阀差不多也是陇右李氏之下的第二梯队,四大家族谁也没有绝对优势。
虽然因为武则天的登基让并州武氏一度崛起,但因为底蕴太差,家族人口太少,随着皇帝的更替早已不复昔日的辉煌,甚至被李瑛直接灭了族,彻底退出了政治舞台。
目前的大唐,依旧还是河东裴氏、河东薛氏、京兆杜氏、京兆韦氏这四大家族在打擂台。
自从薛仁贵父子相继去世之后,河东薛氏已经在走下坡路,是薛柔的皇后给河东薛氏续了一波命,让薛家勉强没有掉队。
但如果薛皇后不幸去世,京兆杜氏能把杜芳菲推上皇后之位的话,那么京兆杜氏很可能就会压过其他三大门阀。
随着杜希望官拜兵部尚书,作为杜氏远房的杜甫也逐渐崭露头角,京兆杜氏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崛起。
倘若杜希望的外孙真的夺嫡成功,甚至将来登基称帝,那么京兆杜氏将会彻底盖过河东裴氏、河东薛氏、京兆韦氏这三大门阀。
韦芸只想让自己的女儿做皇后,自然想不到丈夫的脑海中掠过的这些好胜欲。
“夫君,皇后病重,太子失宠,这对咱们的女儿可是一个好机会啊,难道你就没有一点想法吗?”
见丈夫不说话,年过四旬的韦夫人忍不住推了丈夫一把。
杜希望捻着胡须道:“咱们今天讨论的事情,你在外面可千万别泄露半句。”
韦芸应道:“妾身岂是长舌妇?断然不会与外人提起,就是张、梁二人(杜希望的小妾),我也不会提及此事。”
杜希望点点头,捏着下巴道:“如果皇后真的有个三长两短,咱们的女儿还真有机会母仪天下。
毕竟芳菲人品端正,为人正直,陛下对她也算宠爱,再加上女儿又给陛下生了三个皇子,陛下的嫔妃之中还真无人比她有资格做皇后。”
见丈夫被自己说的动了心,韦芸兴奋不已,连连点头。
“夫君你看看其他国丈,除了薛皇后的父亲薛绦今年被任命为太府卿之外,其他嫔妃的娘家哪个有你位高权重?
那崔贤妃的父亲崔文焕,目前只是个正四品的谏议大夫,每天也就是跟在御史台滥竽充数,手里没有半点实权。
再说了,他博陵崔氏能和咱们京兆杜氏相比?
虽然崔星彩现在是四妃之一,但如果皇后薨了,联合咱们京兆杜氏的力量,完全可以让女儿压过她崔星彩。
其他的更不用提了,就像那公孙大娘,在进宫之前就是个江湖卖艺的,娘家连个有名有姓的都没有。
那沈珍珠的父亲沈易直出自江南小县城,小门小户,现在也只是沾了女儿的光才做了万年令。
其余的江采萍、章仇明月、陆如雪、王阙、长孙无忧等人都是小门小户,家族力量不如咱们杜氏不说,在皇宫中的资历也不如咱们女儿。”
杜希望捻着胡须未置可否,心中暗道一声,你说沈珍珠、章仇明月、江采萍小门小户也就罢了,你管太原王氏、江东陆氏、河南长孙氏也叫小门小户?
这几家只是不如最顶级的门阀而已,放在民间那也是令人仰望的存在!
韦芸继续絮叨个不停:“妾身没事就帮女儿琢磨后宫里的这些女人,早就了如指掌。
除了以上我说的之外,其他的阿史那乌苏就是个国破家亡的胡人,那徐桃、柳绿原本都是侍候陛下的宫女。
倘若皇后薨了,真正能够竞争皇后之位的只有咱们的女儿与崔星彩。”
说的有些口渴了,韦芸端起茶盏来抿了一口,继续道:“论出身,那个裴悦君倒是应该注意一下,毕竟她是河东裴氏出身,岭南布政使裴冕是她的叔父。
听说按照家族往上论,这裴悦君与宰相裴宽还没有出五服,倘若她将来给陛下生了皇子,说不定会异军突起。”
顿了一顿,韦氏继续滔滔不绝:“哦……还忘了一个人,此人叫做甄环,据说是洛神甄宓的后人,出自无极甄氏,将来也应该注意。”
杜希望哂笑:“在你眼里,这太原王氏、河南长孙氏都成小门小户了,为何还把区区无极甄氏放在眼里?
就算是在河北,有范阳卢氏、北平公孙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这甄氏也排不上号吧?”
韦夫人抬手撩了下头发,一本正经的道:“我重点说的不是无极甄氏,而是这个甄环,据女儿说她与那曾经的寿王妃长得十分酷似,简直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寿王妃?”
杜希望眉头微蹙,“就是那个在寿王薨后,被太上皇召入宫内册立为贵妃的杨氏?”
“对对对,就是她!”
韦夫人好似鸡啄米一般点头,“只是这杨氏被陛下勒令在五台山出家为道,后来死在了一场大火之中,有雁门郡、五台县两级官府的结案文书,应该确实死了无疑。”
杜希望道:“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人有相似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再说了,这甄氏有名有姓,有家庭有身世,肯定与那昔日的寿王妃没有关系。”
韦夫人道:“我也没说这甄氏就是那寿王妃,只是说她长得艳压群芳,姿色冠绝后宫,深受陛下宠爱,说不定将来会成为女儿竞争皇后之位的劲敌。”
“皇后现在只是生病而已,又不是薨了,咱们现在讨论这些为时过早。”
杜希望起身活动了下筋骨,“时辰不早了,我该进宫参加早朝了。”
韦夫人起身相送:“今天是夫君第一次参加朝会,早去片刻也好。
对了,结束早朝之后不要急着去兵部赴任,你先去大明宫看看咱们的三个外孙……”
“呵呵……”
杜希望捻着胡须露出慈祥的笑容,“掐指算算,我已经六年没见女儿了,这三个外孙更是没见过,也不知道长得什么样子?”
韦夫人一脸疼爱的道:“九郎跟十一郎还小,暂时看不出以后啥样,但六郎过了年就五周岁了,天资聪颖,喜欢习武,能一口气翻上百个跟头,陛下可喜欢他了。”
“哦……呵呵,我的外孙这么厉害啊?”杜希望喜出望外,“比他几个舅舅可是厉害多了!”
韦夫人闻言想起了自己的长子杜位,瞬间红了眼眶。
“掐指算算,大郎战死雁门关马上就满四年了,如果他不是为国捐躯,现在也应该是朝廷重臣了吧?”
“唉……”
杜希望叹息一声,“国难当头,总要有人为国捐躯不是?这场浩劫导致我大唐五十万儿郎战死沙场,死的又岂止是我们的儿子!”
韦夫人擦拭了下眼泪,强颜欢笑:“今天是个高兴的日子,你看我这不争气的样子,夫君快快上朝去吧!”
杜希望点点头:“今天大年三十,晚上喊大郎媳妇还有两个孙儿,以及四郎、五郎他们一块吃个饭。”
“妾身自会安排。”
韦夫人点头领命。
杜希望今年四十六岁,有妻妾三人,先后给他生了五个儿子三个女儿。
其中,长子杜位在弘武元年战死雁门关,殉国时二十六岁。
除了杜位之外,老二杜佋、老三杜任都二十岁左右的年龄,一直跟在杜希望身边担任幕僚,负责起草文书之类的工作,在杜希望回京之后被留在了郭子仪麾下效力。
老四杜儒今年十岁出头,而老五就是唐朝后期的三朝宰相杜佑,曾经在唐德宗、唐顺宗、唐武宗三位皇帝手下担任过宰相,生前集太傅、太保、司徒等一品头衔于一身,赐爵岐国公。
如果没有听说过杜佑这个名字,那么他还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孙子,那就是杜牧。
当然,现在的杜佑不过七八岁,除了李瑛这个穿越者之外也没人知道这个小子将来有多大本事。
杜希望走出客厅来到院子里钻进马车,在四名侍卫的簇拥下出了府邸,顺着大街前往太极宫。
今天是弘武四年的最后一个早朝,文武百官们俱都比平常来的早了一些,当杜希望的马车抵达了承天门的时候已经有许多官员到来。
“妇人误我!”
杜希望嘀咕一声,匆忙跳下马车,快步朝宫内走去。
由于杜希望升官之后从未进过长安,满朝文武至少有九成不认识他。
但看着突然出现了这么一个身穿紫袍,举止威严的大臣,一些绯袍、绿袍官员也不敢怠慢,俱都颔首微笑,算是打招呼。
别人不认识自己,杜希望也不能逢人就自我介绍,当下加快脚步进宫,就在这时,身后响起一声吆喝。
“喂……前面那位慢走,莫不是杜国丈?”
杜希望扭头看去,总算遇到了认识的面孔,当下停下脚步拱手施礼:“太白先生别来无恙啊!”